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造活動,保存了過去,使我們能夠看到文化和傳統的統一性。可以說建築是人類記憶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建築活動把無名的、相同的、無限的空間,馴服成人類的領地,成為有人類意義的特殊場所。所以有哲學家說:“

房子是對抗宇宙最好的儀器。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是具體化的時代相,從古到今,世間最偉大的建築主題。從埃及時代到現代,世間最偉大的建築的主題,經過五次的變更:在埃及時代,最偉大的建築是墳墓,在希臘時代是神殿,在中世紀是教堂,在近代是宮室,到了現代是商店。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人類最初熱心地造墳墓,後來變成熱心地造店屋。窺察其間人心的變化,很有興味。在建造墳墓、神殿與教堂的時代,可以說背後的主導是神權階級,或者是統治階級更加相信神。到了建造宮殿的時期,背後的主導是世俗的統治階級,國王和貴族的權力超過了教皇。到了現代,商品經濟為主導,在西方,操縱建築的,是資本和資本家。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維繫著我們對瞬間長度與深度的理解,訴說著人類與文化的故事。比如,沒有金字塔,我們對事件深度的理解,會膚淺很多。可是,為什麼要建金字塔呢?建築書寫了人類的命運,既有真實的,也有想象的。哪怕是斷壁殘垣,也可以激發我們想起那些已經消逝的生活,並想象那些逝去居民曾經的命運。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與情感

藝術或建築,不會有憂愁或歡樂、悲痛或狂喜。他們通過自身的權威和光環,去喚起、加強和投射我們賦予它們的情感。

繪畫可以盡情地描述一個人,雕刻可以盡情地雕刻一條狗,但是,建築卻不能把房子造成一個人的形狀或者一條狗的形狀,也不能在人的胯下開一扇門或者在狗的眼睛裡開一扇窗。所以說,繪畫和雕刻是用具體的物體的樣子,也就是用物象的形狀色彩來構成造型美的,而建築,則是用純粹的形狀色彩來構成造型美。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這些,完全是象徵性質的,是一種心理上的暗示。建築,是情感的擴音器,他用高大來暗示皇帝的權威,用黃色素來暗示宗教的莊嚴或是權貴的高級。建築可以加強人們的歸屬感或疏離感、邀請感或拒絕感、希望或絕望的感知。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即便是在電視劇中,看到衙門前面的鼓,也會常常會讓人想到案件與冤情。除此之外,廟宇巍峨,便是宗教要利用來引人信仰而做出來的特殊形式。中國古代佛教的隆盛,與“南朝四百八十寺”這些宗教建築的宣傳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最富有一種親和力,能統一眾人的感情。正因為如此,望見九重城闕的百姓會同樣地震懾,望見巍峨廟宇的信徒會同樣地肅然。舞廳、咖啡店、酒店、旅館,都會利用建築的親和力,做出種種佈置和裝飾來克服主顧的感情,藉以推廣他們的營業。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感化人心,由理智不如由感情的容易,用說明不及用象徵的深刻。所以說,建築的親和力比其他藝術的強,最能統一大眾的心。正是因為建築擁有形狀最為龐大、最具實用價值和最能統一眾人感情這三個有利於宣傳的特點。自古以來,建築常被社會政策、政治企圖所利用,成為他們最有力的宣傳。建築成了統治階級維護統治的隱秘的工具。即使到了現在,某些地方還是會建設某種“面子工程”。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宮廷建築與帝王威嚴

觀賞金字塔這種大墳墓,第一感覺是極大、極高、極厚,除了一個“笨”字以外想不到其他詞語來形容。埃及隆盛時期的帝王和人民,為什麼肯把心力浪費在這樣笨的建築上呢?帝王獲得了絕對權威,高居寶座為眾人臣服參拜。心中想到:“我貴為天子,富有天下,難道也像草芥般的百姓一樣死去?我死後一定要復活!趕快派十萬百姓給我造墳!要造得極高、極大,要教百姓看了我的墳戰慄,不敢造反!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古來的帝王貪戀權力,大多都做如此的念想。秦始皇、漢武帝等帝王都想要長生不老,尋找長生不老的丹藥。這都是同樣的笨。然而,埃及的帝王笨得聰明而且兇:他能利用龐大的的實用藝術的親和力來鎮服萬民的心,使他們在法老的絕對權威的象徵物之下,永遠臣服,不敢抬頭。不要說當時埃及的人民,就是現在的我們,一旦到了尼羅河畔的沙漠上,仰望這個法老的絕對權威的金字塔時,恐怕也要吐出舌頭,半晌縮不進去呢。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公開地建在土地上,每個人都可以見到。從前,皇帝住的地方一定要建的特別高大或者寬敞,也就是所謂的“九重城闕”。這些深深的宮院,首先就給了人民壓迫感,人民望見這種建築,感情上先受壓迫,大家受到震懾,以至於畏畏縮縮,不敢反抗皇帝的專制。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有這樣一個故事,正好應了豐子愷的上述說法。

