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身體散發的香味是狐臭嗎?

新疆小玉石


香妃,民間傳聞身體能發出異香,能夠招蜂引蝶。這很可能是1個謊言,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凡是人皆不會分泌香味,無論是男還是女。

那麼,香妃的傳奇是怎麼來的呢?這跟她被乾隆強納為妃有關,香妃進宮的時候年紀已有27歲,很多專家推測她入宮之前結過婚,但她原先的丈夫是誰,答案眾說紛紜。

無論如何,香妃原先是叛亂者的王妃,乾隆平叛後入宮,真正的宮內封號為“容妃”。《清史稿·后妃傳》上說“高宗容妃,和卓氏,回部臺吉和扎麥女。初入宮號貴人,累進為妃,薨。”

乾隆比香妃大23歲,娶她的時候已經有50歲,典型的“隔代戀”。史料不斷有記載,皇帝對她有著特別的禮遇,恩寵主要表現在哪呢?

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上位特別快。乾隆二十七年,香妃進宮被封為“和貴人”,2年後晉升為“容嬪”,乾隆三十三年為“容妃”。二是信仰受尊重。香妃是穆斯林,她在宮內被允許穿維吾爾族衣服,還有專門的穆斯林廚師給她提供菜餚。三是隨帝出巡。乾隆喜歡出宮巡視,他多次帶著香妃去看外面的世界,南巡、東巡的路上都有他們的身影。

總而言之,到乾隆四十二年的時候,香妃已經到達後宮的第三號人物的位置,光伺候她的太監、宮女就有24人,顯然在險象環生的後宮立穩。

那麼,香妃的“生而體有異香”是怎麼一回事呢?

乾隆五十三年,55歲的香妃病逝,同年葬入妃園寢,可惜沒多久墳墓被盜。1979年,國家文物部門對香妃墓進行清理,人們對香妃的遺骸進行科學檢測……

專家們忙活半天,得出結論:香妃具有維吾爾族人的體貌特徵,但沒有發現釋放香味的特殊物質。這符合現代科研結論,人的汗腺不可能分泌出香味,反而更可能散發出體臭。

因此,香妃的體香傳奇很可能是虛構的故事。假設香妃身上確實常有香味,那也只不過是使用化妝品,或者是身上攜帶著香料罷了。

無論如何,香妃跟狐臭是不搭邊的,因為“香”和“臭”是2種極端氣味,正常人能夠辨析。狐臭是醫學上的汗臭症,是指汗液有特殊的臭味或汗液分解後產生臭味,接觸的人不可能傻到認為是香。

你覺得是狐臭嗎?哈,是的話,不妨在留言區來懟一回……


子屠龍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負責任的說,女人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體香的。

現代研究表明,無論男女的汗腺分泌物都不可能是香味,尤其是有白人血統的女性很可能會體臭,味道還比較重。

相對,黃種人體味比較小,尤其女人一般聞不出來。

香香公主(乾隆的容妃)只要是地球人,她就不可能自然有香味。

今天女人的體香,主要是幾種:


第一,香水味。

驚訝不驚訝,意外不意外。

沒錯,絕大部分女人的所謂香味,都是香水味。

即便是古代沒有今天的化學香水,但也有各種替代物,比如胭脂水粉,比如洗浴用品。

比如使用的天然皂角,就有一種淡淡的味道。

還有其他很多種洗浴的用品,也會有淡淡的香味。

女人如果洗澡相對頻繁,就比較容易有香味。

大戶人家的女人包括丫鬟,往往也會用比較高級的胭脂水粉,自然會有香味。

香香公主是這樣嗎?

很有可能。

因為維吾爾族婦女吃牛羊肉比較多,加上人種差異,體味相對較重,使用香水、香料比我們中原女人還要多一些。



第二,衣服香味。

古代貴族婦女的衣服都是薰香的。

香香公主出自新疆回部的宗教貴族和卓家族,她的衣服很有可能薰香,而且是西域特有的香料。

乾隆沒有聞到過,立即就很有興趣,異族情調。



第三,奶香味。

維吾爾族婦女吃奶較多,也喜歡喝奶。

久而久之,一些人身上會有一種淡淡的奶味。香香公主在宮中的日常飲食,都有專設的回族廚師,和普通人不同。

一種說法,這就是香香公主身上的香味。

乾隆雖是滿族也吃奶,但他已經漢化的非常厲害,和漢人沒區別了。

所以,一旦聞到奶味,乾隆也就神魂顛倒了。

其實,香香公主這個人不存在。容妃在宮內生活了28年之久,最後善終,沒有證據表明她身上有香味。


薩沙


關於香妃有體香的說法,出自郎世寧為她繪製的一幅畫的簡介。1914年,北平故宮陳列所舉辦了一次轟動一時的展覽,展出十餘張美人油畫,是乾隆時宮廷畫家意大利人郎世寧所作。

