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1876年,恩格斯撰寫了《勞動在從古猿到人的轉變的作用》,在書中恩格斯認為:“人類從動物轉變過來,是因為勞動,人與動物的主要區別就是勞動,”類人猿從樹上到地上的生存,以及逐步的使用和完善勞動工具和生產資料。這說明,人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通過勞動,完善了人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和智慧!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在,勞動的智慧一直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可見沒有勞動的智慧是不存在的,沒有勞動,人類就會走向衰敗的低谷……!

勞動是什麼呢?該如何定義勞動的概念呢?因為前人通過艱苦卓絕的實踐積累和複雜漫長的進化過程,已經給我們總結出勞動的概念和內涵,那就是:“勞動是生產力,勞動就是生存力”!人類要想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學會勞動,沒有勞動,就不會有人類文明與社會和諧。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一個女孩豐收的喜悅

學習成績是不是生存能力呢?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1、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和發展

計劃經濟時期要求物質資料是有計劃、有規劃的按需分配,國家改變計劃經濟體制統一包分配的就業制度。就業崗位按照工作需要給予分配工作,工作是穩定的並且是終身制,退休之後有退休金,子女還可以接替父母的工作。還有就是學生可以考上學,大學畢業也可以分配到穩定的工作,並且是在編制的國家正式工作人員,享受著鐵飯碗的紅利。學習成績優秀,考上大學分配工作是全家最榮耀的事情,也是周圍人羨慕嫉妒的原因。隨著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和快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改變了原由國企的計劃經營體制,實行了責任承包,自負盈虧的市場經濟經營體制改革。緊接著,教育體制改革也如火如荼的進行了,一直到現在,各大中專院校和名牌大學的畢業生也不再享受國家統一包分配工作,提倡自主擇業,大學生工作面臨著時代的挑戰,託人找關係、找工作、安排工作蔚然成風,為了找到合適的工作,有錢的要找關係,沒有錢的老百姓也要想盡一切辦法給孩子花錢安排工作。這種社會現象的不正之風愈演愈烈,造成國家的教育負擔越來越重,而培養出來的有用人才卻越來越少,甚至是越來越弱。也就是說

:”吃皇糧的越來越多,付出的越來越少,“國家的教育發展受到了惡性循環的影響。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2、教育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效迅速的治理貪汙腐敗和打黑除惡行動波及全國上下,社會環境一片清明,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和信任。政治環境的變化,造成了一些人想要依賴國家升官發財的財路被切斷,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大部分人在新時代變革創新的環境裡處於迷茫不知所措的狀態。同時教育改革創新隨之展開,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鼓勵大學生和更多的人參與到從自主擇業到自主創業的大潮中來,一時間,企業單位、家長和學生很難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依然抱著傳統觀念走自己的路,對國家的改革創新政策漠然視之,不聞不問,還是按照自己的認知去作為。對互聯網思維和高科技的快速發展更是敬而遠之,不敢相信,不敢接觸,這種觀念和認識讓很多企業單位一夜之間被時代潮流所顛覆,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找工作,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當人們還在苦思冪想的託關係、找人、找工作的時候,卻處處碰壁,他們不知道,一個需要自食其力,不斷創新創造的新時代來臨了。淘汰一詞也一夜之間被顛覆一詞所代替,也就是說,一個企業,一個集體,隨時面臨被快速發展的社會潮流瞬間顛覆而消失於無形。越來越殘酷的生存環境並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驚醒,還在渾渾噩噩的抱著自己的老算盤不放。

教育改革創新正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進行的戰略性規劃。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農村創業新常態

3、事實證明,學習成績的優秀不是生存力的表現

時代在前進,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學習方法和生存方式也需要改變,不改變自己,就難以適應社會環境而弱化自己生命的意義。學習成績的唯一論越來越不適應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實際生活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弊端。這些弊端就是,

學生成績的學分越來越高,綜合素養越來越低,“高分低能”的教育現象是這個時期的畸形病態,而每年高分低能的產出量有增無減,因為學生畢業後不適應社會環境造成擇業困難,就會心生抱怨和消極的情緒,對社會上流行的創新創造的創業趨勢更感到恐懼和迷茫,因為自身缺少生存能力的鍛鍊,如何會有創新創造的創業能力和生存能力呢!大多數人不是隨著教育改革創新潮流的到來,及時轉變和調整自己的傳統觀念,而是以不認可的態度,無視甚至曲解教育改革創新的偉大意義,來解釋自己選擇“現實的正確性。”傳統教育體制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產生的,同樣,新的教育改革創新也是由特定時代潮流所推動的,這不是人力能阻擋和挽回的,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認清社會發展的趨勢,才能理解教育改革創新的偉大意義。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大學生就業創業交流會

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就是要樹立和健全立德樹人的綜合素質教育機制,克服和去除分數至上、升學至上、文憑至上和論文至上的頑症痼疾。讓針對學生生存能力與綜合素質教育教學創新,真正成為教育改革創新的時代潮流。指導和引導學生對於生存能力的培養和實踐,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生存環境。

