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京東方手機屏幕跟三星手機屏幕差別大嗎?肉眼下的區別怎樣?

Sing14k


首先,我認為京東方手機屏幕跟三星手機屏幕差別還是比較大的,但是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差,因為京東方這兩年的進步都是有目共睹的不是,畢竟都成蘋果的供應商了啊!


其實,我們OLED 技術的發展上比三星難很多,顯示面板行業供應鏈非常長。一方面是三星這個先行者專利壁壘非常高,讓京東方、天馬、維信諾、中電這些後來者很被動。另一方面三星控制了OLED主要生產設備廠商,像日本高精度曝光機廠商,我們買不太到很好的設備,這也是個困難。


但不管怎麼說,差距有,我們得承認!但是大家不要無腦黑。

京東方和三星同級別的屏幕差距在肉眼下我個人是不太能區別的了,這些可能是我對顏色、亮度等不是特別敏感。


嗨皮數碼


如果你要比較兩個品牌手機的屏幕質量的話,肉眼可見基本就能分個高低,好的屏幕材質硬朗、色彩細膩、照片效果驚人。
但如果要比較兩個品牌的屏幕質量的話,那就不能單靠感覺說話了。大概可以從幾方面來梳理一下:

一是屏幕材質。

當前主流手機屏幕的材質主要有LCD與OLED兩種。兩種材料區別很大,OLED是自發光,LCD是有背光源的,所以OLED可以做的很薄,LCD有陰陽屏問題。LCD屏歷史悠久,在屏幕成本和屏幕使用壽命上十分出眾,而OLED屏作為後起之秀,在屏幕色彩上十分出眾,同時由於屏幕更薄且可異形,因此摺疊屏基本都使用OLED屏。
到了如今高刷新率時代,由於OLED屏延遲更低,跟手性更好,所以大部分高端旗艦機型,使用的都是OLED屏,如果像選擇高刷新手機,OLED屏似乎會是更好的選擇。也有用戶覺得LCD屏幕沒有屏閃,使用起來不會太刺眼。但LCD屏幕在手機市場比例不斷下滑已經是事實。


三星已經關閉了LCD屏幕生產線,這類屏幕京東方基本上已經獨霸市場了。

但在OLED屏幕上,三星早幾年已經開始研發生產,京東方最近才開始量產,質量上的差距自然是存在的。
最近華為P40在屏幕上混用了三星和京東方的OLED屏幕,就引發了一波測評師們的瘋狂吐槽,因為同樣的價錢確是不同質量的屏幕。

知乎上面周冬雨同學實名提問:周冬雨排列厲不厲害?真相其實是並不厲害。原因就是三星在OLED領域申請了很多專利,京東方也只能選擇清晰度稍差的周冬雨排列了。


二是設備工藝。

打個不太準確的例子,做屏幕就跟在玻璃上做雕刻一樣,是個精細活兒,所以雕刻工具很重要。


大家可能都知道生產芯片的核心設備是光刻機,這玩意兒咱們一個都造不了。一臺光刻機好幾十億,全球只有荷蘭一家企業能夠生產,你就算有錢也要人家心情好才會賣你幾個淘汰貨。

OLED屏的生產中最重要的是蒸鍍機,在OLED屏幕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就需要使用這臺設備進行“蒸鍍”工序。但目前,只有日本的Canon Tokk公司生產的蒸鍍機才能製造出最高品質的OLED屏幕。而不巧的是,這件公司又跟三星關係十分密切。
當年Canon Tokk公司在開發OLED蒸鍍機工藝的時候,由於製造工藝過於複雜,合格的成品率太低,造成投資商的退出,差點造成公司倒閉。當時只有三星看到了OLED屏幕在手機領域的前景,並決定繼續給Canon Tokk公司下單,順利使其度過寒冬期,並迎來了春天。最終經過反覆實驗和改良,OLED屏幕合格率大幅度上升,隨之成本下降,OLED屏幕開始大規模普及和應用,三星也靠這個契機成為OLED手機屏幕製造界的霸主。


