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貼詩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出現的?

269852880003


問題:試貼詩是什麼意思?什麼時候出現的?


前言

試貼詩是一種特殊的詩體,應用於科舉考試中,因為常常使用“賦得”二字,因此也被稱為“賦得體”。不過“賦得體”早在南北朝就出現了,而且“賦得體”並非都是試貼詩,這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作為朝廷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試貼詩在思想內容和詩體形式上有嚴格要求,內容上大多以禮樂教化儒家思想為主,形式上大多是嚴格的近體詩,有的對於押韻範圍還有要求。

一、最早的試貼詩

科舉考試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經歷了1300年。但是科舉中考詩賦並不是從隋朝而是從唐朝開始的。

試貼詩既然應用於科舉考試中,那麼最早的試貼詩自然就出現在唐朝。

《新唐書·選舉志上》介紹說,科舉考試考詩賦起於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81年):

永隆二年,考功員外郎劉思立建言,明經多抄義條,進士唯誦舊策,皆亡實才,而有司以人數充第。乃詔自今明經試帖粗十得六以上,進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後試策。

詩賦進入科舉有幾種說法,一般比較認可為唐高宗時期。

試貼詩又稱為試律詩,可知這種詩一般都是嚴格的格律詩。

二、試貼詩的篇幅

1、五言六韻排律

唐朝大多數試貼詩,是五言六韻排律。例如崔元翰的《賦得沉珠於泉》:

皎潔沉泉水,熒煌照乘珠。沉非將寶契,還與不貪符。風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深看星併入,靜向月同無。光價憐時重,亡情通道樞。不應無脛至,自為暗投殊。

六韻,是指12句的排律,有六個韻腳:珠、符、浮、無、樞、殊。

2、五言律詩

也有五言四韻八句的律詩,即五言律詩。如開元二十六年戊寅(738),崔曙《明堂火珠詩》:

正位開重屋,中天出火珠。夜來雙月合,曙後一星孤。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還將聖明代,國寶在京都。

3、七言律詩

詩鬼李賀的《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是一首七言律詩。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

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八韻、十韻的試貼詩,可見下面第五部分:限韻的試貼詩。

三、有七韻或五韻的試貼詩嗎?

有人說,格律詩有首句押韻的,這樣算七韻還是六韻呢?

我們知道,格律詩首句押韻的話,押韻的字就是單數了,例如這首七絕《人慾》: 

人慾天從竟不【疑】,莫言圓蓋便無私。秦中已久烏頭白,卻是君王未備知。

這是三韻還是兩韻呢?

又如杜牧的《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其一 》

觚稜金碧照山【高】,萬國圭璋捧赭袍。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這是五韻還是四韻呢?以上幾首都不是試貼詩,不過也可以參考。

關於試貼詩的韻腳數量,清朝的冒春榮在《葚原詩說》解釋:

"試帖例用六韻,首句以仄起為是,或押韻起亦可,此不在六韻之數。

也就是說,試貼詩,大多首句不押韻,當然也有首句押韻的,但是首句押韻,不在六韻範圍之內。

例如“鄭鷓鴣”的《光化戊午年舉公見示省試春草碧色詩偶賦是題》
萇弘血染新,含露滿江濱。想得尋花徑,應迷拾翠人。窗紗迎擁砌,簪玉妒成茵。天借新晴色,雲饒落日春。嵐光垂處合,眉黛看時嚬。願與仙桃比,無令惹路塵。

首句平收,新,不在六韻範圍內。所以這是首句押韻的六韻詩。

上面李賀的《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則是一首首句押韻的四韻試貼詩。

四、有押仄韻的嗎?

