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回孃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孃家?

回孃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孃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

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孃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孃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孃家的風俗。

為什麼回孃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孃家?


一、迷信觀念認定,已逝的老祖宗,年底從天上回家享受供奉,家裡不能有外人

封建時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已婚女人被認為是外人,老祖宗如果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進家了。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在家裡過除夕、初一。老祖宗享用供奉後,在初一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兒就可以回孃家了。

以前已婚女兒由於某種特殊的原因非在孃家過年不可,父母、家人即使嘴上不說什麼,心裡也是不怎麼高興的。

為什麼回孃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孃家?


二、老一輩還有另一種說法,結了婚的女兒不能看孃家過年的燈

若是除夕、初一回孃家,看到孃家的燈會使孃家受窮。

特別是孃家有哥哥弟弟的,初一回孃家非常遭人煩、叫人不待見。

所以早期也常見嫁到外地的女兒除夕前返鄉後,不進自己的家門,而是先寄宿友人家,待初二才能回孃家。

為什麼回孃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孃家?


優秀的傳統可以繼承,一些舊習可以摒棄

過年就是為了團聚,舊時有嫁出去的女兒初一不能回孃家的說法,多半是因為那個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嚴重,種種原因是怕女兒回來後對孃家財運不利,故立下此規矩。現在看來怎麼都覺得荒唐,一切只要與孃家人溝通好了,大家開心過年即可,根本不用因為一箇舊俗影響一家人的和氣。

今天去拔牙,年輕漂亮的女醫生正在給我檢查,進來一六十來歲的大叔,苦著臉對醫生說:寶貝,晚上回家吃飯吧?你不回來我真是寢食難安啊!醫生不理他。大叔捶胸頓足:寶貝你不愛我了!醫生無奈:爸,別鬧,我下班就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