「習習春風潤江淮·馬鞍山」書寫“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設新華章


「習習春風潤江淮·馬鞍山」書寫“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設新華章


2019年度全市PM2.5平均濃度42.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23.1%、24.02%,大氣環境質量位居全省第5;城區33條水體消除黑臭;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7.72%,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43%。

日前,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其中寧馬城際鐵路被納入都市圈通勤交通網重點工程。這也意味著作為馬鞍山“一號工程”,這條跨越蘇皖兩省、貫通寧馬兩市的重大軌道交通項目正式拿到“準生證”,向啟動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近年來,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全面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一大目標”和“五個紮實”工作任務,勇闖新路,爭當先鋒,全力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奮力書寫“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建設新篇章。

發力寧馬協同發展

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步伐

根據《馬鞍山市加快推進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今年馬鞍山梳理、遴選出20個重點合作事項和20個重點合作項目,以“項目化”帶動“一體化”。其中,巢馬城際鐵路先行工程於2月底復工,馬鞍山長江公鐵大橋計劃8月開建;商合杭高鐵含山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今年6月底具備開通條件。同時,寧馬城際鐵路(馬鞍山段)將力爭年內工程先行段開工建設。

這些城際鐵路和城際軌道項目,將進一步提升馬鞍山在合肥、南京兩大都市圈內的區位優勢和要素聚集優勢,助力馬鞍山加速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同時也將為馬鞍山提升城市能級帶來新的歷史性重大機遇。

3月20日,總投資20億元的博望精密工具研發與製造基地項目在馬鞍山市博望區成功簽約,6月底前開工建設,標誌著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加速推進、高位起跳。

據瞭解,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自2019年10月份啟動。南京與馬鞍山兩市政府簽訂共建框架協議、共同成立市級領導小組,建立了推進機制,旨在將肩負國家使命、“高標定位”的江寧—博望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打造成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樣板間”。

日前,寧馬兩市又共同起草《2020年寧馬跨界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工作計劃》,共排定規劃、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等9個方面重點任務。目前,江寧、博望兩地指揮部已合署辦公,重點探索空間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招商引資、公共服務共享等省際產城融合同城化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為國家戰略實施提供示範樣本。

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的馬鞍山,也是長三角營商環境的“高地”、企業投資興業的熱土。2019年,全市共簽約引進來自長三角地區億元以上項目190個,佔簽約項目總數的55%;協議總投資557億元,佔簽約項目協議投資總額的55%。

傾力推進“三大一強”

打造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

近日,在長江馬鞍山段西岸,和縣利用無人機巡查沿江空白地帶,及時植樹種草、復綠補綠。

今年以來,馬鞍山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有效推進長江“建新綠”工作。截至4月中旬,該市已完成長江人工造林5470.7畝,佔年度計劃任務的103.7%。另外,楊樹林濱江生態溼地二期等長江生態環境治理重點項目也在抓緊推進。

坐擁79.12公里長江岸線的馬鞍山市,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把長江生態環境修復擺在壓倒性位置,聚焦“水更清、岸更綠、產業優”三個重點,把牢“1515”三道防線,把嚴“七項舉措”,全力打造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2019年4月該市組織開展“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短短半年時間,長江馬鞍山段就實現秀麗“蝶變”:長江水質常年保持Ⅱ類,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濱江風貌重現在人們視野中。薛家窪生態遊園、濱江生態溼地、濱江文化公園等串珠成鏈,昔日“髒亂差”成為廣大市民的“城市生態客廳”。

推進復綠補綠,整治髒亂差、沿江企業、堤坡邊坡、船舶修造、入江口和渡口;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化工汙染治理、船舶汙染治理、尾礦庫和廢棄露天礦山治理;加快濱江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今年以來,馬鞍山市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縱深推進“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一體推進“2+6+N”問題和環保督察交辦問題整改,全面落實“十個全覆蓋”,深入推進“八項重點工作”,全力抓好長江干流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奮力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馬鞍山)經濟帶。

聚力產業升級突破

加快建設“生態福地、智造名城”

在馬鞍山市當塗經開區,佔地1500畝的當塗奧克斯智能家電產業園一期氣勢恢宏,智能化車間內一派忙碌景象。“在政府部門大力支持下,復工復產的速度大大超過預期,3月份的產能比1月份翻了一番。”當塗奧克斯智能家電產業園總經理趙亞兵說道。

當塗奧克斯智能家電產業園項目總投資超100億元,是我省在建最大單體工業項目之一,也是奧克斯集團全球最大生產基地。該項目的引進,彰顯馬鞍山加速推進產業升級的堅定決心。

“企業畝均效益評價”騰籠換鳥、科技創新動力強勁、“環保管家”助力轉型、營商環境對標先進……近年來,馬鞍山錨定“生態福地、智造名城”城市定位,通過推進創新平臺建設、開展專業招商、大力引進高端人才等舉措,有力推動“馬鞍山製造”向“馬鞍山智造”加速轉變,以智能裝備(機器人)、軌道交通裝備、高端數控機床三大基地建設為重點,戰新產業發展畫出一條漂亮的上揚線。2019年,馬鞍山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達到38.4%,位居全省第一。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10家,淨增83家,創歷年最高。今年前兩個月,馬鞍山市戰新產業產值增長8.4%,高於全省平均增幅18.5個百分點。

綠色發展不止步,產業升級加速跑。3月9日,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鍵時刻,馬鞍山市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全市“產業升級突破年”動員大會,推出18個方面82條高含金量舉措,奮力推進產業升級,推動產業基礎走向高級化、產業鏈邁向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版策劃:記者部

本版撰稿:本報通訊員 馬宣 陳邦兵 本報記者 賈克帥

本版圖片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