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講述百面戰旗背後的故事之二十四:

導語: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值此之際向工農兵學商各界勞動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謝意!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當前,網絡上對於一些文學現象和意識形態的傾向正在進行著一場爭論。我們認為,在文學上可以有歌頌與暴露的問題之爭,但他們的目的應該是殊路同歸,向善、向上、向好!是要有利於社會的凝聚,有利於士氣的激發。

特別是在人民當家作主的今天,我們更應該給人民政府補臺,增磚添瓦,而不是拆臺,更不允許“推臺”,這是文學工作者的大是大非,是文學工作者的底線和良心。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當世界上一些反華勢力,企圖用病毒的冠名權把“原罪”的汙水潑向中國之時,我們的文學工作者不能為他們去站臺背書,不能幹一些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更不能給他們遞過去一把匕首,這把匕首不是刺向敵人,而是刺向了自己的祖國母親。

我們在談論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之前,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前提,那就是祖國的利益和尊嚴。不管你主觀上有沒有試圖傷害祖國的意念,但客觀上卻起到了為虎作倀的作用。

難道我們不需要認真檢討一下嗎?當看到一些反華分子在利用我們一些文學工作者的作品把武漢定為病毒的源頭(the Original Epicente)時,當外文出版商在推介裡抹黑汙衊我們生於斯長於斯並從中受益的體制時,我們的文學工作者難道不應該站出來寫幾句聲明,申辯一下嗎?你完全有權利收回被人利用的作品的版權授予權,這是你主觀可以做到的吧?如果連這些都不願意幹,那就真怪不得是你所稱謂的“極左”給你戴上什麼帽子的問題,而是你自己給自己戴上了。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與那種倡導描寫陰暗沮喪,抨擊現體制不同的是,我們堅定地站在共產黨一邊,堅定地站在現體制一邊,我們大力倡導“紅色日記”,講述“百面戰旗背後的故事”。我們認為,這才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主基調、主色調、主頻道。

在中華民族面臨危難之際,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這是我們文學工作者需要謳歌的主旋律。聽那“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聽那“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聽那“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聽那“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你就會感到熱血沸騰,你就會油然產生一種為國獻身的激情。

這種高昂的戰歌,與那種低迷的哀嘆形成鮮明的對照,具有天壤之別。中華民族就是高唱著戰歌前行,而不是低吟著哀怨沉淪。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百面戰旗背後的故事之二十四,就是主旋律中跳躍的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音符,犧牲決勝團。

——羅援

犧牲永遠與決勝相連,歷史永遠與未來賡續

——犧牲決勝團

在我軍序列中,有一支部隊是真正意義上的“根正苗紅”。“ 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原則是從這支部隊開始孕育和實踐的;

我軍鐵的、統一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在這支部隊誕生的;最早的井岡山紅色根據地是以該部隊為主創建的;

長征中“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避免了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的奇功是該部隊立下的;抗日戰爭中我軍擊斃侵華日軍官銜最高的記錄是這支部隊創造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東西兩線團級建制殲敵最多桂冠是該部隊摘得的。

可以說,該部隊在我軍創立、建設和發展的歷程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這支英雄的部隊就是赫赫有名的“犧牲決勝團” 。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一、紅軍時期:朱德總司令親自授予 “犧牲決勝團”旗


“犧牲決勝團”的前身是秋收起義部隊整編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


1933年,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中央蘇區根據地擴大到60多個行政縣,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都取得很大成績,主力紅軍擁有近10萬人,地方部隊和群眾武裝也有很大發展。由於武裝力量發展很快,遂對部隊進行了統一整編。


整編後的紅一軍團為慶祝第一個“八一”建軍節,從8月6日起,在藤田舉辦了運動會,用8天時間廣泛開展了軍事、政治、體育、文化等項目的62個小項比賽。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時任紅一軍團政委的聶榮臻回憶說:“紅軍的運動會和一般日常所說的運動會不同,它是緊緊地結合作戰,培養那種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壓倒敵人的革命英雄主義。”


鑑於“紅一團”在競賽中取得的優異成績和其在作戰中的英勇表現,紅軍總司令朱德代表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親自將一面“犧牲決勝”的光榮獎旗授予 “紅一團”。


從此,“紅一團”又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犧牲決勝團”。


在井岡山和中央蘇區革命鬥爭時期,該團先後參加了秋收起義、打茶陵、攻永新、五次反“圍剿”等著名戰役戰鬥。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其中,在該團的戰鬥歷程中,曾僅以2個連的兵力,抗擊了敵人3個團的進攻,並把敵人趕出了根據地。毛澤東為此寫下了著名的詩篇。這是怎麼回事呢?


