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玉璽說封神」第九話 無間道者——申公豹的祕密(二)

「星玉璽說封神」第九話 無間道者——申公豹的秘密(二)


第三、麒麟崖前的決裂,申公豹真正的目的

麒麟崖前,申公豹扔下狠話,指子牙道:“你去!我叫你西岐頃刻成血海,白骨積如山!”申公豹恨恨而去。

闡教合夥保周,截教合夥保商,兩教針鋒相對,誰人不知,哪個不曉?申公豹在師門之前丟下如此狠話,不是擺明了與闡教決裂嗎?

姜子牙回到周營後,會不會跟門人們講這件事?

必然會講的!

講了之後,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當然是大家都知道申公豹叛出了師門,跑到截教一邊去了。

不是有話說嘛,敵人的敵人是什麼?是朋友!

從此以後,申公豹在截教人眼裡,就是個朋友。

而且他本來就是異類得道,元始天尊最看不起的就是這個,申公豹在那頭壓抑了這麼多年,終於忍不住,棄暗投明了。歡迎啊,歡迎!

許多截教之人,就是如此想的。

這就是為什麼申公豹遊遍三山五嶽,廣邀道友們為商營助拳,一說一個準,一帶一大串的主要原因。

截教之人義氣深重,心思遠沒有闡教那麼縝密,他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明知道前面飛蛾撲火,還是為了義氣前赴後繼。

申公豹心思縝密嗎?

第三十七回,申公豹出場,就有一首詩來描述他。

頭上青巾一字飄,迎風大袖襯輕綃。

麻鞋足下生雲霧,寶劍光華透九霄。

葫蘆裡面長生術,胸內玄機隱六韜。

跨虎登山隨地是,三山五嶽任逍遙。


「星玉璽說封神」第九話 無間道者——申公豹的秘密(二)


六韜,古兵書,相傳為姜子牙所著,裡面記載了戰國之前的兵家權謀,又稱《太公兵法》。

六韜講了很多行軍打仗的方法,最有價值的確是它的戰略思想。

六韜主張深刻隱藏自己,周旋於敵人之中。對內要嚴格要求自己,對外要時刻掌握敵人動向,懂得保守自己的秘密,隨機應變,不可拘泥於一時。

這不是做無間道的臥底所要具備的基本生存本領嗎?

為什麼申公豹也會六韜呢?

很顯然,這是玉虛宮的傳授。

姜子牙與申公豹同學四十年,學會了什麼?

姜子牙下山後,投奔異性兄弟宋異人。宋異人非常熱情,擺酒為他接風洗塵。

二人歡飲。異人曰:“賢弟上崑崙多少年了?”子牙曰:“不覺四十載。”異人嘆曰:“好快!賢弟在山可曾學些甚麼?”子牙曰:“怎麼不學?不然所作何事?”異人曰:“學些甚麼道術?”子牙曰:“挑水,澆松,種桃,燒火,扇爐,煉丹。”異人笑曰:“此乃僕傭之役,何足掛齒?今賢弟既回來,不若尋些事業,何必出家!就在我家同住,不必又往別處去。我與你相知,非比別人。”子牙曰:“正是。”

姜子牙在崑崙山四十年,就學了這些本事,惹得宋異人一陣恥笑,心裡又怎能不埋怨師父?

反觀申公豹,能騎鶴上天,騎虎遨遊西海,三山五嶽到處是朋友,甚至還頭斷了以後不會死,還能遊歷四方,這如何使做師兄的不羨慕嫉妒恨?換成誰也受不了啊!師父偏心,師父真的太偏心了!

這次申公豹公然叛出師門,姜子牙高興啊!

師父呀師父,你不是最向著師弟嗎?現在他叛教而出,你打臉不?

所以回到西岐之後,姜子牙一定會將申公豹叛變的事四處張揚,弄得人盡皆知,從而反過來使申公豹的無間道之路,走得更為順暢些。

元始天尊明白嗎?他當然都明白,從姜子牙上山起,圍繞著他的算計,一石三鳥的計劃就展開了,這就是為什麼張桂芳將西岐圍得鐵桶也似,元始天尊硬是不理不睬,不施援手,逼得姜子牙不得不上山求救,而又冷言冷語打發他下山的真正原因——為申公豹當臥底鋪平道路。

姜子牙雖說如此廢柴,但是聖人的金口玉牙說過講過的話,就得一口吐沫下去地上一個坑,既然選擇了姜子牙代掌封神,就得扶保他走到最後。

姜子牙二上崑崙,元始天尊嘆了口氣,給了防禦至寶杏黃旗,給了柴火棍子打神鞭,給了抗魔坐騎四不像,還通過申公豹,給了龍鬚虎給姜子牙當徒弟——整個封神演義,只有姜子牙和楊戩受到如此重賞。對比一下就能發現:

三尖兩刃刀——打神鞭 淡黃袍——中央戊己杏黃旗 金毛童子——龍鬚虎

姜子牙還比楊戩多了一匹坐騎——四不像。

元始天尊對姜子牙的器重,不可謂不深厚。

當初姜子牙下山時,元始天尊一再告訴他,只要做得好,“仍有上山之時”,就是仍舊能夠上崑崙山來修道,將來做一個南極仙翁、雲中子一樣的留校掌門師兄,只可惜姜子牙沒有申公豹那樣的忠心,最後被元始天尊拋棄。

為什麼說姜子牙沒有申公豹那樣忠心?

