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炎、嘴脣乾裂、口腔潰瘍反覆怎麼辦?

唇炎是一種唇黏膜的幔性復發牲、淺表性炎症性疾病。多由於風熱犯胃、脾經血燥而致。以唇黏膜紅腫、糜爛、皸裂、脫屑為特徵,時輕時重,日久不愈。急性發作期以紅腫疼痛、滲液糜爛為主要症狀,慢性期以唇紅緣乾燥、結痴、皸裂及反覆脫屑為特徵。因情緒波動、過敏、局部化學因素如唇膏、油彩、牙膏等刺激或有咬唇舔唇的不良慣等有關。本病屬於中醫“唇風”、“緊唇”等範疇"。

唇炎、嘴唇乾裂、口腔潰瘍反覆怎麼辦?

1、風火上乘。

表現:多見於急性發病期,發病迅速。唇部紅腫疼痛破裂流水甚如無皮之狀發癢、口臭、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

治療原則:清熱涼血,疏散風邪。

2、脾胃溼熱。

表現:唇部腫脹色紅髮熱瘙癢有小水皰及滲液甚則糜爛、滲血,環唇皮膚潮紅、常伴咽乾、口苦而不欲飲納差,小便短赤,心煩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

治療原則:清瀉胃熱,化溼降濁。

3、津虧血燥。

表現:唇部乾燥、脫屑,常反覆出現痂殼,甚則皸裂、漆血嘴唇粗糙波程加深,常全身皮膚乾燥,口乾想喝水,大便乾燥,舌質淡紅或紅。

治療原則:滋陰生津,養血潤燥

4、陰血不足,脾溼不運。

表現:發病緩慢,唇部腫脹,乾燥,彌熱疼痛,頻頻以舌舔而潤之,患處脫屑,燥癢或燥裂,滲液或滲血,時間長不容易好,寒冷季加重,口乾或舌幹粘濁,常伴失眠多夢腰痠,五心煩熱,舌質紅,苔白膩,脈細。

治療原則:滋陰補腎,健脾除溼。

對於唇炎,中醫早有記載,據《諸病源候論》記載:“脾胃有熱,氣發於唇,則唇生瘡,而重被風邪,寒溼之氣搏於唇,則微腫溼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月累年謂之‘緊唇””。《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唇風》雲:“此病由陽明胃經風火凝結而成”。

故脾胃積熱,外感風火,脾經陰虛血燥為本病主因。

多為脾胃積溼熱所致,而足陽明胃經挾口環唇,脾胃積熱循經薰灼口唇而發病。

脾主運化水溼,熱之邪侵襲人體,或過食辛辣化燥傷陰或情志不舒,氣滯血瘀或感受風毒凝阻經脈均可敵牌胃不運釀成溼毒循經上擾水溼不得運化則口唇溼爛。

若病久溼熱不去,耗氣傷陰,且風性易燥,易傷津液,則唇失所養,出現唇癢、乾燥、皸裂。或素體陰虛,加脾溼不運,兩經絡氣血阻隔則發“唇炎”。

無論是風火上乘還是脾胃溼熱、陰血不足都和脾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健脾都非常的重要。健脾胃,使脾胃得以運化,運化水溼,運化溼熱,讓該降的火降下去,脾胃這個中樞能夠正常運轉了,唇炎也就不會再復發了。

健脾胃補中氣每天喝一碗養生平安糊,可以達到祛溼排毒,補脾健脾的作用,補充中氣,兼顧五臟調理,對於脾虛引起的唇炎、溼疹、月經不調、寒溼帶下、子宮下垂、男性陰囊潮熱等問題效果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