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打亂的留學申請 留學意願等待復甦

“再這樣下去,我就要失學了。”

  4月20日,收到“五月份雅思考試取消”的消息,徐琦(化名)有些坐不住了。按照學校要求,如果她的雅思能在7月份之前考到7分,就能在今年9月入讀英國大學。

  然而,不斷被叫停的雅思考試,讓她的考試機會越來越少。“如果6月雅思不取消,我可能就只有一次機會了。”

  雅思、託福等標化考試成績,被認為是國外大學的第一道門檻。受疫情影響,2月開始,中國大陸地區的雅思、托福考試相繼被取消,準留學生們的申請節奏被打亂。能否在截止日期前,向學校遞交達標的語言成績;能否在疫情期間完成學術背景提升,都充滿挑戰與未知。

  被打亂的申請節奏

  收到愛丁堡大學的“有條件錄取”通知書已三月有餘,但因為疫情的原因,徐琦幾乎塵埃落定的錄取,又蒙上一層薄灰。

  按照原計劃,徐琦只要在7月前,雅思提高0.5分,就能夠獲得學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然而,隨著雅思考試的取消,徐琦陷入焦慮。“如果到7月前,考試沒有恢復,我可能就沒學上了。”

  有條件錄取(conditional offer)是英國碩士錄取的方式之一。如果申請者的基本條件(學歷等)已經滿足大學錄取要求,但個別申請材料還來不及遞交,比如雅思成績等,學校會先給出一個有條件錄取,等申請者補齊材料並滿足申請要求後,學校再發放正式無條件錄取通知書。

  “由於英國的申請機制相對靈活,申請碩士階段,有超過60%至70%的學生拿到的是有條件錄取offer。”啟德留學英愛項目經理白茹娟介紹,想要正式進入大學學習,學生可以選擇在規定時間內遞交符合要求的雅思成績,或者申請對應英國院校的語言班,在一定時間內達到相應的語言要求即可。

  “我計劃是利用寒假時間,重點突破雅思。”徐琦報考了2月、3月雅思考位,卻被考試接連取消的消息,打亂陣腳。根據安排,她需要在7月前提交雅思成績,算上雅思考試5至7天的出分時間,她至少要在6月份達標。“還不知道6月份能不能考。”徐琦說道。

  比起徐琦,江俊榮的申請過程更加曲折。江俊榮是十一年級在讀學生,正在準備申請明年秋季美國大學的ED(Early Decision,早申請,只能申請一所學校,截止日期一般在11月)。為了拿到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江俊榮要早早進行規劃。

  在他向記者展示留學申請規劃表中,3月、6月、10月是他的SAT考試時間。“我準備考三次刷到1450分以上。因為託福場次比較多,相較於SAT也比較簡單,加上我有很好的託福基礎,我把所有課外時間來培訓SAT。”

  前不久,SAT考試主辦方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宣佈取消原計劃於6月6日舉行的SAT及SAT2考試,同時新增一次9月份的考試,具體時間待定。

  面對考試被取消的情況,美國各大高校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記者注意到,美國部分大學調整提交標化考試相關要求,如採用Test Optional (可選測試)政策,取消強制提交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AC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的措施。

  江俊榮的目標學校是杜克大學,並沒有因為考試取消調整相應的申請要求。遲遲沒有收到恢復SAT考試的通知,江俊榮決定轉戰ACT考試。這意味著他要重新做考前準備以適應新的考試,但江俊榮還是想要搏一搏。

  為了得到更多的機會,不少中國學生選擇ACT替代。ACT考點更多,不同於SAT,除中國香港外,中國大陸地區內一些具備相應考試資質的國際學校也被作為考點。“雖然一些大學取消遞交的SAT等考試成績的要求,但是如果有SAT或ACT成績,會讓申請者更具競爭力。”津橋留學美國部高端總監蓋世豪說。

  目前,雅思6月、7月的考位已經開放報名。因為考試延期,此前積壓的需求導致考位一經放出就被強空。

  “我已經報名了6月在香港的考試,廣州的考位也在刷,做兩手準備吧。”每日上午10時和晚上8時是考生轉退考釋放考位的時間,徐琦都會登錄頁面多看幾眼,對她來說,多一次考試也意味著多一次機會。

