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眼中的PPP項目建設過程難點解析

一、PPP項目建設管理現狀

PPP改革推行四年以來,在各方面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截止2018年12月末,全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收錄管理庫8654個,投資額13.2萬億元。落地項目累計4691個,落地率54.2%,投資額7.2萬億元。開工項目累計2237個,開工率47.7%,投資額3.2萬億元。根據行業類別,管理庫累計項目總數前三位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分別是3381個、1236個、827個。累計投資額前三位是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城鎮綜合開發項目,分別是4.0萬億元、3.8萬億元、1.8萬億元。

除啟動早、工期短的項目已完工外,更多的項目尚處於啟動初期或建設中期。很多專家把注意力放在與PPP項目有關的新政策、市場發展趨勢、落地情況、入庫合規性等方面。但從建設管理者的角度來說,如何能穩健有序的將這2237個已開工的項目建設完成、竣工驗收及投入運營,則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將面臨更多紛繁複雜的問題。

二、建設期間存在的重難點問題

通過調研,有幾類問題出現的頻率比較高,詳見下表:

社會資本眼中的PPP項目建設過程難點解析


三、分析、闡述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項目建設的影響

A、整體或子項的前期手續不齊全

產生的原因:1、為完成上級的考核任務,項目急於落地或動工,導致整體的前期工作準備不充分;2、前期手續責權不清晰;3、社會資本難以入鄉隨俗,前期手續流程不清等。[l2]

不良影響:1、整體或子項的施工許可證難以及時取得,導致項目不能有序開工;2、整體或子項的融資資料不齊全,導致銀行授信困難、融資合同無法簽訂、貸款遲遲不能落地,增加各投資方的資金負擔,甚至出現資金鍊斷裂、工地停工等一系列惡性循環。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社會資本方聯合實施機構對後續子項的前期手續進行全面梳理,雙方及時組織召開動員會,明確責任人、任務分工、時限要求、配合單位。通過全員參與、特事特辦,最終快速辦理完有關手續,確保項目進展順暢。

成功化解的案例二:某PPP項目,因部分子項的初步設計變化導致整體概算出現調整。社會資本方聯合實施機構及時將兩論、各類批覆、入庫信息及附件更新調整,保證該項目的手續資料前後一致,為後續融資及項目順利實施打下良好基礎。

遇到個別子項目的前期手續難以辦理時,在確保項目自身問題已解決的情況下,建議社會資本方同實施機構向更高級政府部門彙報,獲得其理解與支持,必要時聯合向融資部門出具有效證明,積極打開局面。若存在確實無法辦理的前期手續,應正視項目實施條件尚不成熟這一問題,不建議倉促進入實施階段。

B、徵遷騰地不到位

產生的原因:1、項目急於動工,徵遷資金待社會資本方進場後支付;2、徵遷工作啟動慢、重視不夠,未及時成立高效的徵遷指揮部;3、簽訂徵遷合同後,社會資本方或實施機構未能及時補償,或者補償後未及時騰地;4、騰地後的清理工作分工不明確。

不良影響:1、工程無法動工、產值低,或者騰出的工作面不成氣候、無法打開局面大幹;2、前期費用支付過多、在總投中所佔比例偏大,導致整個投資模型出現不良傾斜;3、影響工期,容易造成工期違約或索賠,導致各方管理成本增加。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社會資本方在合同中明確合理的徵遷費用上限值、支付節點、計息條款,嚴格控制徵遷的資金投入。同時,社會資本方與實施機構成立的拆遷指揮部緊密對接,將施工現場存在的困難逐一上圖,明確騰地時間。根據合同,雙方定期確認徵遷資金的支付時間及金額、計息金額。

