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提起上世紀的大畫家,也許你能舉出很多,但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幾位必定有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這些大師們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他們是我們民族的一張名片,留下來的那些文化遺產永遠是我們民族文化藝術中抹不去的瑰寶。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齊白石


在藝術創作界,畫家與別的行業也一樣,那就是你要成為大家,那就必須要有名氣,而名氣的積累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成為大家的路上,你不光需要經年累月的創作,更要有獨具一枝的風格,還更需要得到名家的認可,貴人的提攜。


也就是說,不光得自己有實力,還得有一部分的運氣。其成名之路其艱難可想而知。歷史上無數極有天分的藝術愛好者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夭折了的。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電視劇《百年榮寶齋》裡的張大千不,在成名之前只能靠仿製名畫為生,臨摹什麼像什麼,後來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天下第一造假高手"。其才氣和實力當然不容置疑,但如果沒有張幼林的提攜和幫助恐怕人生又會是另一番光景,甚至可能也會湮滅在茫茫歷史中。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當然這只是說的一種可能,不過可能性不大,以張大千的實力,倒應該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成名是遲早的事。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承認,絕對不可能成名的這麼快,迅速在北京城聲名鵲起,甚至與當時如雷貫耳的溥心畲並稱"南張北溥",風頭一時無兩。


天才身上一般都有一種傲氣,正是這種傲氣讓他們不屑於跟隨前人,喜歡走出自己道路。在繪畫藝術界能被稱為大家的,都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今天的我們,說起這幾位大師,相信你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張大千的山水。而正是這些已經成為他們身上的標籤的東西鑄就了這些人的大師地位。


說這麼多,只是為了告訴大家,這些人成名之路的艱難,身上的那些榮耀背後是無數艱難的付出,名氣絕對不是憑空得來的。但人一旦有了名氣,自然就是名人,成了名人,自然收入就不菲,所以在這裡給大家曝下當年這些名家的收入情況。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徐悲鴻


從古到今,名人的收入永遠是一個老百姓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尤其是這些已經名載青史的大師們。讓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這些大師的工資收入情況,正好最近找到一份他們1948年的薪資單,大家可以來比較一下當時名氣和薪資的"匹配度" 。


當時這些大師們1948年供職在北平藝專教書,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這三位大師都在這一個學校,可以想見當時北平藝專的師資力量有多恐怖。當時北平藝專還隸屬於北京大學,在蔡元培極力邀請下請徐悲鴻擔任了校長,而齊白石又是徐悲鴻極力邀請下擔任的教授。


當時的北平藝專簡直可以說星光璀璨,學習繪畫的學子無不以能進該所學校為榮,下面的名單中,隨便拿出一位在今天都是國寶級的人物。隨便說一個:滑田友,就是今天天安門廣場上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浮雕製作人之一。而排第四的吳作人今天的作品已經是按尺來定價格,他的《戰地黃花分外香》每平方尺平均拍賣價格高達440萬。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他們當時的工資分別如下:


徐悲鴻 640

齊白石 600

張大千 600

吳作人 600

王臨乙 520

滑田友 480

葉淺予 480

李苦禪 420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副教授

李樺 360

馮法祀 360

艾中信 340

李可染 340


講師

董希文 300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當時北平藝專的講師薪金是200~320;助教薪金是120~180。


大家要注意的是,這些工資單位都是大洋,可全是真金白銀的傢伙,大洋的購買力熟悉那段歷史的人應該知道,當時北京城一套中型四合院才250塊大洋。這裡就不多說了。


新中國成立後,張大千去了臺灣,而徐悲鴻和齊白石留了下來,52年徐悲鴻和齊白石定為文藝特級,上面表中其他教授級別分別為:吳作人7級,王臨乙8級,葉淺予8級,李樺8級,馮法祀8級,滑田友9級,董希文8級,艾中信8級,李可染9級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到了56年高校工改評級時,徐悲鴻已經於53年去世,剩下這些教授的級別分別為:齊白石1級,吳作人2級,王臨乙3級,葉淺予2級,李樺2級,馮法祀2級 滑田友3級 董希文3級 艾中信3級 李可染3級,李苦禪4級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我們可以看到,和48年的工資級別比較,原來工資高的教授王臨乙(520)、 滑田友(480)、 李苦禪(420)級別已落在原副教授李樺(360)、馮法祀(360)後面了,原來的講師董希文(300)也晉到3級教授了。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這是因為當時中央美院剛成立時,美術界一些人認為"花鳥畫是資產階級的東西",山水花鳥類的國畫被完全排棄,學院甚至沒有設國畫系,除了齊白石外,當時只會國畫的畫家就如當時的法學教授,要麼改行,要麼失業。極少數畫家如齊白石還能堅持賣畫,但價格很低。那會齊白石一幅畫,只能賣幾十元,還不太好賣......


最慘的就是李苦禪,因只畫花鳥,只能在總務處打雜,幹些為同事們購買點電影票之類的工作。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李苦禪《會英圖》


而畫山水的李可染有點西畫的底子,有一段時間甚至改畫年畫了。直到後來李苦禪給主席寫信告訴了自己的窘境,主席專門過問了此事,中央美院後來恢復國畫系後李苦禪才重得教職,但級別已落在其他專業的畫家後面了。


歷史總是在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祖國不斷繁榮昌盛。中國有句老話: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在今天的盛世之下,這些老藝術家的價值已經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在2018年,李苦禪的一幅《會英圖》 成交價:3910萬人民幣。而齊白石的《山水十二屏》更是賣到了9.315億元。


48年,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這些大師拿多少薪水

齊白石的《山水十二屏》


任何一個民族,都是需要藝術和文化的,因為這是由人類內心深處對美好的嚮往所決定的。一個沒有文化藝術的民族是沒有傳承力的。而大師,永遠是任何一個民族的驕傲,也是一個民族值得珍藏的瑰寶,這些大師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見到無數生活中定格下來的美好瞬間。帶給我們無數人生的頓悟和震撼的感受。扒扒這些大師的歷史,也算是我們對他們的一點懷念和感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