1928年7月,剛剛成立的紅四軍主力在湘南行動失敗。留守井岡山的毛澤東得知後,立即親率第三十一團(“犧牲決勝團”前身)三營急速向湘南行進,前往迎返紅軍主力。留下一營,負責保衛井岡山。

8月下旬,敵軍得知紅四軍主力不在井岡山,遂組織湘敵3個團、贛敵1個團共4個團的兵力,開始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第2次“會剿”,妄圖乘虛一舉摧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並迫使我紅軍大隊無法返回。


30日凌晨8時許,當敵進到第一道防線時,指戰員們在團長朱雲卿指揮下,一陣猛射,打得敵人亂成一團,慌忙躲進小路兩旁的草叢,卻又紛紛被埋設在雜草中的竹釘扎傷。

預先準備好的礌石滾木像奔瀉的山洪,從山頂一直滾到山下,躲避不及的敵人被砸得鬼哭狼嚎,丟下大批死屍退了下去。不久,敵人又組織了兩次衝鋒,但都被一營在群眾的配合下打得落花流水

下午4時左右,敵人孤注一擲,在集中全部火炮向黃洋界轟擊以後,又一次發起了衝擊。此時,戰士們所配發的3-5發子彈已所剩無幾了,準備好的石塊也快用光了,戰士們都做好了同敵肉搏的準備。

正在這危急之際,幾個戰士把剛修好的一門迫擊炮抬上了山。團長朱雲卿一見大喜,親自指揮將迫擊炮配置在指揮所附近,向集結於源頭之敵發射了僅有的3發炮彈,其中一發炮彈正好命中敵指揮所,當即炸死炸傷敵十多人,敵團長陳紀良亦受重傷。

這時,紅軍陣地上趁勢吹響了衝鋒號,各山頭的革命群眾,一邊放起假機關槍(鐵桶裡放鞭炮),一邊用礌石滾木向敵軍砸去。敵誤以為是紅軍大隊回來了,嚇得立即撤退,並倉皇遁逃。

此戰,第三十一團僅以2個連的兵力,打退了湘敵3個團的進攻,不僅擊破了湘贛兩省敵軍的“會剿”,也振奮了邊界軍民的革命精神,為鞏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立下戰功。

毛澤東獲悉勝利喜訊後,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不朽詩篇。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長征中,“犧牲決勝團”擔負中央紅軍的先遣任務。

從首戰廣東軍閥餘漢謀開始,激戰湘江、強渡烏江、四渡赤水、佯攻昆明、強渡大渡河、會戰直羅鎮,立功山城堡……


1934年11月下旬,湘江戰役後,中國革命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面對嚴峻的形勢,決定按照毛澤東等同志的正確意見,轉兵貴州,以建立新的根據地。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轉兵貴州遇到的第一個大困難,就是渡烏江。


烏江兩岸懸崖絕壁,難以攀登。江面雖不寬闊,只有200多米,自古就有“遍行天下路,難過烏江渡”之說。


紅軍如能快速渡過烏江,就能暫時擺脫敵人的追擊,並得到一定的補充和休整;如不能快速渡江,則極有可能重蹈湘江之戰的覆轍。

據守烏江的敵軍為貴州軍閥王家烈部。為阻止紅軍渡江,王家烈令所部將所有渡口的船隻全部損壞或拖走,在烏江北岸挖掘工事,設置碉堡。


1935年1月1日,按照中革軍委的命令,紅一軍團一師一團(“犧牲決勝團”)由龍溪鎮到達迴龍場渡口。其先頭部隊剛到達渡口,對岸守敵侯之擔部立即隔岸向其開火。


隨隊行動的團長楊得志、政治委員黎林立即組織火力壓制敵人。“雙槍”兵戰鬥力果然不行,稍加接觸,敵軍即倉皇向山後逃跑。


楊得志和黎林一起到附近村莊調查,發現村子裡不僅無船,就連一支槳,甚至一塊像樣的木板也難以找到。正在焦急萬分的時候,楊得志忽然發現江裡漂著根很粗的竹竿,再往身後一看,山上隱約有竹林。於是當機立斷扎竹排,乘竹排過江。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傍晚時分,一營挑選了8名熟悉水性的戰士組成突擊隊偷渡,每個人配足了武器彈藥,趁著夜色悄悄將竹筏抬進了冰冷刺骨的江水中,沒有槳就用竹梢、木板來代替。


