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協換屆引起畫價的波動,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近日,關於中國美術家協會換屆引起部分藝術家作品價格劇烈波動的消息在朋友圈廣為傳播,引發熱議。美術界特邀評論員針對這一熱點話題,發表評論文章,提醒廣大藏家樹立正確的收藏觀,擺脫簡單的“價格論”,理性對待藝術品的價格波動,收藏道路上“多探討藝術,少關注價格”,美協一次計劃之內的正常換屆而引起某些畫家作品價格波動,不必“驚詫”。此外,還應認識到藝術市場的收藏風險,切不可盲目式、押寶式投資,“收藏非小事,投資需理性”。

美協換屆引起畫價的波動,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藝術交易是以“藝術品”為標的物的市場行為,要理性地依託市場規律進行,又要尊重其獨有的特點。不論純粹投資,還是藝術愛好式的收藏,其目的是通過“市場”之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近一段時間,關於中國美術家協會換屆引起部分藝術家作品價格劇烈波動的消息廣為傳播,先不論眾多文字是否有添油加醋的成分,光是“‘人設’崩塌”、“價跌十倍”、“跌得比股票還慘”、“打一折都賣不出”等標題,就足以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其實,類似的消息不算是新鮮事兒,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藝術市場興起以來,每逢一些美術機構、重要院校人事調整,或重大藝術事件發生,常有類似的論調出現。

藝術品可以作為一種投資對象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關於藝術品價格波動、做局炒作與偽作等諸多問題,也曾有眾多討論。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伴隨著經濟的騰飛,市場規模、結構與業態不斷髮展,由小到大地成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藝術品市場之一,是不能忽視的事實。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文化強國的理念指引下,融合金融資本市場的文化產業正生機勃勃、方興未艾。據《2018年春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調查報告》的數據,2018年中國藝術品春拍總成交量為84630件,成交額約267億元,增長率較2017年同期上升4.5%。中國藝術品市場總體健康,並仍然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和潛能的現狀,是業界共識。

美協換屆引起畫價的波動,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藝術市場伴隨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的30多年中,設局炒作、虛假宣傳、盲目跟風等不良問題和風險也時有存在。對於初步試水、或躍躍欲試的普通投資者來說,藝術品價格的風吹草動,極容易成為關注的熱點。如何理性、審慎地看待,需要釐清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如何看待藝術品價格的漲跌?由於藝術投資、收藏以“作品”為交易對象,我們常把其中的市場因素與文化消費因素混為一體,儘管二者的確不可分割。但藝術品交易與文化消費意義上的藝術欣賞、收藏,是一件事情的兩個不同階段。在執行交易買賣時,首先要尊重和遵循市場規律,之後才是文化欣賞和消費階段。所以,市場中“畫價”有一定的波動是正常現象。交易行為中就應該遵循讓市場供求關係真正發揮作用的原則。美協一次計劃之內的正常換屆而引起某些畫家作品價格波動,其實不必“驚詫”。

其次,藝術品價格由哪些因素決定?藝術品價格由複雜的因素組成,包括作品品質、藝術水平、稀缺性、知名度、作者聲譽、年代感、藝術史地位、審美潮流變化、購藏者喜好等等,不同作品的價格構成又各有特點。所有決定藝術品價格的因素綜合或部分的起作用,其中的任何一項都只能是價格的一個組成要素,而不能與藝術品價格對等,有些要素被吹捧、神化,往往與炒作、欺騙聯繫在一起。比如,就作品的專業水準這一較重要的決定項來說,就從來不會完全與藝術價值對等。甚至越是價格高的作品,“質量”因素在其價格組成中往往佔比越低。再比如,就“人(作者)”的因素而言,文化藝術產品市場價格與作者人品、職位、名聲有關不是當代現象,中國美術史上歷來有“畫以人傳”或“人以畫傳”的討論。歷代畫論主張“寧可畫以人傳,不可人以畫傳”,強調人、人品的重要性。清代文人王士禎曾在《詩畫皆以人重》中說:“予嘗謂詩文書畫皆以人重,蘇(軾)、黃(庭堅)遺墨流傳至今,一字兼金;章惇、(蔡)京、(蔡)卞豈不工書?後人糞土視之,一錢不直。”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就此次所討論的情況來說,買畫者在難以把握藝術本身風格、水準並進行歷史比較的情況下,更多考慮了“人”的因素,並非全無道理。作為中國各民族美術家組成的人民團體,中國美協是綜合美術各門類的、全國美術唯一的國家級美術組織,歷任主席、副主席如徐悲鴻、齊白石、何香凝、江豐、葉淺予、吳作人、蔡若虹、劉開渠、潘天壽、傅抱石等等,其藝術作品也是藝術市場中的寵兒。但影響市場的條件中,相較於作品時代審美、藝術形式、風格樣式的相對穩定性,“人”往往是較容易變化的因素之一。所以說,因“人”的變化而導致某些畫家作品價格波動,是在預料之中的大概率事件。“種桃李者得其實,種蒺藜者得其刺”,盲從、附勢式的投資,勢去之後而責之以道義,無疑是“鑿冰而求火”。

美協換屆引起畫價的波動,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麼!

第三,這次事件告訴我們什麼?對於普通人的藝術消費、投資而言,這是認識藝術市場的很好一課。對於文化產業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是中央多次明確和強調的方向,這也是當代藝術創作、文化產業發展所應努力的目標。這一事件說明,一方面,對多數當代藝術品來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所決定的品質、格調,應該是收藏、投資時的第一關注對象,而不僅是藝術家的職位、名聲、傳奇故事等等。如果完全為了經濟利益而緊盯熱點、盲目跟風,看重名人、位子效應,快進快出,那就變成了炒作。既不能滿足文化獲得感,也會對藝術市場認知和良性發展造成傷害。關於此次事件一些文字中如“價跌十倍”、“比股票還慘”之類的描述,就與“虧本大甩賣”、“跳樓價”之類的營銷語十分類似。另一方面證明,藝術投資、消費不僅僅需要財力,也需要紮實地從培養情操入手提高知識與修養,對作品藝術價值與價格的關係有基本判斷。

良性的藝術市場,是傳播、留存好的藝術品,賦予其具有應有的經濟價值;是服務於文化的傳承遞緒,留存助力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美學;是為提高修養與健全人格,為人的生生不息提供精神力量與支撐。這需要我們面對市場時擺脫簡單的“價格論”,理性看待價格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