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女演員之痛,也是文明和人性之痛。

大齡女演員之痛,也是文明和人性之痛。

年近四十的女演員陳喬恩在網上說了一段話:無論是女孩,女生,女人,應該是被欣賞著,甚至被保護著。

這段話有很多含義,不論是一位演員還是普通女性,這個社會和她自己都在焦慮一個問題: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容易被鮮嫩和年輕所聚焦,那麼,當你越過了生命表象最具吸引力的晨光美景,在正陽午後甚至黃昏夕照的當口,女性的光輝是否還能引來足夠的目光和讚許。

有人說國內觀眾和市場的審美侷限又膚淺,不懂的欣賞和尊重女性在各個年齡段的美。這不只是國內的問題,是整個光影史的問題,也是地球上全體生物的必然選擇。在生物的眼光中,傳遞基因是頭等大事,在最佳的年齡段展現出最佳的繁殖狀態是每種生物都熟練的手藝,而所謂的最佳的年齡段,就是最初的成熟,是年輕,是光鮮靚麗的外表,是蠢蠢欲動的荷爾蒙。

許多大牌的影后到了歲數就只能去演配角,專職演媽媽和奶奶,從歸亞蕾到陳沖到劉曉慶……而從題材來說,以大齡女性為中心的影視作品又太少了。鮮,嫩是我們影視作品主角的核心,這是最不容易犯錯的選擇,也是一種無能的選擇。我們的影視市場說白了還是傾盡全力在製作著一幕幕披著各種題材外衣,但實質上仍在賣弄年輕美貌的“春色題材”。你從幾個如今市場遵循的標準就能把這個問題看得一目瞭然——流量偶像,話題花旦,熱搜頭牌,片酬費用……它們無一不指向那些年輕的,擁有絕世(化)容(妝)顏(師),完美體(P)型(圖)的年輕女性。現在的保養手段大大的延遲了女性表面老化的速度,讓一些三十四十的女明星們還活在容許被幻想和被欣賞的“年輕階段”,可一旦誰要跳出這個階段,中年老年這些充滿貶意甚至惡意的標籤就會瞬間毀掉一位女性。這種年齡歧視在女性身上體現的尤為嚴重。

對職業演員來說,藝術上的精湛比不過年輕精美的皮囊,這讓人喪氣頓首。張曼玉,林青霞,鐘楚紅在青春的尾巴退出影視圈,既是市場壓力也是自身的求全。也有許多不靠外貌的女演員不擔心時光的流逝,像斯琴高娃,宋丹丹等,可她們永遠也不在目光的焦點,不是人們心中的美夢。

女性在各個階段都有她的魅力,而欣賞的前提是如何正確的看待什麼是魅力。如果魅力只是第一眼為之動心的凝脂玉膚,是讓人神倒的纖腰豐臀,是潔淨如玉的蕙質蘭心……那恐怕你沒辦法理解和欣賞女性的全部——除了青春的美好,單純和懵懂,還有藏著精彩人生的魚尾紋,散發著知性睿理的銀髮,沉澱了黑色素和風雨彩虹的蒼老皮膚,透著理解和包容的平和目光。

陳喬恩的聲音像是一種平靜的探討,激起的卻是缺乏理智的潮湧般的譏笑和調侃,這不僅是對影視演員的審美,也是對社會文明和人性質地的檢驗,除了一聲嘆息之外,世界看似熱鬧,實則仍幽幽無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