1792年,英國政府任命馬戛爾尼為正使,以賀乾隆帝八十大壽為名出使中國。使團有80多人,包括天文數學家、藝術家、醫生,和95名衛兵。他們帶著天文、地理儀器,圖書、毯氈、軍用品等總計600箱用心選購的物件,以示友好,並且顯示英國文明。

到了1793年,覲見的時候,乾隆皇帝要求馬戛爾尼跪拜,然而,他只肯行英式一膝一跪之禮,堅持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禮。乾隆皇帝非常不高興,而過了一會,在大殿之中,馬戛爾尼在環望四周之後,突然“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並且表示:“我跪的不是中國的皇帝,而是中國偉大的建築。”

故事的真實性已經不得而知,然而某些建築確實有著威懾的作用。在日本,普通的武士要想見到將軍,簡直是要經過將軍宅邸的“九曲十八彎”,走過一個房間、走過一個長廊,轉彎、轉彎,在走到更深處的長廊和房間。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在這種充滿流動性的空間之中,描繪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除了眼前的一小部分,沒有東西是可以預知的。在房間內部,畫著虎豹的推拉門被用於裝飾。這些虎豹栩栩如生,形同真獸,潛伏於叢林之中虎視眈眈。在這樣的建築空間之中久等的感受恐怕沒有比“有欠舒適”更好了。於這樣的環境之中,恐怕即使想反抗,也沒有想血濺三尺的刺客之怒,而是在內心之中充斥著茫然與壓抑。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再來說說希臘神殿,希臘時代的建築,用“美”來代替了埃及的“高、大、厚”來收攬人心。古代希臘比較民主,又講究神人通行共性,更加人性化和具有人的尺度的美感就是情理之中了。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家喻戶曉的帕特農神廟,其高度不過70英尺,然而材料和工藝精美至極。自古以來,美術史專家稱頌其為“人類文化的最高表象”“世界美術的王冠”。神廟中央的雅典娜女神像,用象牙和黃金雕刻而成,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拿著長槍。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宗教建築與神聖情感

談到宗教建築,不能不說希臘神廟。希臘的柱子樣式有三種,多利安式、愛奧尼亞式和科林斯式。對應的三個關鍵詞是健全、典雅和華麗。多利安式可以被無厘頭的講成“多了有利於安全”,這種柱子比較粗壯,柱頭簡單,堅實而莊重,渾厚剛毅,近乎男性的人體美。帕特農神廟用的就是這種柱子。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愛奧尼亞這個名字聽上去就比較柔和,雅典衛城勝利女神廟用的是這種柱子。她們纖細秀美,玲瓏洗練。柱頭有一對向下的渦卷裝飾,可以把這兩個旋渦想象成女人豐滿的乳房或是閃爍的大眼睛。愛奧尼亞式形式複雜而富有典雅的趣味。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至於科林斯式,就是這三者之中最為複雜的了。它的比例比愛奧尼柱式更為纖細,柱頭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相對於愛奧尼亞柱式,科林斯柱式的裝飾性更強,但是在古希臘的應用並不廣泛,雅典的宙斯神廟採用的正是科林斯柱式。這種用花草葉子進行裝飾的科林斯特點,也算對得起經常拈花惹草的宙斯了。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為什麼希臘神殿的柱子上有一道道細溝?

希臘地處南歐,日光強烈,如果直接用光滑的大理石柱,反射會十分強烈,比較刺眼,使人比較難以直視。這一道道細溝,就起到了減少反射的作用。同時,這些細溝還能使柱子更具垂直之感。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神殿充滿了美感,但是在基督教徒眼中它們是“異教時代”的建築,教堂才是基督徒眼中的正統。最初,羅馬人敵視基督教,不允許教徒們在地上建立禮拜堂,甚至虐殺教徒並把他們當做奴隸。因此,在地面之上是沒有教堂的,可是反對和迫害並不能改變基督徒的信仰,他們在地下設立機關,挖個地窖,用於秘密集會。這就是所謂的“地下禮拜堂”。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教堂的建築類型可以分為許多種,其中哥特式可謂別開生面。哥特,本市蹂躪羅馬的野蠻民族的名稱。哥特式建築的特點就是高而尖,有一種向上飛昇的感覺。比如德國的科隆大教堂,雖不及現代的摩天樓之高,卻像一簇怒放的春花,拼命從地上抽發出來,肆意向天空生長。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金字塔、神廟、教堂這些古代建築大多注重外形的美觀。金字塔注重外形的高大,帕特農神廟注重整體的調和,科隆大教堂注重眺望的巍峨。這些建築的共同特點就是以鬼神為題材,不以人生的現世幸福為目的建造。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現世幸福與消費主義

