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錢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內嵌一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是滿文“大清銅幣”字樣,兩側為年份。邊緣中間分別“戶部”二漢字,下端為“當制錢十文”。錢背中央為蟠龍,上端是“光緒(或宣統)年造”,下端英文“Tai-Ching Ti-Kuo Copper Coin”字樣(大清帝國銅幣)。


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各地鑄造比較統一。始鑄於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宣統三年。因其版面設計優美,雕刻精良,且存世量稀少,大清銅幣光緒年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如今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收集各種版別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一、以鑄造地不同為區別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伊始,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清政府即諭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

清代當十銅圓主要分為兩大類:

1.“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 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2.“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餘皆多見。

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二、以鑄造年代不同為區別

清代鑄造機制銅圓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統三年)止,歷時十餘年。1900年廣東開鑄銅圓之後,清政府諭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鑄時,並未規定統一的格式。

各省局鑄造不同年號“大清銅幣”的情況如下:

1、乙巳,鑄此年號者,僅中央戶部(無銘文)及奉(奉天)兩局;

2、丙午,鑄此年號者達十八局之多,計有中央、粵(廣東)、閩(福建)、直(直隸)、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雲南)、雲(雲南)、贛(江西)、汴(河南)、蘇(江蘇)、浙(浙江)、皖(安徽)、東(山東)、寧(江南)、淮(清江)等;

3、丁未,鑄此年號者五局,為中央、粵、寧、奉、汴等;

4、戊申,鑄此年號者僅粵、寧兩局;

5、己酉,鑄此年號者較多,計有中央、粵、閩、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

6、辛亥,它局皆未鑄造,獨汴(河南)一局鑄此年號。


認知你手上的大清銅幣,才更能知道他的價值,瞭解你手上的銅幣


而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瞭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如今“大清銅幣”受到眾多收藏者的關注,價值不斷的上漲,導致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倍之利,市面出現錢荒。廣東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奏準廣東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廣東伊始。繼而福建、江蘇、四川等省相繼仿鑄銅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