眼看成功在望,突然,一個大浪打來,竹排被洶湧的江水衝到了下游,旋即被漩渦吞沒,8名勇士壯烈犧牲。


但軍情如火,紅軍必須快速渡江。已趕赴渡口的一師師長李聚奎決定立即組織突擊隊,利用夜晚掩護,由一團一營長孫繼先指揮渡江。一營長從全營挑選了十幾名熟悉水性的戰士,與其他單位挑選的戰士一起共36名同志組成了突擊隊,由二連長熊尚林任隊長。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這次試渡選擇在下游幾十米處水流較緩的地方,並由當地老船工趙子云出面撐篙。乘著夜色,竹排出發了。經過幾十分鐘的的焦急等待。“乓!乓!”對岸傳來了兩聲槍響,熊尚林等13名隊員登岸成功。守敵見狀雖夜間盲目射擊,但不敢脫離工事到江邊。


早已整裝待發的另一隻竹排隨著團長的一聲令下,弦上飛箭似地出動了。幾乎同時,我們的機槍、步槍、小炮一齊開火,竹排在密集的火力掩護下快速划向對岸。在我猛烈的岸上火力掩護下,勇士們過江了,並迅速向守敵發起了攻擊。不多久,只見對面山頂上紅光閃閃,紅光中夾雜著“通通”的音響,勇士們登上了敵人的山頂。天險烏江被突破了!


2日上午,我一團和三團軍趕紮了30多個竹筏,連接起來,搭成了浮橋。下午3時,我紅一師在巖門地區集中師屬所有輕重火力和軍團炮兵連火力,將北岸巖門渡口觀音廟制高點打得瓦礫亂飛,摧毀了黔敵第八團第一營設在這裡的工事。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下午5時,一連率先開始強渡,半小時後全連登岸,配合已先期渡河的突擊隊向敵人縱深發起了勇猛的攻擊,將守敵第八團第一營兜殲大部,鞏固了登陸場。至4日,紅一軍團主力及紅九軍團由此渡江完畢,殘敵向湄潭方向退卻。


與此同時,紅一軍團第二師師長陳光帶領第四團,經過16個小時的浴血奮戰,也在烏江上另一處架設了浮橋,保障軍委縱隊和紅五軍團等順利渡過烏江。紅三軍團由軍團長彭德懷率領,在茶山關渡口付出巨大犧牲後,也強行登岸成功。至6日,中央紅軍全部渡過了烏江天險。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中央紅軍強渡烏江天險的成功,不僅把一直緊隨在後的幾十萬國民黨追剿大軍甩在了烏江南岸,使其圍殲紅軍於烏江南岸的企圖化為泡影,還為紅軍奪佔婁山關、襲佔遵義,取得了先機,更為隨後的“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創造了相對安全、穩定的環境。


“犧牲決勝團”一路在槍林彈雨中克敵制勝、勇往直前,為紅軍長征的最後勝利、為陝甘蘇區的創立和鞏固,作出了歷史性的突出貢獻。


時任中革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熱情讚譽該團是“天下第一團”。


二、抗戰時期:狼牙山五壯士震敵膽,日寇列隊向他們三鞠躬


抗日戰爭時期,“犧牲決勝團”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獨立團1營,後恢復團的建制。該團首戰平型關、夜襲大龍華、大戰黃土嶺、血戰狼牙山……,先後對敵作戰百餘次,功績卓著。


1941年8月中旬開始,日偽軍對我晉察冀根據進行了空前規模的殘酷“掃蕩”。9月24日清晨,約3500餘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此時狼牙山上除一分區一團(即“犧牲決勝團”)的七連外,還有易縣、定興、徐水、滿城4個遊擊支隊和4個縣的黨政機關人員,以及狼牙山周圍村莊的群眾,總共4萬餘人,情況十分危急。