那麼,為了現實的幸福的建築始於何時呢?在西方,宮室建築始於17世紀中期,當時,是王權中心時代。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宣佈“朕即天下”,是近代專制君王的典範。路易十四在即位後即宣言“王者擁有統治的天權,人民不得參政”。他大興土木,興建宮殿建築,意欲把世界的中心轉移到法國。這種華麗繁瑣、多曲線、多裝飾的建築外部注重繪畫效果,內部裝飾纖巧奢華,他們是近代巴黎浮誇風俗的起源,被稱為“路易十四式”。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標誌性建築的另一大轉折同樣由一位法國人引起,這位法國人就是拿破崙。我們都知道拿破崙最擅長的是行軍打仗,他和建築有什麼關係呢?

這要追溯到18世紀末,拿破崙搗亂歐洲,弄得各國民窮財盡,人心不安。與此同時,又是科學昌明、機械發達、工業勃興、交通便利,生存競爭日漸激烈。於是,歐洲人就非努力不可,要是不努力賺錢根本就無法生活。生財之道,經商最妙。本就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代的商品經濟日益發達,商業都市日漸發展。時至今日,可以說是發展得“不堪回首”,繁榮到了極致。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從前建築的主題是宮室,現在建築的主題是商業中心。高大的摩天樓往往具有廣告的性質,要麼就是“高大”,要麼就是“奇形怪狀”,要麼就是又高大又奇形怪狀。夜晚十分,放眼外灘,沒有兩棟摩天樓完全相同,充滿了未來感。然而,現在建築也不全是如此,現代建築也重視實用性,以實用為第一要義,以美觀為第二要義。建築界的寵兒柯布西耶說:“家是住的機械。”就是更注重建築的實用價值。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至於建築能否成為家園,取決於住在其中的居住者的夢想。這個夢想和其他的夢想一樣,會隨著房子中老舊、暗淡、髒亂和無序的角落而獲得滋養。就像我們看到的,有些建築會隨著歲月而更加美麗,有些牆壁會越來越有肌理。同理,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本來不是家的建築的變化軌跡,看到一個夢想的建造過程。這些無關於建築師,只關於我們自己。妥思拓耶夫筆下的主人公們即使在最無望的情況下也堅持著對生活的想象。而即使在生活最艱辛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知道如何把我們的建築變成家。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過去、現在與未來

不難發現,建築除了規劃人的活動的空間之外,還具有三個隱秘的特點:第一,建築的體量和形狀龐大,便於人們觀瞻和使用;第二,建築總是為某種社會事業的實用而建造的,因此,與其他美術品相比,建築與人生社會的關係最為密切。第三,建築能夠聯通人情感,統一眾人的感情。基於這三個原因,建築能夠為社會政策進行最有力的宣傳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總體上看,建築的發展可分為神的時代和人的時代。在神的時代,不管是金字塔還是秦始皇陵的建造者都視死如生,他們設法把屍體好好地保存,以便將來複活時靈魂仍舊歸宿進去。至於神殿和教堂,這並不全是迷信。因為偉大的宗教建築,往往能從直感上給人一種啟示,使人心暫時遠離顛倒夢想的苦惱,而回顧生命的本源。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的發展歷程,用豐子愷的話說就是“從墳到店”,用標誌性建築來概括建築的發展史就是從埃及金字塔到希臘神廟,從希臘神廟到到基督教堂,從基督教堂到封建宮殿,從封建宮殿到商業中心。瞭解歷史就是為了以史為鑑,未來的建築會是什麼樣?在豐子愷看來,未來的建築的主要題材,大約不復是為少數人的建物,而是為多數人的建物。未來的建築的形式,大約不復為畸形的,而為合理的。到那時,現在的摩天樓就會同金字塔一樣成了過去時代的遺蹟。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建築的歷史,其實是建築背後的人的歷史,如今,建築的更新速度也太快了。《生命不可承受之輕》的作者米蘭•昆德拉曾說:“在緩慢與記憶之間,速度和忘卻之間,有種秘密的關係……緩慢的強度和記憶的強度是成正比的,速度的快慢和忘卻的快慢是成正比的。”因為時間和現實的猛烈加速,所以我們正在被文化失憶威脅著。

建築的情感與時代相——兼論豐子愷《認識建築》

自從宮室文化時代以後,不管是路易十四的宮殿還是商業大亨的摩天樓,建築都以人生為題材,都為人生現世的幸福而建造。而

未來的建築會更加的人性化,服務於大眾。建築將會守護我們的記憶,捍衛我們體驗的真切感與獨立感。未來的建築應該是緩慢的、關注人性體驗的建築,而不是加速的或讓人分散注意力的建築。只是讓我們可以理解和記住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