因為姜子牙在整個封神過程之中,是不情願的,是被師父腳踩著手抓著,一步一步走到了最後,像什麼?像是一個傀儡。

而申公豹不一樣,他異常地勤快,每次他的出現,都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候。

之前太上老君答應讓通天教主三十六手,讓截教先進攻三十六次。元始天尊當時就不答應,截教號稱萬仙,一波一波殺過去,玩守衛劍閣嗎?小小西岐又如何抵敵得了三十六波?

就在元始天尊為難的時候,交遊廣泛的申公豹告訴元始天尊一個消息——白鹿島十位天君在修煉十個陣圖,合起來叫做“十絕陣”,據說很厲害,但是還沒有完全煉成——金光聖母獨自在白雲島修煉金光陣,還沒有與另外九陣合練過。

元始天尊當時就心念一動!

通天教主擅長擺陣,門下弟子也修煉陣法,這是自然而然的,不同的是,陣圖未成。一個大機器,某個組成部分鬆了,往往就是致命傷,發揮不了它完好無缺的威力。因為一個釘子,一匹馬失去了一塊馬蹄鐵,因為一塊馬蹄鐵,失去了一個騎士,因為一個騎士,失去了一個帝國。

元始天尊馬上就覺得十絕陣可以大加利用,以最少的代價,將三十六伐一下子劃掉十個!於是馬上命令申公豹去促成此事,自己再暗暗規劃一下。

這就是聞太師去金鰲島邀友,菡芝仙說申公豹早就來過了,並且說動十天君前去幫忙的事。

聞太師自然大喜,立即返回去安排十絕陣的事了。

結果,闡教只花了微小的代價,大破十絕陣,三十六伐,一下子去了十伐,比起後面十九伐,實在是省力太多!申公豹,實在是功不可沒。

到後來趙公明被陰死,截教至寶定海珠、縛龍索被闡教奪去,鎮海四寶還有其二,又是申公豹第一個趕去三仙島報信,幾句話說得瓊霄碧霄怒氣沖天,連累了雲霄只好帶著混元金斗下山,還搭上了菡芝仙與彩雲仙子。

之後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親自下山,以大欺小打死女仙們,收了至寶混元金斗金蛟剪,集齊鎮海四寶,大獲全勝。

聞太師死後,又是申公豹不辭辛苦馬不停蹄去三山五嶽找替死鬼,結果把夾龍山懼留孫的徒弟土行孫拐下了山。

說動土行孫下山,是申公豹的無意之舉嗎?

不是的,是有原因的。

懼留孫作為十二金仙之一,是非常有見識的。這場封神之戰,他懼留孫關緊了門戶,不聞不問,只當不知,引得元始天尊大為不滿。

封神戰役到了中後期,所有人都捲進去了。十二弟子中,靈寶大法師和黃龍真人沒有收徒弟不算,其餘十位都有徒弟,九位金仙都把徒弟派下山去斬將立功賺取經驗,唯有懼留孫一人,一個徒弟教了一百餘年,還不肯放下山去為闡教殺敵立功,元始天尊是很不滿意的,而且土行孫身材猥瑣,更不入他的法眼,於是令申公豹尋了個機會,挑撥了土行孫下山,不僅如此,還連至寶捆仙繩都盜走了,這樣就逼得懼留孫不得不下山建功。

其中又讓土行孫與鄧嬋玉結婚,破了土行孫的清規戒律,懼留孫明知道不妥,但扛不住姜子牙定要砍土行孫首級為威脅,只好答應。


「星玉璽說封神」第九話 無間道者——申公豹的秘密(二)


懼留孫知道土行孫結了婚,破了玉虛門的規矩,必無好下場,也只得處處維護他,當時他深恨挑撥離間的申公豹,見了他之後恨不得一棍子敲死,可又明白申公豹終究是師父眼下正用著的人,萬萬不能造次,千不情萬不願地將申公豹交給師父發落。

果然,即使在表面上是申公豹叛出師門犯了彌天大罪,元始天尊打也沒打,罵也沒罵,就罰申公豹賭了一個牙疼咒,就輕輕巧巧給放了。

而懼留孫的徒弟土行孫,元始天尊終究沒有放過他,讓他和鄧嬋玉一起,夫妻慘死澠池關,做了封神戰役的犧牲品。

懼留孫心灰意冷,在後來叛出闡教,改投西方教,一去不回頭。

申公豹說土行孫時,土行孫問申公豹是闡教還是截教,申公豹回答是闡教,但卻把他推薦給鄧九公。

天下誰不知道闡教是保周的,截教是伐周的,鄧九公伐周,擺明了就是截教一派,申公豹既然說自己是闡教之人,怎麼將自己往截教裡派?很明顯的不正常,但是土行孫渾渾噩噩被富貴迷住了心竅,居然真的去了鄧九公大營。

後來鄧九公一家招贅土行孫為婿,又加入了周朝的陣營,試問從商營轉到周營的將官,從黃飛虎、崇黑虎、鄧九公、陳奇、鄭倫到蘇護、晁田晁雷、方相方弼,哪一個有好下場的?

在申公豹的忽悠下,元始天尊看不上的闡教三代弟子土行孫,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欲知申公豹還替元始天尊做了哪些事,請看「星玉璽說封神」第十話 無間道者——申公豹的秘密(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