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事物的对错,不要太过于主观

很多人都喜欢简单地拿对错去评价一个人,去评价一件事情。

“事情有对错”,这一个概念是我们从小就形成的。

因为小的时候我们看电视,第一个问题都会问:“剧中的人物是好人还是坏人?”

评价事物的对错,不要太过于主观

久而久之我们形成了一个观念:事情就是非对即错。

对错是存在的,但是对错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人所谓的对错,只是站在主观的角度去评价一件事情对于自己的影响,或者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而评价对错的时候,并没有站在事物的客观角度,也不是站在当事人的主观位置,这样评价对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状态。

人情听莺啼则喜,闻蛙鸣则厌,见花则思培之,遇草则欲去之,俱是以形气用事。若以性天视之,何者非自鸣其天机,非自畅其生意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按照常情,人们总是听到莺啼就高兴,听到蛙鸣就生厌,见到鲜花就想陪着它,看到野草就想拔除掉。这是我们根据事物的外表来决定自己的好恶,但如果从天性自然来看,哪一种动物不是按照自己的天性去鸣叫,哪一种植物不是按照自身的本来面目去展现生机呢?

评价事物的对错,不要太过于主观

天地万物各有不同,任何事情都是按照性情的本质去发展和生长,没有掺杂任何虚伪和狡诈,更没有掺杂主观的意识,并不像拥有“智慧”的人类,有了“智慧”,有了主观意识,就凭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对事物轻易作出判断。

世间的任何物体,都是按照本性的规律去成长,而人类却站在主观的角度对于这些事情产生好恶之情,并且以此为傲,甚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道德绑架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愚昧。

比如说,很多人夏天听到蝉叫的声音,就觉得特别吵,特别烦躁,恨不得把蝉全部捉起来。

很多人听到乌鸦的叫声,就觉得是不祥的预兆,觉得乌鸦太坏了,还把乌鸦定性为不吉祥的鸟类。

但是他们却从未想过,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主观情绪所致,对事物产生了好恶之情。

评价事物的对错,不要太过于主观

乌鸦和蝉,都是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他们没有人类的思想,没有太多的虚伪,只是顺应本性。但是人却把乌鸦和不吉祥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对于乌鸦来说,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又如同很多人在生活中,几个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会评论某个人做事有失偏颇,或者在议论某某人特别坏,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当他们站在当事人的一个角度去作出选择和判断的时候,自己未必比他们更强,这也是“认知”的智慧。

所以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判断事物美丑的时候,要遵循客观,而不是只看主观的偏见。

朱熹曾经说:存天理,去人欲。

所谓的“存天理”就是天性自然本身,“去人欲”,去掉的就是一个人的主观思想。

评价事物的对错,不要太过于主观

在很多时候,主观的思想都是让事物有失偏颇的罪魁祸首,当去掉自己主观思想之后,才明白青蛙鸣叫,以及乌鸦存在,并不是坏的象征,而是自然的生机。

万物都是根据天地自然之理而生长发育,而我们就要遵循天理,顺应自然,抛开自己愚昧的心思和主观对于事物的评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