家長和孩子如何認識到社會快速發展的趨勢,並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傳統觀念接受教育改革創新的事實和意義,那就必須認識到單純的學習成績並不能夠代表生存力,適應社會環境就必須具備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首先從以下幾點認識到學習成績和生存能力的相互轉換。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觀念與創新概念

2019年大學畢業生再創新高,而一些地區出現中小企業集中註銷關門的現象,出現企業高端人才需求緊迫,低端人才需求低迷,而高端人才的市場空間巨大。中小企業的生命週期也越來越短,甚至難以生存下去,大學生就業處於“高不成,低不就”的迷茫和焦慮狀態。

1、學習成績的唯一論對孩子的未來是有害無益

因為現在的家長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高低而不惜一切代價,比如說有三種類型的家長是這樣認識的,第一類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孩子能否考上大學並不重要,只要孩子生活無憂不受委屈,這樣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寄生蟲,根本談不上有自己的生存能力。第二類家長認為,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只要孩子能考出個好成績,自己就滿足了,這樣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多是屬於高分低能型。第三類家長不能夠及時的給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也造成孩子對父母心生怨恨,把自己的不順利歸結到父母身上,拿自己的父母和別人的父母作比較。

第四類家長壓制孩子的獨立自主,只要孩子聽話,好好上學,其他的不讓孩子有絲毫的操心多事。這四種類型的家長都是以孩子的學習成績至上,從而忽略了孩子獨立生存能力的培養,這不是教育,這是在扼殺孩子的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親手毀掉孩子一生的幸福和財富!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愛和家庭的內涵

2、就業和創業的區別

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有三個含義,第一是根據自己的專業和實際工作能力找到合適的工作。第二就是自己的專業課不能夠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很難找到對口的工作而失去工作的機會。第三就是依靠父母屬於“啃老族類型的就業”。

創業也有兩個含義,第一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專業技術,能夠獨立自主的創業。第二就是與別人合作共贏的創業。創業具有獨立性、整體性和影響性,不但自己能夠很好的創業生存還能夠影響和帶動別人一起創業,創業者的時間和生產資料是屬於自己並自由的分配。

就業就是給別人打工,生產資料不受自己支配,是依靠企業單位和集體來生存的。創業就是自食其力,獨立自主,生產資料由自己支配,而創業者就是企業單位和集體的創造者,

也就是說:“企業單位和集體是由創業者而產生的。”這就是就業和創業的區別,只是生存目的是一樣的,但是生存的方式和過程是不同的。就業的門檻給孩子的未來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挑戰,創業更是未來孩子必須經歷的生存之路,作為家長,如果不接受或者不適應現在的生存環境,還有什麼資格給孩子幸福和安寧呢?。不會創業就很難生存下去,這是眼前也是以後不爭的事實。你給自己的孩子該如何規劃未來呢?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2019年,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啟幕

3、勞動是創造一切價值的源泉

學習能力加上生存能力就是勞動,有學習能力沒有生存能力就不是勞動,所以,學習能力不等於勞動。自身綜合素質就是適應生存力的基礎,綜合素質包括學習能力,而學習能力不包括綜合素質。學習能力有兩種,第一只是在吸收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死搬硬套,就是所謂的“書呆子和高分低能的”類型。第二就是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產生的價值,比如說,科學家,企業家,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等。書呆子再是滿腹經綸,出口成章,如果不能夠和現實結合使用,不能為自己的生存創造機會,不能為別人創造利益,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就沒有勞動價值可言。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南京,中小學生舊圖書交易節

4、接受現實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學習就是如何及時轉變觀念,就是如何更快更好的面對新時期新時代的需要,就是在為自己著想的同時也要有為別人著想的心態和胸懷。現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是大學生,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大學生的素質和生存力卻越來越低,而自私自利的浮躁和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天真的任性,卻成為自己人生意義的“噱頭“。大學生本來就是時代的寵兒,為何現在卻成為越來越不受社會待見的“孤兒”呢?何去何從,路在何方?大學生的現狀,同時也給尚在幼兒和小學讀書的孩子家長提供了現實版教材,是否還繼續存在著以學習成績至上,學歷至上的“現實思想觀念呢?”要知道,現在的大學生也許還有機會生存,五年、十年後的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你孩子的就業環境還不如現在的大學生的處境,作為家長你能夠負責孩子的幸福嗎?能夠為自己的決定和選擇負責嗎?到這個時候,作為家長是沒有能力和資格對孩子負責的,

孩子的自私自利和抱怨就是家長的“無私奉獻”送給孩子的“最大財富!”

學習成績和就業哪個更重要?實際上哪一個都不合適

學習是最好的陪伴

總結:在社會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消失都有一定的原因,好的原因就會有好的結果,不好的原因就會有不好的結果。單純的看到自身的價值而不考慮長遠規劃,就會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間機會,能夠具備從長遠規劃和適應社會環境的能力,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收穫,這才是人生存能力的價值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