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脉有什么意义?

人们对于中医看病印象最深的便是把脉了,大部分中医也确实是病人一来就先将“脉诊”作为第一首选的诊断方法,其次在去运用其他“三诊”来判断病情,搜集症状,得出辩证,随后对症下药,那么大家是否想过为何“脉诊”会这么重要?“脉诊”又是在诊什么?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中医把脉有什么意义?

中医脉诊

“脉诊”,是中医“四诊”当中的一种,我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的诊断方式,我的父亲甚至在我刚开始学习中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学,先将脉给弄懂,说“脉诊是一个中医的出马枪。”现在回想起来我深信之,但古往今来对于脉诊有着极大的分歧,哪怕在各种名著里边对此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古来圣圣相传,原本就不专注于切脉这一事上,他们认为望而知之,闻而知之谓之神,圣,为上一等的说法;问而知之,切而知之,谓之工,巧,是下一等的说法,他们更相信“望诊”与“闻诊”,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脉诊”看出此患者的“气之盛衰”即可,并不在此做过多文章,对与否不可考量,但我认为“脉诊”的意义并不止步于此。至于“三部九叩”这些自不必多说,基本接触过中医的都知道“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这么一说,在这里就不去解释了,接下来我就拿二十八脉中的“迟脉”“数脉”做一个例子阐述“脉诊”是能诊断“阴阳”之根本的原因。首先要明确,“迟脉”是指一次正常呼吸脉搏跳动低于四次;“数脉”是指一次正常呼吸脉搏跳动大于五次。

近现代临床医生临证之时,关于迟数脉的掌握多宗邹丹源“迟数者,寒热之定准也”,认为迟脉,不论因于何气,皆主冷;脉数,不论因于何气,皆主热。而清代管玉衡著《诊脉三十二辨》中所云“迟,阴土也,乃阴盛阳亏之候,主脏寒;数,阳火也,为阳热太过之脉”,此论更是被断章取义后大行其道,以至于临床过程中往往出现辨证不准影响及临床疗效,说到此,我们就来谈一下“迟脉”与“数脉”,说道“迟脉”现今大多数人把“迟脉”归于寒。

中医把脉有什么意义?

迟脉

殊不知“迟脉”可不止只是寒,“迟脉”还见于阳虚证、血瘀证、食积等证。人体由外感寒邪或内伤阳气,凝滞经脉,气血流行不利,脉之至数减少而见迟脉,这么多的证形,虽然可归于“一阴一阳”尔,但是仅仅归于寒证就辩证错误了,会被人所耻笑的。

而“迟脉”的成因无非就是“气”与“血”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或因先天不足,或因后天损伤,人体阳气虚弱,一是难以温煦经脉中血,使之凝泣;二是不能推动经脉中血,使之循行减缓,故而脉见迟象。气为无形,血属有形,或外伤,或内疾导致人体出现瘀血,有形之血积滞于经脉之中,阻碍经脉运行,气血循行不畅,则会出现脉微而迟。所以说“迟脉”的成因或“阳虚”,或“外感邪气”,或“气血凝滞”,不可单一的归为“寒”。

中医把脉有什么意义?

数脉

“数脉”,可见于“热证”、“阴虚”、“亡血”、“表寒”等证。数脉于临床多见于“热证”。人体感受外热,或邪热积聚于内,必影响及经脉,血得热而行流利,气得热则慓疾滑利,气血相搏,呈欲欲外越之势,至数增加以达泄热自稳,回归阴阳调和状态,脉象或浮数、或滑数、或洪数。

所以通过以上的两种“脉象”,我觉得可以说明“脉诊”是及其重要的一步,至于“上等之法”还是“下等之法”,谓之“神”还是谓之“工”,并没什么关系,能治病的,都是可取的,谁还会在乎用什么方法呢?

中医把脉有什么意义?

只是觉得好看

学习中医,将“脉诊”学好是必要的,至于很多人会说我把二十八脉都学了但是把不出个所以然来怎么办?我觉得光有理论肯定不行,我也曾问过父亲,他只说“多去实践,啥时候你能从脉中感受到三个脉象就足够了”,确实是,这只能靠自己从实践中摸索,但也反映出了“脉诊”博大精深,绝不是有的古籍中所说“断其气之盛衰”即可。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一波赞和关注,我基本每天都会与大家分享知识,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