其中有一副戎裝女子畫,就是香妃像,並作簡介說: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燻沫,國人號之曰香妃。

故宮展出香妃像,轟動京城,來觀看者是人山人海,成為街談巷聞,各種野史、演藝把香妃的故事說得曲折離奇。

其實展出的香妃確實是宮廷裡的一個女子,至於是不是香妃,沒有確鑿的證據。社會上流傳乾隆平定回疆部落,得到了小和卓霍集佔的一個妃子,賜名“香妃”,帶到了宮中。

而香妃十分懷念故國,在袖子裡藏了一個匕首,準備刺殺乾隆。皇太后得知了這件事,乘乾隆外出時,把香妃秘密處決了。

乾隆平定回疆後,確實帶回來一個維吾爾族的女子,是和卓家族的後裔,諭旨裡稱她為和卓氏或霍卓氏,起初封為和貴人,之後封做容妃。

但是官方記錄裡,並沒有說容妃就是香妃,也沒有關於容妃身上為什麼又異香的記載。那麼傳說中的香妃究竟是怎麼樣的”香“,香味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據猜測,香妃的“香”大致有這麼幾種來源,一種說法是香妃在伊斯蘭教中的教名是“希帕爾汗”,翻譯成漢語就是“很香”的意思,從名字想象出她身體有異香。

另一種說法是,香妃和其他維吾爾族的婦女一樣,喜歡把沙棗花戴到頭上,香味指沙棗花的味道。

還有些專家說,作為一個維吾爾族女子,香妃身上的氣味和漢人、滿人肯定是不一樣的,到了宮裡受到乾隆寵愛,有人就把這種與眾不同的味道說成是香味,不然如何解釋香妃為啥這樣受寵呢?

其實,社會上還有一種流行看法,就是認為香妃身上的特殊氣味是狐臭,宮廷挑選秀女的要求非常嚴格,而身為皇帝的乾隆自然沒有聞到過這麼奇怪的味道,於是他把香妃身上這種怪味認為是“異香”,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這種觀點成立,不得不說乾隆的口味也太重了點。乾隆除了容妃再沒有第二個來自維吾爾族的妃子,“香妃”是容妃附會過來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容妃和“香妃”描述有很大差異,容妃是和卓家族的後裔,卻不是和卓的妃子。郎世寧畫像簡介所言:

帝命西內建寶月樓居之……又武英殿之西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築,相傳亦為香妃沐浴之所。

這段話有很多問題,乾隆給“香妃”建造了一個寶月樓,是建於容妃入宮之前。

乾隆給香妃修建的一個仿造土耳其建築的洗澡堂,武英殿西邊的浴德堂,是屬於外廷,臣工往來之所,內廷嬪妃是不可能在這裡沐浴的。

(榮妃像)

反觀容妃在宮中生活了28年,並沒有刺殺乾隆的行為,容妃是病死的,不是被皇太后縊死,容妃死的時候,皇太后已經死了11年,哪還能殺容妃。所以香妃的故事大概率是瞎編的。

之所以會有這種故事,可能也來自容妃入宮的時候已經26歲了,算是"老女",也就是大齡剩女了,人們對這些“老女”從來都不缺乏興趣,滿人也不缺什麼葉赫老、海蘭珠的故事。

容妃病逝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享年54歲,確實很得皇帝寵愛。生前她長期保持著伊斯蘭習俗,不吃豬肉,長期穿伊斯蘭的服飾。死後,葬在了遵化清東陵。

今天的新疆喀什市有一座建築宏偉的墳墓,傳說是香妃葬在這兒,又被稱為“香妃娘娘廟”,其實都是訛傳了。這座墓被稱為“阿巴和加瑪札”,也就是容妃高祖、曾祖等人的墓地,和容妃本人沒有關係。

乾隆納維吾爾族女子為妃,是對被征服少數民族的拉攏手段,而冰冷的政治權謀常被轉化為一個個動人的愛情傳說,大概我們都想活在有溫度的歷史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