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二戰結束的時候,當時美國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而此時的世界已經是滿目瘡痍,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關係,當時歐洲戰場上,英法等老牌強國,已經不成“

氣候”。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不趁機進攻蘇聯,畢竟這麼強大軍事戰鬥力,對付蘇聯來講應該說“易如反掌”。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一、美國有著自己如意算盤

其實不是美國不想,而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盤。美國一直以來,總是想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主要是通過挑動別的國家大戰,來達到販賣武器的目的。尤其是考慮到和蘇聯開戰的話,能不能打贏是一回事。戰爭所產生的直接損失,是美國人沒有辦法接受的,況且還會消耗自己的力量。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就好比如今的敘利亞戰場,美國人並沒有貿然插手,而是利用土耳其來達到對付敘利亞的目的。這個時候可以藉機重返中東,佔領敘利亞的石油。而美國想要利用蘇聯來攻打亞洲的日軍,也是一個道理。畢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是讓美國有些忌憚,所以更多的是希望蘇聯解決這個問題。

二、坐收漁翁之利的美國

其實在二戰一開始的時候,美國的盤算是“兩邊通吃”。當時他賣給同盟軍大量的武器,利用自己的工業化生產的優勢,大發戰爭財,而前提就是不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利益。如果不是日本空襲偷襲珍珠港,激怒了美國人,也許美國人可能不會貿然捲入二戰。日本人偷襲完珍珠港之後,迅速把戰場轉到東南亞,和美國人作對。所以這一切,也讓美國不得不對日本宣戰,畢竟實在是有些忍無可忍。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其實美國加入二戰,國內反對意見也是比較大。畢竟這個時候的美國經濟在世界上也是排名比較靠前的,尤其是軍工業。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發了一筆戰爭財,這也讓很多美國人對於戰爭並不是更感興趣,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利益。

三、對蘇聯的忌憚

另外他們也比較忌憚蘇聯,畢竟是蘇聯可以擊敗強大的德國,經過二戰的洗禮之後,顯然成為了一個可怕的對手。雖然二戰前英法是世界的霸主,但是也沒有阻擋德國人前進的步伐。而蘇聯人在莫斯科阻斷了德國前進的腳步,這點也讓美國人比較忌憚,不敢貿然開戰。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等到歐洲戰場結束的時候,當時世界上剩下兩個大國,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雙方都想做世界的霸主。不過此時的形勢雙方誰也不佔便宜,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的紅軍已經非常強大。畢竟經過了四五年的戰爭洗禮,作戰能力有了一個很顯著的提高。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哪怕美國陸軍和蘇聯作戰的話,也不能見得佔便宜,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比較強大,但是蘇聯的也不弱。某些方面,美國並不一定能佔據優勢,如果貿然開戰,可能會落得個兩敗俱傷,對雙方來講都沒有好處。所以美國也是不敢貿然行動,萬一開戰,損失會非常慘重,並且也會影響本國的發展以及老百姓的生活。

四、雙方都有原子彈,同時國際輿論影響很大

二戰結束之後,國際上雖然很少出現大規模的戰爭。但是兩大陣營之間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矛盾。美國是率先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蘇聯同樣緊隨其後。那麼,如果雙方產生了實質性的戰爭的話,原子彈的威力是兩個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二戰結束時,美國為何不趁機進攻蘇聯?

同時如果爆發大規模衝突,就好比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戰。剛剛經過二戰洗禮的各國,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的發生。可以說發生戰爭,很有可能將自己處於孤立的地位,對於美國是沒有一絲好處的。此外,戰爭所產生的世界性輿論,並不一定會支持美國去做這件事情。

總結

因為種種原因,美國在二戰後攻打蘇聯,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想要對付蘇聯,美國也只能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進行局部戰爭。即使擁有百艘航空母艦和上萬架轟炸機,那麼戰爭一旦開始,想要結束戰爭,就不是一方所能控制的。不管是國際輿論還是美國本國的輿論,很多情況下都是美國的執政黨承接不住的。即使美國實力雄厚,也不敢去冒險去做一些本不應該做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