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存在996嗎?為什麼?

可恥的匿名用戶


歐美國家沒有996,他們提倡的是有好的生活狀態,有高質量的生活,每個讓才能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尤其是在工作方面。他們的幾乎全部都是私人企業,老闆和員工都要承擔很大的工作壓力,所以為了提高效率,必須要緩解壓力和緊張疲勞等,所以要有相應的措施,這就是需要較多的休假,還有他們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員工制度保障等方面比較成熟,所有就有較高水平收入,較合理的員工休假制度。

我國還在發展階段,員工們保障措施還不完善,收入的貧富不均,員工還不能很好的有福利措施。很多私人企業公司沒有更多的錢拿來保障員工的福利,所以只能靠大家拼命努力工作才能維持公司的企業公司的經營,所以才有996制度。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也逐步取消996制度,保障員工享有正常的工作休假待遇。


user正在努力


我還不知道996具體是怎麼回事呢,先猜了一下:

上9小時班,加9小時班,休息6小時繼續?

還想著這有啥效率?一人天三份的工資,哪個老闆付得起?

然後度了個娘,原來是:

9點上班、9點下班、午休1~2小時,一週6天工作制,重要的是不給加班費。

還好了,實際上相當於8+3小時×6,對於大部分基層工作來說,基本上還是有效率的

至於錢多錢少,都是雙向選擇的結果,把基礎工資調高不給加班費,還是調低基礎,抽出一部分作為加班補貼,都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的手段,開心就好。

度娘上舉例說,58同城這樣幹。就是那幫成天打電話的人吧?說明這種工作的可替代性非常強,也就是稍加培訓,人人都能得了,放在市場上就會供大於求,大家賣自己的時候,就只有拼價格了。

據說歐美不會這樣,看看外企就知道了,歐美企業在這點上做的很好,但是,他們對員工的素質要求比較高,很難進去。

日企和臺企,加班也比較嚴重。聽說,經常是課長、部長不走,員工也不敢走,估計也沒有加班工資了吧。

整體來說,儒文化圈的人,包括中日韓東南亞地區,比較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特別適合做“農夫”

所以,我們選擇製造業,是個不錯的出路。甚至,我們喜歡把所有的行業都“製造業化”,弄成個苦力型的模式,這個與文化傳統、人員素養、教育側重、思維習慣等等都有很大關係。

這種特質,歐美人想做也做不到,是我們獨有的優勢。

我們就是這樣一種人,認清自己、揚長避短,才能無往而不利。


n是名n


有機會的話,出去看看吧。朋友。發達國家我不知道。印度,越南工人都不願意加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