正在狼牙山養病的團長邱蔚一邊迅速將嚴峻的戰場情況上報分區,一邊指揮七連和4個遊擊支隊利用地形逐次抗擊敵人。午夜,在七連的掩護下,各縣游擊隊、機關幹部和群眾,沿著秘密的盤陀路開始轉移。


25日清晨,500餘名日偽軍開始向狼牙山發起總攻。七連則在民兵配合下,分兵把口,機智禦敵,在敵人的必經之路埋下地雷,從各個方向射擊敵人,造成八路軍主力的假象,牢牢地牽制住敵人。


激戰中,七連戰士大部分犧牲,連長劉福山也身負重傷。此時,敵人已從各個方向湧上棋盤坨,再不組織轉移,連主力就難以突圍出去。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危急時刻,六班長馬寶玉主動向指導員請戰擔任掩護任務。


連主力突圍後,班長馬寶玉立即帶領4名戰士在要道上埋設地雷。為了吸引敵人,5名戰士在不同的位置站著向敵人射擊。500餘名日偽軍緊緊地咬住了他們,兇猛地向他們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5名戰士則利用地形向上攀登一陣阻擊一陣,不斷吸引著敵人往棋盤坨主峰攀行。不一會,敵人追上來了。戰士們趕緊往主峰攀行。然而,主峰卻已被另一股敵人佔領了,敵機槍猛烈地往下掃射,5名戰士只好轉身攀上棋盤坨附近的牛角壺。


牛角壺凌空而起,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一面有一條崎嶇險峻的小路通往山頂。這時,他們本可以沿著自己熟悉而隱蔽的盤陀路擺脫敵人,或是按照老鄉的指引躲到附近秘密的山洞裡,但為了讓部隊和群眾走得更遠些,他們選擇了繼續牽制敵人。


敵人開始衝鋒了。衝在最前的是一個端機槍的日軍,戰士們一排子彈打過去,日軍應聲而倒,但後面40餘名敵人繼續向上衝。戰士們又一排手榴彈扔了過去,敵人連滾帶爬地退了下去。就這樣,戰士們又接連打退了敵人5次衝鋒。

戰至太陽偏西時,掩護突圍的任務早已完成。


可此時,他們已經無法撤退了。因為山腳下又集結著剛趕來的1000餘名日軍。2架敵機一陣瘋狂的轟炸掃射後,日軍又開始往上衝。5名戰士繼續沿著羊腸小道往懸崖頂上攀登。敵人也緊跟著往上爬,不一會,先後有8名日軍踏空而墜入深谷。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太陽西斜時,戰士們登上了險峰之巔,再也無路可走。此時,子彈都打光了,只有班長馬寶玉腰上彆著一顆手榴彈。日軍越上一個坎子,向峰頂上爬。戰士們站起來,舉著石頭向下砸,一個人搬不動,就兩人抬,他們硬是用石頭將敵人多次擊退。


砸到最後,身邊沒有一塊石頭了,班長馬寶玉拔出僅有的一顆手榴彈,舉在胸前,4名戰士一齊靠向班長。敵人吼叫著“捉活的,捉活的”,馬寶玉把那顆準備留給自己和戰友的手榴彈扔向了敵人,前面的幾名日軍又被炸翻了。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班長帶著3名戰士走向懸崖。走在最後面的副班長葛振林趕上去時,班長和3名戰士已站在崖邊。


敵人已逼近了。只見班長馬寶玉隨手一掄,那支嶄新的三八大蓋飛到懸崖下面。葛振林舉起手中的槍往石頭上摔,沒摔爛,隨手甩下懸崖。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噙著淚舉起心愛的槍,狠狠的摔了幾下。


敵人衝上來,想活捉他們。


馬寶玉正了正軍帽,大聲喊道:“同志們,跟我來!”5位視死如歸的戰士,呼喊著“共產黨萬歲!”“中華民族解放萬歲!”縱身跳下了懸崖!


