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從最開始群眾反感《中餐廳3》的戰鬥氛圍,到現在誰不說一聲期待每週五的黃曉明,《中餐廳3》收視率及熱度的先抑後揚,讓2019年開年來沒有任何一個爆款的綜藝圈興奮了起來。

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站在電視劇製作方的角度,也許更多的行業人可以從“明學”如何火起來、年輕人如何消遣這一話題總結出現在年輕人在職場上遭受到的待遇——年輕人在職場上歷經的現狀,是職場劇能夠引起國民共鳴的唯一沃土。

提取“明學”關鍵詞 :職場油膩中年人

在這裡就不列舉黃曉明語錄和黃曉明在兩季《中餐廳》裡的表現了,但在兩季《中餐廳》中,最引起年輕人反感或者注意的地方如下:

對權利的執迷:《中餐廳1》一定要自己定菜價但是不怎麼參與廚房活動;

職場誠信度低:張亮做的菜開玩笑說是自己做的,說了要送例湯最後被所有人反對又說自己沒說過這話;

注重形式主義、表面功夫,很少做實事:送禮物、招待客人、搞人際關係,但為餐廳做的實際貢獻很少;

剛愎自用:聽不進去意見,獨斷專行,但決策往往又不夠明智;

對自身身份的過分強調:一直強調自己是店長,在節目中手勢與肢體語言對其他嘉賓表現出不尊重。

以上是網友的反饋,我們不能說以上就是事實,只能說這是節目呈現給我們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黃曉明引起了網友們的不舒適。年輕網友們在看見了黃曉明以上行為之後,直接給黃曉明的行為定義了負面標籤——這件事,最重要的意義並不在於黃曉明是不是這樣的人(因為沒法確定),而是這件事透露的廣大年輕網友的心理投射。

也就是說,“明學”歸根到底其實是“職場油膩中年人學”與“聲討職場油膩中年人的網絡活動”。

出於情面、出於恐懼、出於禮儀,年輕人在職場上只能忍受擁有以上特徵的職場油膩中年人,早就受夠了老油條們折騰與打擊的年輕人在《中餐廳3》中找到了一個可以被集體吐槽的代表:黃曉明。

如果他們討厭綠大暗,那他們喜歡什麼?

現在討厭黃曉明的人分兩部分,一部分是真的很討厭節目中的黃曉明,另外一部分是看見有人很討厭黃曉明於是放心了反而沒那麼討厭黃曉明。

這是一種什麼現象?討厭節目中的黃曉明的年輕人,內心最大的訴求不是要把黃曉明怎麼樣,而是:“請你們知道,我們討厭他”。

他們在發起一種抵制,他們在宣揚他們所推崇的職場文化,那他們所樂見的職場氛圍或者職場文化元素是什麼呢?

這裡我們可以通過幾處《中餐廳3》中的名場面來分析:

第一個名場面自然是不能不提到“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這句話本來的場景是楊紫受傷但不想去醫院,黃曉明堅持要送楊紫去醫院最後說出來的一句話。這句話本身是沒問題的,是好意的,但是作秀耍酷的腔調、自以為是的語氣也是撲面而來的。黃曉明說完這句話,所有人都笑了,帶著無奈的表情。

年輕人喜歡的職場氛圍是什麼:禮貌且輕蔑的消解傳統職場陋習——我既然討厭你,就絕不向你妥協,你是善意的也不行。

第二個名場面是王俊凱兩次對黃曉明做出重要提醒。

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第一次是黃曉明正在對第二天的開業指點江山,正來勁呢,王俊凱告訴他,是後天營業。第二次是黃曉明忽視客觀環境,要九點半出發去生鮮市場,王俊凱告訴他,生鮮市場的食品可能會在九點之前就賣完了。兩次提醒之後,黃曉明依舊對自己的錯誤決策沒有察覺,依然保持我行我素的風格。

