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婦人一喪夫,終身守孤孑。

——有如林中竹,忽被風吹折。

這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比較冷門的一首詩,叫做《婦人苦》,意思概況為:嫁人為婦的女子沒了丈夫,餘生抱守孤獨,就像長著林中的竹子,被風吹斷,沒了生氣。


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是古代女子所遵守的倫理綱常,所以哪怕出嫁之後丈夫早逝,當時的道德也要求女子不要改嫁,為亡夫固守貞潔。如今離婚率居高不下,這個思想早就不適應當代人的生活。但是在一些傳統的家庭和偏遠地區,還是保留著它的影響。

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位處我國第二級階梯的西南地區峰脈溪流縱橫,在河流沿岸和山腳下,一般都會有人聚居,“沿河為村,傍山為寨”就是形容這些地形的人口分佈。楊柳在一個不知名的沿河小村,全村都是一個姓氏,所以村莊名為楊河村。楊河村的姑娘多數會嫁到河對面山腳下的劉家寨,楊柳也不例外。她的夫家在劉家寨屬於普通人家,在她嫁過去前家裡只有丈夫和婆婆兩個人,公公已經因病早逝。丈夫小劉能幹主意也多,早早就買了個麵包車,村裡就這麼一個車。大家平時趕集或者拉貨都會去他家請他幫忙,當然這是給錢的。有趟的時候小劉就趕趟拉人載貨,沒人請他的時候他就在家跟他媽媽一起幹農活。楊柳找到這麼一個能幹機靈的老公,加上她的婆婆是出了名的和善,當初不知道婚事羨煞了多少嫂子姑娘的眼。

公公去世得早,老劉家就只有小劉這一根獨苗,婆婆催促兩人,抓緊添丁,楊柳也是爭氣,第二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把丈夫和婆婆都高興壞了。那時候還實行一家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但是偏遠地區政策並不是很深入,寨裡的人每家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楊柳和丈夫都還想再生,於是在她生完長子的下一年,又添一個女兒。家裡兒女成雙,婆婆又能分擔家務又能帶娃,丈夫勤快,楊柳日子過得是圓圓滿滿 。

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但是好運不長,在生完女兒的第二年,丈夫小劉的突然生了一種怪病,臥床不起,看病吃藥花了不少錢,病情一直也沒有起色。村裡一直很流行卜算,俗稱“跳大神”,但是看完之後還是沒有沒有起色,就這樣不多久就撒手人寰了。鄉下人結婚得早,丈夫去世的時候楊柳不過是20歲出頭,她不得不獨自撫育一雙兒女。本來之前還有婆婆幫忖,但是丈夫生病去世對於她婆婆的打擊不小,在丈夫去世後一年,也相繼去世了。辦理完婆婆的後事,小劉家裡也就剩下楊柳這孤兒寡母,之前那些羨慕的人紛紛唏噓不已。

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村子裡的人喜好茶餘飯後互相串門,但是自從楊柳的丈夫和婆婆去世之後,鮮少有人走動。一來寡婦門前是非多,二來村裡流傳一種說法,年輕人去世怨氣大,怨氣會停留在原來住的地方,不管是大人孩子都不愛在她家門口停留。楊柳沒有再改嫁,而是獨自帶著孩子生活在丈夫留下來的屋子,直到兒女各自成家。

丈夫疼婆婆愛,她的婚姻生活為何變成一場災難?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楊柳的丈夫並不富裕,她卻選擇留下來照顧亡夫和自己的子女。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是愚昧、落後,有人會感觸於她奉獻給了女兒偉大的一生。這樣的事情要是發生在別人身上,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繼續為了已經離去的另一邊孤獨終身?所以關於這個問題,屏幕前的你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