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旗下的華人兵團,代表英國攻入北京城,多次受英政府誇獎

1900年8月14日,縱橫華夏的大清帝國的都城被八個國家的聯合軍隊攻破,這一天可謂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在攻入大清帝國的都城的所有洋人兵中,一群黃皮膚黑頭髮的士兵顯得尤為突兀,他們並不是日本兵,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這支軍隊便是我們今天講述的主角——華勇營。

八國聯軍旗下的華人兵團,代表英國攻入北京城,多次受英政府誇獎

中日甲午戰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中方大敗,日本趁機張開血盆大口,索要鉅額賠款,清政府沒辦法派李鴻章簽訂了《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充分暴露了清朝貧弱的國力。西方各國見此現狀,都想來分一杯羹,英國就在其中。

於是英國強佔了威海衛港。1898年7月1日,清政府與英國代表在北京簽訂了《定租威海專條》,威海“名正言順”成了英國的屬地。便宜得了土地英國應該高興,但是又有一個問題擺在了英國人的面前。

因為全球數量和麵積巨多的殖民地,英國的軍事力量已經被分散的差不多了,英國騰不出軍隊進駐威海,沒有軍隊就很難在此處立足。於是英國想效仿印度,在本地招募中國人,以華治華。起初軍隊的招募難度很大,威海人對這些侵佔自己家園的高個頭藍眼睛的人懷有牴觸情緒,很長時間過去只招募了幾個人。

八國聯軍旗下的華人兵團,代表英國攻入北京城,多次受英政府誇獎

英國人很快便想到了辦法,提升待遇。“一名士兵一個月軍餉8兩銀子,小隊長是12兩,全天候供應充足的大米,麵粉,肉和乾柴,制服免費提供,入伍兩年之間沒有違規記錄,將有30兩銀子的獎金”,這對當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是極大的誘惑,沒過多久,共有軍官和士兵一共534人的僱傭軍團就成立了,這支部隊被命名“華勇營”。

華勇營效忠英國,為英國在華的戰鬥立下了赫赫功勳。英國人在威海劃分租界時,遭到當地老百姓的強烈反對,1900年5月5日下午,大約1500名憤怒的老百姓手拿鐵鍬,鋤頭,木棒,石頭等向正在埋邊界石碑的英國人靠近。過程中英國人被打傷,並不斷向華勇營方向逃竄,被激怒的群眾在後面奮起直追。

八國聯軍旗下的華人兵團,代表英國攻入北京城,多次受英政府誇獎

華勇營士兵趕上來,朝著自己的父老鄉親扣動了扳機,19人當場喪生,但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其中有一個人,是華勇營四連一名士兵的父親。在當時的英國頭領自己看來,這個士兵有充足的理由離開華勇營,但是面對這一幕,這名士兵卻絲毫未動搖,始終堅守崗位,保持對英國的“忠心”。

這些效忠英國的中國人,在英國在華侵略的過程中,為英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多次受到英國政府的點名表揚。

1905年8月,英國同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威海的防守壓力進一步減小,華勇營漸漸失去了他的價值。

八國聯軍旗下的華人兵團,代表英國攻入北京城,多次受英政府誇獎

終於在1906年6月,這枚棋子被英國拋棄,華勇營正式解散。

這支華勇營在當時已經被無此次蓋上了“漢奸”的標籤,直到今日,這個烙印也未被抹去。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經常食不果腹的人們來說,祖國和英軍給予的優厚待遇,孰輕孰重?

“天地歷史”致力從不同角度為你分享歷史,原創不易,點個關注不迷路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