年輕人喜歡的職場氛圍是什麼:即便整個工作氛圍已經被一個拎不清的人弄到黑白顛倒的情況,他們希望有一個人能站出來讓事情迴歸正確的秩序。比起傳統職場下級與上級狼狽為奸,新型職場新人希望能夠堅持正確而明智的事情——他們不想拿自己的事業或者大家共同奮鬥的事情開玩笑。

第三個名場面是黃曉明的“買冰箱”。

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按照大廚的準備來說,確實是需要再買一個冰箱。但黃曉明提出“買冰箱”的情況是這樣的:再被其他嘉賓質問決策的情況下,對自己的錯誤決策毫不悔改,賭氣說出了“買冰箱”。也就等於是你的老闆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之後,決定再做一個更錯誤的決定證明自己沒有錯,但其實是一個新禍端的開始。所有嘉賓都做出了無奈或者不理解的動作,最後黃曉明無奈讓步。

年輕人喜歡的職場氛圍是什麼:只要不拿面子和個人利益在職場裡攪和正事,他們都喜歡,一旦一個人因為自己情緒化的原因使職場事務無法得到正確且順利的推進,他將會被其他人遺棄。

所以年輕人喜歡林大廚,即便前期他大手大腳,但做起來飯絕對的專業,有擔當、能吃苦;

所以年輕人喜歡秦海璐,即便前期與其他嘉賓有爭執,但在所有人都無法說服黃曉明時,她願意站出來為正確的秩序講一句公道話;

所以年輕人喜歡王俊凱,即便第二季的時候他還是個總和白舉綱鬥嘴的弟弟,但在第三季卻冷靜清醒又擔當地像個真正的男子漢;

所以年輕人喜歡楊紫,即便她顏值和角色設置的爭議總不斷,但大家喜歡她化解尷尬、委屈自己的胸襟。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他們討厭不懂裝懂、只動嘴不動手、過分強調自己的行業地位但卻沒有實際的表現、任何含著私人慾望的套路、沒完沒了沒什麼用的說教、溝通甚至勾心鬥角,他們不止討厭,還會很強烈地表現出來。年輕人喜歡的是,專業過硬、腳踏實地、團結合作、溫和平靜,他們不止喜歡,還會很強烈地推崇。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這幾年大火的《歡樂頌》《我的前半生》《談判官》等職場劇或類職場劇都將得不到下一時期年輕人的喜歡。反而把鏡頭從職場精英轉到職場小白、把故事內核從“如何成功”變成“如何幸福”、把戲劇矛盾從“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變成“一群人如何實現一個願望”的落地現實的職場劇,是有極大可能成為爆款的。

從《中餐廳3》“明學”來看,未來哪類職業劇會收割年輕人好感?

在這裡還是要感謝黃曉明,犧牲了中餐廳故事裡的自己,以娛樂精神配合年輕人完成了一場訴求活動。

年輕人在心理給製片人們下好的“命題作文”,你能拿多少分?

不被認可與不被尊重是每一個時期年輕人的困惑與痛苦,古今中外,無一例外。

但這屆年輕人對待不被認可與不被尊重時的反應更強烈、更有力、讓對方代價更慘重。所以現在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很多大IP,在被粉絲感知“戲弄粉絲”之後,下場都很慘,在這裡就不點名了。

所以製片人們,年輕人的心裡早就有了想看的劇目和劇本,也許出於審美差異,也許出於利潤差別,製片人並不想製作年輕人心中的“命題作文”式的電視劇,而依舊延續自己的劇作風格。

但年輕人懂得自己的優勢,如果再拍那種聚焦偽精英、服化道精美但故事空洞、和現實完全無關只是製作方虛擬出來的職場環境的職場劇,年輕人就算看83年射鵰的修復版也是不會為這類劇作貢獻流量的。比如,如果《中餐廳3》裡只有“明學”是沒有人看的,但是一直有年輕人、青年人在把“明學”掰過來,所以才有人看、才能火出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