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大益陽客戶端記者 周明瑤

12月2日至3日,益陽市委網信辦舉辦決勝2020——全面小康湖南行之“洞庭湖畔看小康”網絡主題採訪活動,記者隨採訪團先後走進沅江市、南縣、大通湖區,記錄洞庭湖畔的小康生活。

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在沅江市浩江湖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在篩選、修剪、烘焙香菇,“香菇正值盛產期,市場需求量大,工人全部上齊都採不贏。”負責人周珍說。走進香菇大棚,淡淡的菌香撲鼻而來,菌棒整齊排列,大大小小的香菇齊刷刷地從菌棒裡冒出來。周珍原是楊梅山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指導下,2017年成立了浩江湖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先後幫助了32戶貧困戶85名貧困人口脫貧,去年,香菇銷量不錯,給她帶來20萬餘元的純收入,該合作社還是沅江市南部唯一的香菇生產基地。“我們種的香菇菇形好、產量高,今年基地形成了一條種植、深加工的產業鏈,準備摸索發展香菇辣醬的新門路呢!”周珍自豪地說。

“來來來,快進來烤下火。”脫貧戶胡仲群熱情地邀請記者們去她的新家。簇新整潔的堂屋裡升起了一爐旺旺的柴火,讓倍感溫暖。走進裡屋,“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一牆的獎狀十分打眼,胡仲群自豪地告訴記者,她兩個優秀兒子每學期的考試成績總是在同年級中名列前茅。今年的51歲胡仲群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兒子,家庭負擔重,生活得比較吃力,村級保潔員崗位讓她有一筆固定的收入,加上果園的收入,慢慢摘掉了窮帽子。“我很幸運,好政策讓我有房住,孩子有學上,還有公益性崗位讓的固定收入,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堅信日子也會一天天好。”她激動地說。

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小康之景在洞庭湖畔競相綻放

這都是洞庭湖畔奔小康的縮影,這裡還有屋前菜地整潔排列、屋側畫有綠水青山、堂屋掛滿字卷,充滿詩情畫意的全國文明村三眼塘村;長期勞動力80餘人,帶動近60戶貧困戶就業,每戶年增收4萬元左右的南縣美儂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堅持綠色生態養殖的湖南南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4年欠債幾十萬到如今房車兩全的大通湖農樂垸村蔬菜養殖脫貧戶鄧建;帶動貧困戶664戶780人種植了2000餘臍橙,當地臍橙面積加起來超過1萬畝,每年僅臨時用工工資就發出106萬餘,為當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的大通湖平平果業……綠染雲夢景色新,碧波浩渺的洞庭湖上風帆正勁,處處奏響了產業奮進曲,唱響了發展振興歌。

【來源:益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