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同意的愛情你選擇怎麼辦?

笑印十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也許是新中國過去將所謂自由戀愛作為自己的一項豐功偉績,長期給予高度的宣傳。

當然,自由戀愛是沒錯的,但過於強調年輕人自己作主,完全不參考父母老年人的意見,甚至要對著幹,這就是不對的。

很久之前,有部老電影叫做《小二黑結婚》,就是說男女自由戀愛。

這個電影在那個年代是有積極意義的,畢竟當時婚姻都是父母決定。

而因為是貧困農村,雙方父母都是唯利是圖的人,將小芹嫁給一個有多個孩子的喪偶軍官做續絃,讓小二黑娶自家還是個兒童的童養媳。

這種婚姻當然是不對的。

但不代表父母的意見就完全可以忽略。

薩沙有個群友是專門打離婚官司的律師。我們經常在群裡閒聊,他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基本父母堅決反對的婚姻,大部分最終都會離婚。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今天雖也存在唯利是圖的父母,但終究是少數了。

絕大部分父母,都會真心為兒子、女兒著想。

而年輕人婚戀很多十幾歲,大的不過二十多歲,社會經驗很少甚至沒有經驗。

對於人情世故、世態炎涼甚至一個人的品行,年輕人根本就不瞭解,或者不關心(尤其女孩更是如此)。

這些年輕人往往是依靠荷爾蒙行事,喜歡就是一切了。尤其是學生時代,因為大家都不要去接觸社會,不會遇到任何社會難題,是最適合談戀愛的。

但父母是過來人,能夠考慮到一些年輕人看不到事情,也能看到一些年輕人看不到的東西。

所以,父母的意見其實很重要,甚至可以準確預言婚姻如何。

薩沙看過一個案子,就是兩個大學生熱戀,但女方帶男孩見過父母以後,女方爸爸就不同意。

女方爸爸是地方派出所所長,一輩子都和犯罪分子打交道。他認為這個男孩的性格明顯偏激急躁,容易做出極端行為,這種人他看的太多的。

但女兒自己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男孩傷害誰也不會傷害自己。

女方爸爸沒有辦法,只能撒手不管。

結果不到1年,女孩發現男孩果然性格衝動,經常會有一些極端行為,甚至會自殘。

這還不是一次,是好幾次,女孩就害怕了,提出分手。

男孩聽到這個分手要求後,先是去哀求,但女孩已經很害怕他,不敢和他複合。

於是第二天,男孩拿了一把水果刀,在大學校園裡面,當胸刺了女孩一刀。

這一刀差1毫米就刺中心臟,好在搶救及時保住性命,但也是重傷。

男孩後來因為故意殺人罪(注意不是故意傷害)判刑多年。

而這件事,女方爸爸早就預計到了,但女兒就是不聽。

西北還有個大案中,一個靠行騙過日子的小白臉,後來殺了人。

小白臉自己小學文化,還有多次犯罪前科,都是詐騙、盜竊之類。

而他的老婆竟然是90年代名牌大學說是畢業,在中學當老師。

兩人無意中認識,女孩被小白臉風流倜儻迷惑,不顧家人強烈反對毅然結婚。

為此,身為知識分子父母宣佈和女兒脫離關係。

結果這個女人剛剛生了孩子還沒有滿1歲,丈夫就因涉嫌殺人跑路了,警察三天兩頭來家裡找人。

當時女人眾叛親離,自己一個人帶孩子,苦不堪言。

後來還是他母親不忍心,將她接回家居住,還幫助養這個孩子。

結果這個小白臉後來被抓住,判處無期徒刑。女人在中學裡面被同事指指點點,實在受不了,被迫辭職,工作也沒了。

而且孩子上學以後,因為父親是殺人犯,也受到同學和同學家長的排斥,小小年齡就有了心理陰影。

這叫做什麼?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所以,年輕人的婚姻要多聽父母的意見,父母害誰也不會害自己的孩子。

不要整天講什麼愛情第一。愛情是很重要,但愛情能當飯吃?

再轟轟烈烈的愛情,結婚最多10年就會轉化為親情。如果夫妻之間有很多現實和性格上的問題,這個親情就難以有效維持,到時候不是離婚就是勉強湊合著過。

大家注意,古代婚姻其實穩定性是很強的,即便夫妻雙方感情並不太多。這主要是雙方的各方面比較接近,就算感情不是很好也可以過日子。

那麼說來說去,不被父母認可的婚姻應該怎麼樣呢?

第一,想想父母說的有沒有道理。

如果有道理,就要考慮婚姻還有沒有維持的必要。


第二,如果特了心我心我素,就要想到未來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

到時候遇到了事情,不要怨天尤人,抱怨著抱怨那,因為“你是活該!”


薩沙


最好聽父母的,父母反對總有一定道理,所謂愛情要有經營的時間和空間。


何秋雲2


父母反對的,應該不會害子女,他們無非就是從未來婚姻的延續或者家庭狀況考慮,這些對於熱戀中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盤涼水,很難接受。但是戀愛到結婚後1年,熱戀到了盡頭就會消退,父母說的就會來到我們面前,成為現實中的難題

所以,父母說的是一定要聽的,但是也可孩子們自己改變自己,讓父母滿意,也會成就一段美好的愛情。這是要全家人共同努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