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在學校染上肺炎,責任怎麼劃分,費用由誰支付?

新文化街男孩


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據國家衛健委通報的昨日國內疫情,全國僅新增病例4例。


應該說,當前開學後的學生在學校的生命健康安全,還有很有保證的。只要學校繼續做好嚴格管控工作,家長和學生應該放心!

當然,這個“安全”不是絕對的。現實中依然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複雜情況,特別是全世界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的大環境下,國內的疫情防控工作仍然面臨很大壓力。

萬一學生在學校感染了新冠肺炎,責任由誰擔,醫療費用該誰出呢?

這個事,恐怕還得分兩種情況,區別對待:

一種情況是:被感染學生本身就是學校的“零號”感染者,是病源。

如果該學生存在故意隱瞞經歷和病情的情況,其責任不僅應由自己承擔,可能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如果該學生並不知情,甚至是“無症狀感染者”,並不存在惡意隱瞞的情況,那麼,可以不追究法律責任,但治療費用主要還得由自己承擔。

第二種情況:被感染學生是在學校被感染的。

如果是這種情況,被感染學生可以不擔責,其醫療費自有責任者去負責處理。

責任人會是哪些呢?應該包括病毒源攜帶者、學校、及相關疫情防控責任部門。

不過,責任歸責任。至於醫療費,對國內公民而言,目前的感染者的治療費用,主要還是國家在承擔。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孩子在學校染上肺炎,責任怎麼劃分?這個問題,在此前教育部組織的專家視頻會上,李蘭娟院士、張文宏教授等專家都有過闡述。



李蘭娟院士提出,學校應對返校學生進行篩查,確保返校學生的狀態。這是確保學校安全的最好辦法。前幾天,湖北就對待返校學生進行了全面的核酸檢測,未發現一例陽性,確保了開學安全。

不過,這種方法更適合高校、寄宿制學校這類實行全封閉管理的學校,而中小學校需要走讀的學生,即便返校時無感染,也難以保證此後不感染,因此,風險仍然是存在的。

張文宏教授就提出。開學後,學校難免會出現零號病人,但出現這個零號並不是學校的責任,而是社會的責任,因為對於零號,學校是沒有辦法完全避免的。不僅零號,有零號傳染的一號病人也難以避免。所以,學校的主要責任在於二號、三號、四號。也就是避免擴散。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在學校,被一個在社會上感染了的同班同學(甚至同桌)傳染,那學校其實並無責任。但如果孩子跟零號病人根本不在一個班,甚至不在一個教學樓,卻也被感染了,這說明學校的管理出現了問題,疫情出現了擴散。那學校就要負主要責任。

至於費用,不管是誰的責任,在國內感染的,應該都是免費檢測、免費治療。甚至如果父母被孩子感染,其治療也應該是國家買單。

不過,錢不是主要問題,健康才是。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了,為了孩子的健康,為了開學的平穩,孩子如果走讀,每天回家,那父母千萬要注意防護,少扎堆,戴口罩,千萬別把病毒帶回家,否則,你家的孩子就成了學校的零號病人。


高校人才真經


4月16日,87歲陳某引發的本土疫情,哈爾濱新增無症狀感染者4人,其中有一人是13歲的中學生,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4月23日,深圳首次公佈以往的師生感染人數,老師和學生共有27人感染,其中有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4月30日,重慶的西南大學返校學生,發現一名學生是無症狀感染者。

這些是在開學前發現的病例,早發現讓它們免於出現校內傳播的風險,但是家長們對於學校開學,還是存在一定的擔憂,萬一孩子在學校內受感染,那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校內受感染,經過正規醫院檢查並確診的感染者,所有治療費用是免費的,家長不需要過分擔心。

國內有嚴密的對於校內疫情防控的措施,學生的感染幾率其實是非常低的。


開學前師生全面核酸檢測,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


開學前師生全面核酸檢測,大大降低病毒感染的風險


4月3日起,北京對於返京的所有學生和高三老師,管理服務人員進行全面的免費核酸檢測。

山東泰安高三師生返校前需要做抗體檢測,4月13日完成檢測,檢測不合格不準返校。


深圳福田區對於初三和高三師生進行100%的免費核酸檢測。


4月20日,廣州決定對於首批返校的3萬教職工,16.7萬名初三和高三學生進行全面檢測,一週內完成檢測。


很多省份對於高三和初三複學的師生,進行全面的核酸檢測,這樣能防止病毒進入校園,只有核酸檢測過關的學生才允許復學。同時,鼓勵學校進行封閉式管理,14天過去了,這批師生是安全的,杜絕病毒傳播進校內的可能性。


對於走讀的學生,學校對於重點人群進行核酸檢測,包括疫區返回的人員,密切接觸者等等,還有隔離14天后才能上學。




嚴密的預防和疫情應急機制,個別病例不會導致疫情的爆發



鍾南山院士提過,發熱仍然是主要症狀之一,大學要特別注重疫情高發國家來的留學生。


學校有測溫儀,也有專人對學生進行測量體溫。學生進校門前,在校內,都有專人進行檢測。


如果學生多次測量體溫超過37.3度,那麼校醫會登記並上報,撥打120專車將學生送到指定發熱門診,相關密切接觸者被隔離。多省學校陸續開學,但是學校內沒有發現一名學生感染。


學校有非常成熟的疫情預防和應急機制,對於疫情的防控工作很到位,即使有個別病例出現,也不會導致疫情的爆發。


鍾南山院士提過,只要做好校內疫情防控工作,早發現早隔離,學校是可以復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