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告別“一套房鎖定一個學區”,“最堅挺學區房”退燒倒計時

西城告別“一套房鎖定一個學區”,“最堅挺學區房”退燒倒計時

今年7月31日將成為西城區二手房市場的分水嶺:由過去的對應登記入學劃片改為多校劃片。

新政出臺恰逢“五一”小長假,記者假期探訪西城區二手房市場發現,在樓市從疫情中逐漸復甦的大背景下,西城區二手房成交量明顯增加,不少家長開始緊急看房、買房,搶搭末班車。

業內專家分析,參照過去海淀、東城經驗,7月後西城區二手房交易或將量價回落。一度被稱為“最堅挺”的西城學區房已進入退燒降溫倒計時。

購房人 搶搭末班車

“您要買可得抓緊,大家都在搶抓窗口期!”小長假,住在海淀區的孫大媽連著三天帶小孫子在中介經紀人的“催促”下到處看房。就在兩天前,一套她看上的育幼衚衕的52平方米兩居室以700萬元成交,中介業務員發來的語音讓孫大媽有了一些緊迫感。

節前發佈的新政顯示,自7月31日後戶籍從本市其他區遷入西城區的適齡兒童申請入小學時將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於是,為了能趕上對應登記入學劃片的學校,一些家長加快腳步,準備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完成看房、談判、成交、貸款、過戶、落戶等一系列手續。

“我去年年底看過房,現在的價錢有漲有降。”孫大媽說,“要不是因為入學政策變了,我還想著明年房價降點兒再買。”

“手慢無”不是孤例。“這房子今天剛上的,不出三天肯定賣了!”小長假期間,西城區雙旗杆東里一套1992年建成的老房子掛牌入市,40多平方米標價700萬元。負責金融街豐匯園小區交易的我愛我家經紀人小吳也說,兩天前一位購房人連著看了三套房都被別人“捷足先登”,最終不得不縮短考慮週期緊急簽約。

記者發現,格外火的房源一般是“門檻房”小戶型。小吳解釋,因為成本低,家長買房只是為了獲得學位而不是居住。

中介 7月後量價回落

一些房主掛房源和房屋成交的節奏也在加快。記者從一家知名中介拿到的內部成交數據顯示,“五一”期間西城區二手房日成交量在150套左右,環比增長50%左右,超過去年高峰水平;西城區成交量佔全市成交量從不到10%增長到15%,尤其是金融街和德勝片區。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西城區因為4月末的學區房政策看房量明顯增加,部分區域增加超過50%,熱點的德勝等區域已經超過疫情前。

金融街一家中介門店也披露,整個“五一”小長假,金融街豐匯園小區就增加了20餘套房源,其中4套已成交,截至昨天上午還有兩套有了明確的成交意向。

不過,一些新出現的房源,讓孫大媽覺得自己的選擇多了。“同小區單價15萬多,這套只要14萬!”5月3日,位於西城區西四的華裕園小區新掛出一套三居室。而這一小區,是老城之中少見的、建成於2000年後的房源。和動輒長達半年的無人問津的同區域房源相比,這套掛牌時間顯示剛1天就有人安排帶看的房子,單價比附近的價格低了1萬元左右。業主著急在新政施行之前出手,價格還有比較大的空間。

“短期來看,7月之前西城區二手房市場會出現小高潮,但7月後便會回調,恢復穩定。”上述知名中介負責人預計,7月後市場將出現量價回落。

專家 緊急簽約要留神風險

入學新政能否讓西城區學區房真降溫?業內一直把西城區二手房稱為“最堅挺”。即便是4月北京多區二手房成交均價普遍下滑,西城區同比仍舊小幅上漲。

每年三四月,二手房市場總是格外引人關注。當年的入學政策會直接影響學區房市場,帶來成交量價的起伏變化。在2017年“最嚴調控季”之前,學區房也成為炒房客炒作的對象,甚至出現了“天價過道房”的現象。近幾年來,多區開啟“多校劃片”,不斷給學區房降溫。

來自中介機構的數據顯示,在執行多校劃片半年後,東城房價下跌7%,海淀房價下跌11%。業內分析,目前,西城區二手房成交量出現短期上漲,購房人主要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教育資源的家長們。在嚴格的信貸政策以及全新的入學政策下,這次“小高潮”很難吸引“炒房客”入場。

“北京樓市調控依然嚴格,因為大部分學區購房者都屬於二套房,而嚴格的槓桿下,市場價格很難全面上漲。”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說。

與此同時,一些過去受捧而今降價的學區房也給急著買房的人提了個醒:現在急著出手買房,不一定能真正進入心儀的學校。業內專家也建議“搶搭末班車”的購房人留神風險,要關注房源的原業主戶口是否遷出、學位是否被佔用和成交週期長短等情況。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曹政

流程編輯:吳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