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作者:慎独

今年年初,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航空生产联合体及其下属的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打算在今年开始复产经过「深度改进」的苏-34型前线轰炸机。

从2006年到2019年底,俄军已经装备了125架苏-34,是21世纪俄军接收最多的机型,相比之下,性能更好的苏-35仅装备了85架。可以说,除了五代机苏-57以外,苏-34是俄军最重要的机型。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35战斗机

俄军给苏-34的定位是「前线轰炸机」,目前俄军装备的另一款前线轰炸机是苏-24击剑手。从苏-24与苏-34在叙利亚战争中的表现来看,这两种飞机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炸弹扔到敌人头上,而不考虑空战,是彻彻底底的轰炸机。

在多用途战斗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俄罗斯却更多的采购功能单一的苏-34,而不是性能先进、用途多样的苏-35,这似乎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其实,苏-34这种飞机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俄罗斯特色。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34战斗轰炸机

鸭嘴兽的诞生

苏-34的雏形是1986年6月设计的T-10V,是以苏-27UB为基础,使用雷达作为火控系统改装而来。雷达源自苏霍伊设计局曾经的失败机型,T-60中型轰炸机的B-004雷达。这种雷达因为是给中型轰炸机设计的,所以对于苏-27UB的机头来说过于巨大,需要将座舱改为并列双座设计以增加机头宽度。

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则极具前瞻性的提出,将座舱尽可能做大,双座之间可供飞行员行走,座舱高度必须足够飞行员站立。就这样苏-34拥有了一个古怪的巨大扁平机头,进而得到了颇为形象的外号鸭嘴兽。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拥有巨大扁平机头的苏-34

阿富汗战场的经验为苏联空军确定了下一代战斗轰炸机的概念,飞行性能好、载弹量大、生存能力强。设计人员为了加快进度,尽可能的使用现有成熟技术。

整个设计思路都是围绕对地攻击进行的,如采用笔直的不可调节进气道,以方便挂载更多炸弹;主起落架采用纵列双轮设计,增强起落架对沉重机身的承受力;降低控制面板高度,抬高驾驶员座位,让驾驶员获得更好的视野。1987年9月,苏联空军核准了设计方案并由空军司令埃菲莫夫签字。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34的纵列双轮设计

由于经费问题,直到2003年,苏霍伊设计局才具备量产鸭嘴兽的条件。2006年12月15日,首批两架苏-34交付给俄罗斯空军战术实验中心。这一苏联时代便启动的计划,终于在20年后得以实现。根据俄军计划,2020年前将有124架苏-34加入俄军服役,而俄军总共将会装备大约400架苏-34。

身强力壮的专业轰炸机

苏-34全长23.34米,翼展14.7米,空重22500千克。内油箱15000升,最多可携带3个3000升的副油箱。最大载弹量12000千克(俄方自己公开的数据),全身共14个外挂点。最大起飞重量38230千克,升限1万5千米,最大速度1.8马赫。

虽然苏-34是在苏-2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但从外观上,并列座舱以及巨大的尾椎是与苏-27系列其他机型最大的区别。性能上看,苏-34更像是同时具备苏-24的大载弹量与苏-25的生存能力的综合体,是一款专业的轰炸机。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34的巨大尾椎

苏-34的座舱盖是打不开的,飞行员要和轰炸机飞行员一样通过鼻轮的登机梯上飞机。座舱内可以让飞行员站立,甚至还在座椅后方有食物加热器与排污装置,显然这是为了飞行员能在长途飞行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而设计的。

尤其是排污装置,能脱下裤子上厕所是穿纸尿布的战斗机飞行员所无法想象的。在防护上,苏-34借鉴了苏-25,全身总计有1.48吨的装甲,且整个座舱都有装甲保护,能完全抵御30mm机炮的射击。

苏-34最大载弹量接近12吨,远大于苏-30MKK。苏-34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能够在条件简陋的野战机场起降,其纵列双轮的主起落架不仅节省机舱空间,对地面的接地压力也更小,仅与25吨的苏-30MKK相当,比起F-15E能更好的适应前线机场。

苏-34未经改装就能屡次创下载重飞行的世界纪录。考虑到前线轰炸机需要保持较低的飞行高度,还要躲避地形与敌军的防空火力,较好的飞行性能显然能让苏-34更好的接近敌人并投掷炸弹。

苏-34采用了三翼面设计,这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升力,也有利于在低空飞行中保持稳定。同时机动性能的提升也增强了苏-34的自卫能力。不过苏-34的最大飞行速度仅有1.8马赫,在重载状态下更低,毕竟前线轰炸机对速度的要求远低于战斗机。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34的飞行能力相当不错

虽说是专业轰炸机,但不代表苏-34在空战方面是弱鸡。苏-34在仅挂载近距离空对空导弹以及三分之一油量时仍有很强的机动性,飞行性能与JAS-39、枭龙这类轻型战斗机相当,考虑到苏-34装备相控阵雷达,其在空战时还是能压过轻型战斗机一头的。不过苏-34在满载对地/对海攻击武器时,机动性严重下降,此时主要依靠电子干扰吊舱去躲避来袭的导弹

经费有限前提下苏-34是俄军最佳选择

根据俄军需要,苏-34具有极强的低空突防能力,机载雷达有地形跟踪功能,可以支持苏-34在300米高度飞行,最低甚至可以降到60米高度。

一般飞机在300米高度时的航程只有3000米高度时的一半,苏-34在满油满载时,低空打击半径大约在500-600千米,大约可打击敌军400到500千米纵深的范围,这个距离大致就是地面装甲部队原理后方补给的最大攻击距离。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苏-24前线轰炸机

苏-34一个机型便可取代苏-24、苏-25、图-22M,俄军便可减少这三种飞机的数量,减轻后勤压力。更何况苏-34在苏联解体前就开始研制,项目重新启动后并没有做太大的改动,以最快的速度投产,这无疑是俄军对前线轰炸机的迫切需求所致,在苏联留下的一大堆遗产里找一个能用的赶紧装备,省去了不少研发的经费与时间。

相比于苏-30系列,苏-34在对地攻击上能力更强,可以作为攻击机打击敌军前线阵地,可以挂着精确制导武器精准打击,可以挂上反舰导弹攻击敌军水面舰艇,还可以挂上铁炸弹炸山沟里的游击队。苏-34穿越山谷低空突防寻找目标完成打击的能力,可以说是独步天下,这一点在叙利亚战争中有所体现。

至于苏-35,价格是俄军最大的难题,苏-34的俄军采购价大约是3500万美元,苏-35的采购价则是4800万美元,苏-34相当于苏-35的70%。显然俄军是没有财力用同等数量的苏-35取代苏-34。

从现实角度考虑,俄罗斯目前没有能力去扩张势力范围,能够守住现有利益就不错了,可能大部分时间是应对像叙利亚战争这种强度的战斗。苏-34应对复杂地形下对地打击的能力是苏-35不具备的,苏-34可能遇到的空中对抗基本上能自己应付。

已经落伍的苏-34战斗轰炸机,为何在俄军中不可替代?

美军F-35战斗机

若是考虑与F-35对抗,苏-35、苏-57目前都不是对手。所以说,虽然苏-34比苏-35功能更单一、整体性能更落后,但却能满足俄罗斯在短期内的迫切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