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姜文,内地惟一没拍过烂片的导演。这个评价听上去好像不是很高,但是在内地导演里真的找不出第二个。他导演生涯24年只导了6部电影,但是每一部都足以立足华语影坛。

《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他征服了影评人,拿奖拿到手软;而接下来的“北洋三部曲”则让他征服了市场,“站着把钱赚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邪不压正》,北洋三部曲每隔四年一部,和世界杯一样准时。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2015年我去参加“姜文导演生涯20年纪念周”活动,有人问姜文,是不是故意设计一些容易被删减掉的情节,以达到留下的就是最完整的。姜文说,我还没那么聪明,能设计好他们剪哪,审查这事千变万化;第二,作为导演,我当然不愿意作品被删减,但有时候身不由己。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姜文在“导演生涯20年纪念周”上与影迷互动 / 后现代少年摄

有人问姜文,你的电影是不是总在致敬一些经典。“《阳光灿烂的日子》出来后,很多人说我是学这个是学那个。第一,他们说的那些电影我都没看过;第二,有些片子是在我的电影之后拍的。“姜文说,致敬应该叫“致歉”(对不住原著),致敬的人拍不了好电影。​

​“《一步之遥》开头,我是原原本本按《教父》拍的,但并不是要致敬,致敬是你跟他的故事是一脉相承,我那故事是和他完全相反的。一个车飞月亮上去非得是致敬,中国有多少故事讲人和月亮的关系;黑白电影就算致敬?我小时候看的电影都是黑白的;黑白就是向黑白片致敬吗?那彩色还都是向彩色片致敬呢!”姜文的“杠精”三连,精准而有力。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现在有的电影一放,观众对它了如指掌,知道这导演怎么出牌。但姜文电影你能想象出他的下一张牌吗?所有的牌你见都没见过,因为54张牌里就没有这张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苏牧这样评价姜文,中国最好的两个导演,一个是姜文,另一个是侯孝贤。最好的华语电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姜文,有没有一张底牌呢?如果有的话,我觉得这张底牌的名字应该叫作“

姜文不相信眼泪”。

姜文说,毛驴刚生下来能走路,不需要太萌,孩子生出来要是没人养的话就死了。所以,这种需要吃奶,需要慢慢走路,需要慢慢抚养的动物一定很萌。电影也是,你只要让自己萌一点,就能招人喜欢,所以很多电影都“卖萌”。我们在影院感动可以,流泪也可以,但这不是全部。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在干什么?时代在干什么?民族在干什么?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讲求表演进入人物,要演得像。动人的情感,使人进入非理性,这是戏剧的一种,但是看摇滚乐也能产生这样的效果,戏剧本身不仅仅是这样。德国布莱希特认为,进戏是好的,但总要让大家有几个时刻出戏,观众要用脑子、用理智来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用理智来解决这个问题。”

“《鬼子来了》里,他们有人非要让大三哭,他们认为动之以情就等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我们的电视节目,我们的集体生活,总有这样的东西在毒害你们!做一个节目为什么要哭?哭就一定动情么?很多滥情的人他们经常有哭的办法,很多无情的人他们经常有勾引你感情的办法!我不认为一个电影非得让你感动,非得让你进入。”

姜文不相信眼泪!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是两回事!

​姜文说,中国在很多方面没有真正地离开本能,没有真正地进入理性思考,总是用感动和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