還有押仄聲韻的試貼詩。 開成元年秋,李肱《省試霓裳羽衣曲》:

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制。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燕罷水殿空,輦餘春草細。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詎肯聽遺音,聖明知善繼。

這種仄韻的詩體,比較少見。

五、限韻的試貼詩

試貼詩有的限韻,有的不限韻,例如這首清朝楊庚的試帖詩《賦得敦俗勸農桑(得敦字)》:

耕織鴻圖肇,農桑鳳詔溫。巡春民用功,函夏俗同敦。
考禮欽祈谷,歌豳重采蘩。公田皆雨及,法駕屢星言。
推四風清畎,繅三月滿盆。笠看黃壤聚,秭到綠雲屯。
安土齊趨業,捐租疊沛恩。萬年衣食裕,壽宇邁羲軒。

這首詩是五言八韻的試貼詩,對於楊庚的要求是(得敦字),敦這個字屬於【十三元】韻部,因此這首詩必須在【十三元】這個韻部中押韻。

另一位比較有名的詩人,也參加了這次考試,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他的作品是《賦得敦俗勸農桑學院取博學鴻詞試帖》:
淑景堯封麗,仁恩禹甸長。辛勤看士女,勸祼重農桑。
綠野春如繡,青郊草正芳。畻邊揮黛耜,陌上執懿筐。
蘭澤高低遍,蘋花遠近香。和風來密樹,甘雨溢方塘。

戴勝飛何急,倉庚語轉忙。定將收繭稅,紵待莠苞稂。
喜見趨耕織,欣瞻裕蓋藏。豳詩堪入詠,朋酒祝無疆。

可以看出來,吳敬梓的作品是五言十韻的排律。而且他的詩一定是“得桑字”,因為押的韻都是【下平七陽】韻中的字。

結束語

說了這麼多,有人會問,試貼詩與一般得古詩有什麼不同嗎?清朝人王廷紹說:

古近體義在於我,試帖義在於題。古近體詩不可無我,試帖詩不可無題。

普通的古體詩或者近體詩(格律詩)主要抒發作者的情感,而試貼詩是命題作詩。所以一個需要有“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創作,一個需要有“題”,從詩體到內容,拘束很多。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試貼詩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起源於唐代,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

以詩作為科考項目,並不始於清代,而是始於唐代。唐宋時期的試詩稱為唐律,一般用四韻、六韻,很少用八韻(每兩句為一聯,稱為上、下聯,下聯押韻,稱為一韻),是唐代至宋代前期考取進士的項目之一。宋神宗時期,由於王安石變法,試帖詩一項被取消,元明兩代迄未恢復。

清代自乾隆朝開始,恢復試帖詩這一考試項目。但在形式上有了一定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是將它八股化了。

鄉、會‘試用五言八韻,童試用五言六韻。限用官韻,用的全是仄起格。

所謂仄起格,就是第一句的前兩個字用仄聲,第二句前兩個字用平聲,叫做“仄起平收”,簡稱“仄起格”,反之即為“平起格”,這實際只決定於第一句第二個字,因為第一句第一個字是可變的。詩的前兩聯全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以下第三四聯、五六聯和七八聯依次循環往復。因第一句不用韻,所以只用八韻,就叫做“五言八韻”。

除首聯和末聯不用對偶外,其餘各聯均要求“銖兩系稱”的對偶。在用韻方面,要嚴格遵守“八戒”,即出韻、倒韻、重韻、湊韻、僻韻、啞韻、同義韻和異義韻均不能用。

試帖詩所以採用八韻排律的形式,就是為了附合當時八股文的結構。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 七聯“後股”,結聯“束股”。每聯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轉、合。



摘錄史料


試貼詩,起源於唐朝,是中國封建時代的一種詩體,常用於科舉考試。

也叫“賦得體”,以題前常冠以“賦得”二字得名。多為五言六韻或八韻排律,由「帖經」、「試帖」影響而產生。

題目範圍與用韻,原均較寬,唐玄宗開元時始規定韻腳。

試帖詩所以採用八韻排律的形式,就是為了附合當時八股文的結構。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 七聯“後股”,結聯“束股”。每聯一股,合成八股,正如文章的起、承、轉、合。

試帖詩除要求對仗工穩外,最難以掌握的便是用典,又叫做用事,就是要求所用之辭要有出處,或是歷史典故,或為前人用過的辭句。

用典還切忌牽強、堆砌和冷僻,講究正用、借用、明用和暗用,要求“熟事用之生新,僻語用之無跡”,以至“連類比附”等等手法。

但當時考官因不明考生“用事出處”,斥為“用事冷僻”而名落孫山的亦或有之。今仍以例一和例二兩詩的“用事”為例,亦可由此而見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