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小人嗎?怎麼評價?

但是我拒絕a


我個人覺得周瑜並不是一個小人,他是一個精通音律得軍事大將,為什麼會對周瑜得形象有這樣的刻板印象,大都因為文學形象。

《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諸葛亮的主角光環,而對周瑜得形象做了很大的改動,瞭解歷史人物,還是要以歷史的材料作為主要依據依據。周瑜,東漢末年名將。周瑜年少時與孫策關係很好,21歲就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協助他平定了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東吳軍政大事。正史上評價周瑜“實奇才也”。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

而且史料中對周瑜得評價也很好,精通音律,長相也不錯,並且是一個很大方得人,當時有個叫程普得人並不服他,但是周瑜並沒有斤斤計較。周瑜頗富謀略,眼光長遠,善於用兵,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這一戰周瑜名成功就。攻佔江陵後,周瑜又為孫權規劃了取益州大業。他建議先取益州,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從益州向長安,一路從江陵至襄陽,以此討伐曹操,統一全國。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比《隆中對》還切實可行。因為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紙上談兵,而周瑜的取荊州、定益州主張更具體,更有可操作性。可惜,因為周瑜死得早,這個計劃沒有實施,反讓劉備取了益州。如果周瑜不死,估計四川沒有劉備的份,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而是劃江而治了。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愛叨叨的老師


周瑜確實很小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有往才能做好朋友。諸葛亮禮數週全前往拜祭,只不過相隔24年,周瑜怎麼就忘了孔明先生的友誼,任他孤零零飄落,而不去拜祭呢?周瑜這樣的行為,實在是小氣的厲害。

不過,有可能限於我們凡人道法不行,看不到周瑜拜祭的場面,所以對他誤會了。因為歷史上的周瑜,不僅是個大帥哥,更是個大肚量的男人。

蔣幹無對

周瑜年少成名,不僅俘獲了小喬的芳心,也得到了曹操的青睞。於是曹操秘密跑到揚州,派遣蔣幹前去打探周瑜現狀,意圖將他說服來降。蔣幹這個人,可不是演義中的大草包,而是一位辯才無雙、獨步江淮的美男子。不過,周瑜更勝一籌,才一見面就猜到了蔣幹的來意,從始至終沒有給他遊說自己的機會。

所以,蔣幹相當於去周瑜營中游玩3日,便返回了曹營,對曹操說:“周瑜這個人氣量廣大、志存高遠,不是言語能夠讓他反叛的。”

程公飲酒

程普老爺子,是孫氏老臣,從跟隨孫堅走南闖北開始,一直到孫權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他對周瑜這個嫩娃子是瞧不上的,多次當面侮辱周瑜。但是周瑜好脾氣,不僅從不計較,反而很尊重老爺子。

這下,程普服了。還對別人說:“哎呀,公瑾這個人,讓人舒坦啊。和他相交,就好像抱著一大罈美酒喝,不知不覺就醉了。”看出來了,老爺子是個愛喝酒的人。

劉備使間

“借荊州”這事,讓劉備背上了罵名,雖然事情半真半假,但劉備畢竟是親自去了趟江東的。等到返回的時候,劉備單獨和孫權說道:“大舅哥啊(侄兒啊),我看周瑜這個人,文才武略遠非常人可比,而且胸懷寬廣,能容人所不能容,不像是個久居人下的。”

周瑜能夠同時被敵軍、戰友和盟友盛讚,他的大肚遠非常人所能想象,這樣的人,總也不至於做出小氣的事情來的。


孤罔炎史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刻畫成一個斤斤計較、小肚雞腸、不顧孫劉聯盟大局的小人,在敗於諸葛亮的計謀之下後被活活氣死。其實,歷史記載中對周瑜的評價極高,切不說他年紀輕輕就成為孫權帳下最為倚重的大臣,深受江東百姓崇拜。就說他作為他在曹兵壓境之下提出堅決抗曹的戰略主張就非常人所比。在赤壁之戰中做為孫劉聯軍的總指揮,用人得當、戰術巧妙、在眾多方面無不表現出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他的英年早逝對孫權的大業是一個重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