  美國夏校取消影響背景提升

  不僅僅是考試被取消,不少準留學生也正遭受著夏校等被叫停的挑戰。

  每到暑期,美國夏校、美國當地的科研項目、各種競賽為國際學生提供短期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學生可以藉此提前感受美國高校的課堂學術氛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參與科研的項目或參加國際性賽事,提升個人在學術領域的競爭力。

  然而,隨著疫情升級,國外部分高校如杜克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耶魯大學等宣佈取消2020年夏校。一位業內人士預測,基本上美國6月項目都會被取消,如果有7月到8月要參與項目,也要做好隨時可能被取消的準備。

  “這對21秋入學的申請者是很大的挑戰。”和創留學理工研究生項目負責人李坤鵬表示,按照往年計劃,大三暑期是用於進行申請者進行背景提升的關鍵階段,由於簽證的原因,學生去國外上暑校或者做暑研的可能性會降低。

  也有部分學校給出了“轉為線上”的替代方案。“相較於實地實習或科研,線上的方式時間自由度更高、成本更低,有助於提高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效率。缺點是無法接受面對面的指導,而且對學生的自律能力要求更高。”李坤鵬坦言,特別是一部分需要參與實驗的理工科類項目,需要學生提前與教授協調替代方式。

  跟導師溝通後,大四學生劉宇寧調整了科研安排,只遠程參與一些數據分析的工作。少了線下的實驗和與導師面對面交流的環節,他覺得有些遺憾。“如果是線下,參與度會更高,對於申請的幫助也更大一些。”

  “在國內參與實習的學生影響相對小一些。”李坤鵬認為,居家學習期間,學生可以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尋找一些線上的實習機會。

  疫情影響部分學生的留學意願

  “2020至2021學年的部分或全部課程考慮以線上的形式進行。何時恢復到線下教學,則需要視疫情發展情況而定。”4月24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收到了“關於2020年秋季學期的課程安排計劃”的郵件。記者注意到,多數加州系高校宣佈秋季開學中採取線上的方式進行授課。也有不少學校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考慮將線上授課時間延長。

  “我在美國的同學,已經有一部分準備延期一學期入學。”江俊榮說,如果美國疫情沒有很好的進展,可能會考慮申請澳洲的學校。

  根據北京留學服務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關於“海外疫情對中國留學生影響”的調查報告,目前留學生普遍擔心的問題中,感染病毒排在第一位,影響學業排在第二位。該調查報告顯示,73%的留學生擔心自己的學業會受影響;49.8%的人擔心短時間內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復學復課遙遙無期;30.9%的人擔心停課、停考或將影響畢業或升學。

  “超九成學生不接受‘正課’轉為線上進行。” 白茹娟曾對部分赴英留學生進行小規模調研。“留學的目標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學習文化知識,更是一種多元文化的體驗。特別是英國研究生這類學時較短的階段,學生更希望多去感受國際化氛圍。”

  此背景下,部分學生的留學意願在發生變化。“簽約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 李坤鵬透露,從諮詢量來看,雖然與往年差別不大,但是實際進入到留學申請流程的學生,可能要減少30%左右。大多數學生沒那麼著急進入服務,而是持觀望態度,表示要等等看。但是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相信留學意願會再次復甦。

  國際學生的收入是美國高校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李坤鵬認為,受疫情影響,部分高校可能會通過擴招碩士的形式增加一部分收入。硬幣的另一面是,博士申請可能會更難。“一般來說,學校給一個博士生每年光獎學金一項就要3萬美金左右,再加上學費減免、保險及其他費用,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由於疫情,部分學校可能會削減科研經費支出,減少博士生招收名額。”

  白茹娟認為,受疫情影響,2021秋季申請難度可能會加大。“如果今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選擇延期到明年入學,那麼他會佔用下一學年的名額,而每年大學招生人數相對穩定,對2021年申請入學的同學來說比較嚴峻。”

  從語言考試被取消,到大學延期開學或轉為線上授課,這段留學申請之旅註定充滿著不確定性。“國外的錄取要求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調整心態,做足準備。優秀的申請者總會受到青睞。” 江俊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