對於徵遷工作確實對工程有較大影響的,建議社會資本方與實施機構實事求是,根據現場條件投入適當工作量,切忌盲目投入,以免增加不必要成本。

C、施工圖紙滯後

產生的原因:1、設計單位進度偏慢、甚至將設計任務再次分包,推卸責任;2、設計單位未根據概算限額和實際情況設計,設計成果不具有參考價值,不得不反覆更改;3、社會資本方、實施機構和設計單位未能實現有效溝通、實時對接。

不良影響:1、施工單位進場後無法動工,或者施工部分後無法延續流水作業,造成窩工、停工;2、圖紙滯後導致審圖、編審預算進度滯後,總工期無法保障,各方容易陷入扯皮、索賠的僵局。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在實施機構與設計方雙方已簽訂合同卻未出圖紙的情況下,社會資本方首先根據PPP合同,與實施機構、設計單位簽訂三方協議,積極參與到圖紙設計過程中,多方共同嚴格把控設計工作,從而有效提高了出圖效率和圖紙質量。

建議:1、嚴格要求設計單位限額設計,嚴格控制總投;2、委派專員,有效上傳下達,實時監督圖紙進度,核對圖紙內容,降低圖紙返工率,保證出圖效率。

D、建設費用不明晰

產生的原因:1、概、預算編制不完整;2、各方造價知識水平不對稱;[l3] 3、不合理的費用攤銷。

不良影響:1、各方未制定合理開支計劃,盲目開支,導致超概;2、社會資本方與實施機構缺乏溝通,未能提前明確各方開支範圍,對已存在開支雙方沒有及時確認,最終互相推諉扯皮,影響總投控制。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概算遺漏了部分建設項目,社會資本方和實施機構互相理解,共同努力,重新立項,向財政爭取漏項資金,確保項目完整落地。

工程總投資構成複雜,出現費用不明晰的情況著實很多,只有把合同、造價知識、工程慣例研究透徹,各方互相理解,顧全大局,才能做到規範合理,避免“想當然”、“拍腦袋”的決定。

E、財辦金〔2017〕92號文等政策導向影響融資環境

產生的原因:財辦金〔2017〕92號《關於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的下發,通過提高新項目入庫標準、集中清理已入庫項目使得PPP市場更加規範。但另一方面,由於部分金融機構對正在、以及有待合作的PPP項目認識不全面、信心不足、風險難以評估。

不良影響:1、金融機構對PPP項目無信心,不敢、不願合作,融資環境不樂觀;2、導致社會資本方融資渠道變窄、資金壓力增加,影響融資進度從而耽誤工程建設。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本著“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精神,通過自查(規範、完善自身資料),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合理解釋,增強金融機構的信任和對該項目的信心,最終順利辦理授信並簽訂合同。

建議:對於合規性存在硬傷的項目,長痛不如短痛,應儘早整改規範或及時清理出庫,以免造成後續的麻煩和更大的損失。隨著2018年整個PPP行業的整頓和規範,目前市場已逐步回暖,越來越多的PPP項目利好文件及制度正在出臺。

F、實施機構與社會資本方對PPP的認知度偏低等

產生的原因:1、面對突出其來、短短几年時間在我國全面鋪開的PPP合作模式,實施機構與社會資本方對相關知識掌握的不全面,比如實施機構仍然把社會資本方等同於傳統墊資的總承包方看待、社會資本方與實施機構難以溝通等,雙方平等、友好、合作的觀念難以形成。

不良影響:雙方互相解釋溝通工作量大且成效低,影響項目正常推進。

成功化解的案例一:某PPP項目,組織各方到類似項目學習,並請專家到項目所在地進行授課培訓,大大提高了各方信任度、理解度與放心度,為後續友好合作打下了基礎。具體工作中,社會資本方也可以將其他項目的操作辦法、好的經驗拿出來共同學習,也有助於政府實施同構作出合理的判斷。

由於在實施過程中涉及到的事情極多,難免出現實施機構與社會資本方不能一次性達成一致、或者責權不對等的事情,這時候建議大家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相互理解與配合,只要本著“一切為了項目”的原則,總能找到合理的切入點與平衡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