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重磅信號!停車行業"新寵"迎來新機遇

近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穩定製造業投資,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城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等補短板工程,加快推進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城市停車場"作為"補短板、新基建"的重要內容首次被提及。

眾所周知,中國經歷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長後,傳統基建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出現了"邊際效用遞減",同時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開始增加。在新形勢下,如何花最少的錢,取得最大的經濟槓桿效用,則是"補短板、新基建"提出的目的所在。此時提出"城市停車場建設"作為"補短板、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可見,城市停車與城市其他領域的發展相比,相對滯後,且嚴重製約了城市的快速發展,接下來將是各地政府投資、建設的重點領域。

城市停車如何制約城市發展,無外乎近年來被各方詬病的"停車難、停車亂"問題。根據住建部最新發布的數據,我國大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僅為1:0.5,停車位缺口超過5000萬個,停車位供給總量缺口巨大;根據數據顯示,全國超過90%的城市車位使用率在50%以下,北上廣深等主要城市也在40%-50%之間,與國外發達國家的80%相距甚遠,停車資源浪費嚴重。另外,截至2019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3.4億輛,其中汽車2.5億輛,並且持續增長。一邊是泊位供給不足,泊位供給速度遠不及機動車增長速度,城市停車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另一邊是資源浪費嚴重。由此造成的城市問題不斷湧現,包括30%的交通擁堵來源於大量的車主尋找車位造成,車主停車平均消耗的時間大約在30分鐘,城市治理中佔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帶、消防通道等亂象屢治不止,機動車繞行尋位增加的碳排放進一步加劇城市環境汙染等等,這一系列問題嚴重製約了城市的快速發展,在全國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的大背景下,更是顯得尤為突兀,已經到了忍無可忍,亟需採取有效措施,補齊短板的時刻!

在政治局會議提出"補短板、新基建"的發展基調下,如何高效地推進城市停車場建設?通過上文分析,可以明確的是,城市停車場的建設,應該重點圍繞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從增量與存量兩方面著手,雙管齊下快速推進。增加城市停車泊位供給,最直接的方法是城市停車場的規劃建設,但現實是城市空間資源稀缺、車場建設週期長、成本高(機械式立體車庫單車位成本2萬-3萬;塔庫式立體車庫5萬-7萬;智能立體車庫約10萬),因此城市空間資源、資金的精準投放顯得尤為重要,停車規劃必須由"經驗主義"向"數據驅動"轉變,依靠對全市停車資源的整體把控與停車大數據的挖掘、分析,精準診斷停車短板,提供規劃決策支持。盤活存量,提高泊位使用效率可大大提高城市停車供給能力。根據《2017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部分城市通過提高現有泊位的使用率至80%,即可消除泊位缺口。從供給能力角度而言,提高泊位使用效率即為新增泊位,且不另外佔用空間資源,週期更短,投資更經濟。提高泊位利用效率,必須要打破信息孤島,通過車位共享、停車誘導,合理配置停車資源,提升泊位運轉效率。基於"互聯網+停車"的智慧停車正是這樣的解決方案,既能提供停車規劃決策的大數據,又能有效整合停車信息,盤活現有存量。

中央政治局重磅信號!停車行業

怎樣的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是最有效的呢?億車認為解決城市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最高效的方法應該是自上而下的,如果僅僅是單點,局部的停車解決方案,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信息孤島問題,更加無法實現資源的統籌管理、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這是因為,一個城市一般擁有路內停車、路外停車場、新能源充電、城市誘導等多維度的停車資源,而這些城市停車資源分佈零散、信息孤立,難以統籌規劃,導致停車資源整體利用率低、管理水平差;加之缺乏停車數據和指標的挖掘與分析,大數據決策支持,因此難以從宏面層面對停車資源規劃和配置進行整體考量。

因此,億車提出"城市級"的概念,制定了城市級靜態交通解決方案,站在主管部門的角度,從一個城市的維度來看整個靜態交通資源。通過將停車相關資源的數據收集上來,瞭解整個城市靜態交通資源分佈,再將數據資源和服務整合,從而實現城市停車精準規劃、停車資源有效配置,這才是在"補短板、新基建"的發展要求下,建設城市停車場的發展方向與關鍵著力點。

對於每個城市而言,解決方案是否應該千篇一律?如果不一樣,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才能給客戶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億車從近百個城市級智慧停車項目案例中不斷學習、提煉總結出不同城市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並且構建了一套城市靜態交通成熟度模型,從城市發展、靜態交通法律體系建設、城市停車概況、公眾接受水平、靜態交通管理能力五個方面對城市靜態交通發展階段進行定位。根據城市的發展階段,分別推出"啟航""巡航""領航"三個"航系列"城市級靜態交通解決方案。"啟航"——面向中小停車經營業主的輕量化基礎管理方案;"巡航"——面向城市停車運營者的精細化運營管理方案;"領航"——面向城市管理者的城市靜態交通大數據分析和深度應用的解決方案。

從政治局會議點名城市停車場可見,城市停車難、停車亂必將是各地政府需要攻克的難題,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髮展及落地,智慧停車行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投資市場。更重要的是,近日交通部發文的《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數據鏈"為主線,推進先進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發展智慧停車、車聯網、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等交通新業態的應用,以實現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的數據驅動。智慧停車已經成為了停車行業"新寵",靜態交通作為城市出行中的重要一環,必須儘快實現產業升級,才能融入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發展浪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