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亂吃人蔘?吃不對有害無益

還在亂吃人參?吃不對有害無益

與文無關,我就覺得這圖好看。

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養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並且這個話題還在慢慢下探,二三十的青壯年也開始走上了“養生”這條路,最著名的莫過於“保溫杯裡泡枸杞”這句話了,而被大家所認同的中藥材有很多,但“人參”“冬蟲夏草”這些藥材雖然瞭解不多但幾乎人人聽過,說實話,這些藥材價格不菲,但有沒有功效還得看每個人的體質才行。

拋開市場的混亂不談,我們不談怎麼去辨別真假,只說如果買下的是真的,對什麼人群適用,什麼人群不適用,這才是能夠體現出這些藥材的價值的地方。也免得很多人買下吃了之後沒有效果不怕,反而有害。

還在亂吃人參?吃不對有害無益

人參

那麼我們先來看人參有什麼功效,暫且不說古籍中的記載,就拿現今中醫學院中必備的《藥性四百味》中來說,“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每個學中醫的幾乎背的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這四句話了,人參味甘微苦,性溫,是補益元氣力量最大的中藥材,那麼元氣是什麼?就是我們常說的“正邪”中的“正氣”,包括“陽氣”“陰氣”。是補益髒氣的最常用的藥,當由於價格較貴,在中藥中一般會用黨參來代替。

也就是說,凡是“髒氣”不足,比如心虛心悸不寐,脾虛洩瀉肢冷,肺虛氣喘息短等五臟氣虛的症狀都可用它來治療,如果和其他藥材配伍使用,所應用的範圍就更廣了。

看到這裡大家就發現,既然它有這麼多功效,為什麼不能誰都吃呢?原因有兩個,其一,既然是它是治療“氣虛”的,那麼“氣實”的人呢?“血虛”而“氣不虛”的呢?(雖然這種情況比較少,因為“氣虛”往往伴隨著“血虛”,即使是“崩漏”大出血,血失氣也會隨之流失,但出於理論還是加上吧。)“氣實”的人群如果吃上大補元氣的藥材,就會出現“氣有餘便是火”的情況,迫血外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電視劇中會有吃了人參流鼻血的橋段了。

還在亂吃人參?吃不對有害無益

中藥材配伍

還有其二,中醫開的方子中有沒有單獨使用一味中藥的?有,就拿今天這個話題來看,“獨參湯”,它是用來做什麼的,它更多是用來“固脫”的,治療急症,主諸般失血與瘡瘍潰後,氣血俱虛,面色蒼白,惡寒發熱,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脈微細欲絕者。但更多的方子中沒有單獨一味藥材來治病的,這是為什麼?

因為中藥中有“君”“臣”“佐”“使”的配伍規律,就拿麻黃湯為例,方中用到了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這方子其中就有這四個配伍,麻黃為君,桂枝為臣輔助麻黃髮汗解表,杏仁為佐止咳平喘,甘草為使調和諸藥,並且其他藥劑量一般不會超過“君藥”,所以單獨一味藥效果怎麼會有一張方子的功效呢?

所以綜上所述,首先藥不可亂吃,得對證,其次,最好可以搭配使用。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一波贊和關注,我基本每天都會與大家分享知識,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