京東方這些國產品牌要想買到最先進的蒸鍍機,實際上還要看三星的臉色,這也決定了在OLED屏幕上國內廠商和三星的巨大差距。你可能會說自己造機器不行嗎?還真的不行。比如生產OLED屏幕用到的另一種關鍵設備——蒸鍍掩膜板,目前也只有一家日本企業能生產,而生產這種設備又需要一種特殊金屬材料,而這種金屬材料又只有一家日本的日立金屬公司能夠生產。三星甚至跟日立金屬也簽訂了獨家供貨協議,基本上從上到下壟斷了整個生產鏈。


三是生產工藝。


即便是你湊齊了整套生產線,做OLED屏幕也還只是剛剛開始。因為良品率和成本才是量產最主要的差距。

沒有24小時運轉大規模量產過,有些工藝參數、質量管控根本就沒法改進。怎麼維護設備、多久一次、材料消耗、工藝時間等等,這些參數沒人會說,但是與成本、良品率息息相關。OLED設備運轉每1s都在燒錢,只有訂單-量產-改進-降成本提良率-更多訂單,才能改進技術。三星比京東方多運轉2年,成本控制和良率自然比京東方強不止一個檔次,所以屏幕平均水平自然比京東方強。

華為選擇了京東方的OLED屏幕,確實給了京東方一個改進生產工藝的機會,而且華為也避免了屏幕供貨被三星壟斷的問題。


但華為P40混用屏幕卻不標註清楚,算不算是欺騙消費者呢?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麥哲思


中小尺寸的OLED發展迅猛,供應商主要是國產的京東方、維信諾,國外的三星、LG等。在AMOLED領域,三星的市場份額在90%左右,可以說是一家獨大,京東方的OLED到底哪裡不如三星?

其實普通消費者感知不會太強,畢竟人眼不是放大鏡。但是如果長時間使用三星頂尖的OLED,再回去用京東方OLED,這種體驗的差別就明顯出來了。

第一、次像素排列方式

最近華為P40又被嘲笑屏幕抽獎,都是“周冬雨排列”惹的禍。與LCD屏的RGB排列不同,OLED屏幕的子像素排列通常分為兩種。

一種是國產OLED普遍使用的RGB-Delta排列,這種排列方式將綠色子像素一分為二,紅藍像素銳減,像素排布不均勻,導致PPI折損大,顯示細節不夠銳利,鋸齒感強,這就是京東方屏。

另外一種是三星使用的是Pentile排列,也就是P排列,通過借用相鄰子像素來構成三種基色,紅藍像素面積是綠色子像素的兩倍。鑽石排列是指子像素為菱形的Pentile排列。鑽石排列可以通過提高分辨率來降低顆粒感,“無2K,不A屏”。

就顯示效果來說,高分辨率的鑽石排列確實比周冬雨排列好很多。而且鑽石排列是三星的專利,國內的OLED廠商如果得不到三星授權是無法使用的。

第二、生產設備與工藝

製造芯片的關鍵在於光刻機,而屏幕則依賴於蒸鍍機,很不幸它們都是我國的弱項。蒸鍍機與蒸鍍工藝可以說是OLED生產過程中最難的部分,這也是三星能夠長期領先的原因之一,因為三星擁有目前最先進的蒸鍍機。

日本的Canon Tokki公司幾乎壟斷了真空蒸鍍機,一年也就生產那麼十幾臺不到,而且每臺售價高達上億美元,堪稱光刻機的ASML。由於三星很久以前就狂賭OLED,並且全力扶持Canon Tokki公司,才奠定了今天的地位。

蒸鍍機作為OLED的核心設備,也成為了京東方的缺點。中國因為核心技術問題,目前還處於“缺芯少屏”的局面。

第三、成本與良品率

三星在OLED的成就,除了頂尖的生產設備,還離不開持久的技術研發和改進工藝,這使得三星的OLED良品率極高,訂單也源源不絕。可喜的是,國產京東方的良品率目前也突破了70%,雖然還不如三星,但未來可期。

三星的OLED雖然優秀,但成本很高,相應的價格也更貴,手機廠商需要花費更多的錢來採購。因此,相比三星,京東方的價格優勢就很明顯了,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國產手機開始考慮國產OLED的原因,三星太貴了!

京東方的OLED在屏幕素質上還和三星存在差距,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種差距也在慢慢縮小,就看京東方能不能彎道超車了。

作為消費者,其實京東方的OLED也足夠了,如果追求更加出色的顯示效果,還是首選三星旗艦級別的OLED,比如今年S20系列使用的M10材質也是最高檔的OL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