爬上崖頭的日軍這才發現與其500之眾激戰一天的八路軍,僅僅只有5人。


這群“皇軍武士”也被我中華壯士殉國犧牲精神和忠貞的民族氣節所折服、所震撼,他們整整齊齊地排成數列,面對5壯士跳崖處,隨指揮官的命令,恭敬地行了三鞠躬。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1942年5月,晉察冀軍區授予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3名烈士“模範榮譽戰士”稱號,並追認胡德林、胡福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通令嘉獎葛振林、宋學義,並授予“勇敢頑強”獎章。


聶榮臻司令員高度評價了“狼牙山五壯士”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他說:“他們身上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優秀品質,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巍巍燕山高,瀟瀟易水寒,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

三、解放戰爭:血戰密雲展雄威,解放北平建首功


解放戰爭時期,該團征戰陝晉察熱遼冀豫鄂湘贛10餘省,縱橫6千餘里,參加大小戰鬥百餘仗,殲敵1萬餘人,戰績斐然。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1948年底,淮海戰役拉開了序幕。為了抑留盤踞在華北的傅作義集團於平津地區予以殲滅,我東北野戰軍不顧疲勞,日夜兼程趕赴關內。已改番號為東北野戰軍48軍142師424團的“犧牲決勝團”,奉命在師的編成內擔任先頭部隊,奪取密雲,為主力西進開闢道路。


密雲城是北平東北方向的屏障,易守難攻。其城周約6公里,牆高約10米,厚3米多,城外四周有深寬各7米的外壕,壕內側密佈明暗地堡,城牆四周及市街口均有堅固工事。守敵有共有3個團7000餘人。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犧牲決勝團”擔任師的主攻,於12月3日晨發起攻擊。我軍因無重火器,摧毀敵碉堡主要靠人工推送炸藥包完成,在敵堅固的工事和嚴密的火力下,我軍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戰況可用“慘烈”二字形容。


激戰至下午5時,該團從東城打開了突破口。但敵立即以火力封鎖了突破口,並以成排、成連的兵力進行集團反衝擊。4日拂曉,我因傷亡過大,遂後撤至火車站一線,邊依託城垣頑強抗擊,邊調整作戰部署。


5日5時,總攻開始打響。在炮火準備20分鐘後,該團立即組織尖刀連進行勇猛突擊,激戰至午時,雖奪取了部分陣地,但部隊傷亡也較大。


下午4時再次攻擊開始,三連戰士李萬餘一人炸掉了北牆3個暗堡,最後被流彈打得滿臉是血,昏迷過去。在山炮營的火力掩護下,一營和二營主攻連隊經過連番激戰,打開了突破口。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五連率先攻入城內後,與敵人展開了激烈巷戰,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斷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爛了,就用磚頭砸、石塊砸,決不後退半步;


有的乾脆赤手空拳,抱住敵人扭成團,咬耳朵,卡脖子,揍得敵人鬼叫狼嚎;還有的拉響僅有的“特備”手榴彈,衝向敵群,與敵同歸於盡。


戰後全連僅剩38人,38把刺刀把把見紅。此次戰鬥,該團共殲敵500餘人。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攻佔密雲的勝利,不僅為我東北大軍西進、包圍北平掃清了道路,還讓傅作義這位國民黨軍著名的“守城專家”,見識了我軍攻城拔寨的戰鬥力和勇猛頑強的戰鬥作風,為爾後的北平和平解放埋下了伏筆。


從這個意義上說,“犧牲決勝團”為平津戰役的勝利、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首功。


四、歷史硝煙遠去,“犧牲決勝”精神永存


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11月,424團調入144師改稱430團。1969年12月改番號為陸軍第55軍163師487團。1985年歸42集團軍建制。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 該團攻同登、剋扣林、戰涼山,創造了東西兩線參戰部隊中團級建制殲敵最多的紀錄。


1997年7月1日,以已改番號為487團的“犧牲決勝團”團部機關、直屬隊和1、2營為主體組成的駐港部隊步兵旅,昂首進入香港,見證了東方明珠迴歸祖國的輝煌時刻。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組建駐港部隊的同時,在487團其餘部隊的基礎上組建了新487團,番號為陸軍第42集團軍步兵第163師487團。

2017年軍改後,“紅一團”傳人在南部戰區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序列下繼續戰鬥。


70週年國慶閱兵中出現在閱兵榮譽方陣中的“犧牲決勝團”戰旗,屬於南部戰區陸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

羅援將軍:革命的樂觀主義和犧牲精神永遠是高揚的旗幟!

如今,血染的歷史雖早已遠去,部隊的革命精神卻永存。

“信念堅定、不畏艱難、英勇不屈、敢打必勝”的“犧牲決勝”精神,將永遠鐫刻在這支英雄部隊的傳人心中。


來源:羅援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