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病人 快樂自己——記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護師伊秀英

蔚藍色的帽子、口罩、隔離衣,加上乳白色的膠手套,把伊秀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只留下一雙漂亮的眸子,撲閃著睿智與沉穩。她身旁病床上躺著患胰腺炎的中年男子,有氣無力,不停地呻吟,臉上的表情被痛苦扭曲變形。

伊秀英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慌不忙地開始為其進行B超引導下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術。這項技術是她主持完成的贛州市指導性科技計劃項目,已經贛州市科技局結題,廣泛應用於臨床。所以,操作起來格外得心應手。

熟練地用注射器抽取生理鹽水、用探頭找血管、穿刺……成功了,她雙眼流露出欣喜的目光。男子從她的目光中,看到了生命的希望。

雖然到了正常退休的年齡,但伊秀英每天仍這樣忙碌在科室裡。臨床護理工作細碎繁瑣,辛苦勞累,經常拖班、加班,手機不能關機;遇到搶救病人等突發情況,還要一天24小時待命,但她已經堅守了35年,早已習以為常。

35年,她把青春與汗水揮灑在臨床護理一線,收穫的是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護師、肝膽外科護士長、靜脈治療組組長,江西省護理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贛州市護理學會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贛州市護理學會靜脈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一系列頭銜,以及始終縈繞在心間的那份快樂。

伊秀英生長在贛南寧都縣固村鎮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

小時候,她身體不太好,經常去醫院看病。久而久之,她便對醫生產生了好感,年幼的心靈裡萌生了遠大的夢想,長大後也要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

1981年高中畢業後,她考入贛州地區衛生學校護理專業,穿上了一心向往的白大褂,感覺自己是世上最漂亮、最快樂的女孩。三年後,她憑全校前三名優秀畢業生的優勢,自主選擇到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1989年,在愛情與鄉情的共同召喚下,調回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工作。

工作中,她認真細緻,吃苦耐勞,並把省城醫院一些好的工作理念與工作方法應用到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得到了同事們的稱讚。她服從分工,聽從指揮,先後在皮膚科,神經內科、中醫科等病區工作。雖然崗位在變,但,但她實實在在為病人服務的初心依然不改,始終不變。

她熱愛臨床護理工作。在幾十年的臨床護理生涯中,她有很多機會調到工作輕鬆的科室;醫院領導也多次徵求她的意見,調她到機關擔任某個部門的負責人,但都被她一一推辭。在她看來,只有在臨床一線,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人生的價值,苦點、累點又算什麼呢?

1995年,伊秀英被提拔為皮膚科、泌尿外科病區副護士長。

她團結科室同事,積極協助護士長做好各項工作。她深知,要勝任自己這份工作,必須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術水平與護理管理水平。因此,她抓住一切機會鑽研技術,苦練基本功。

她注重臨床學習,每當臨床遇到疑難病例,她就及時翻書,查閱文獻,並向他人請教,將病情及治療原理了解清楚。她長期堅持自學,並訂閱了大量的醫學書刊,從中汲取知識營養。通過自學,她還先後榮獲大學護理專科與護理本科學歷。

她把病人當親人。對年長者,她主動盡一份晚輩的孝心;對同齡人,她送去兄弟姐妹般的關心;對年少者,她獻上一份母親般的愛心。

一次,急診科轉來一位神志模糊,大小便失禁的年輕外傷患者,常常用手抓大便到處扔,他住的病床整個房間都是臭氣熏天……而醫院和警方一時半會都聯繫不上患者家屬。

伊秀英主動請纓照顧他,給他翻身、拍背、擦澡,並從家裡帶來大包小包的換洗衣服。但是患者煩躁不安,極不配合,手腳揮舞,擦洗的過程很是艱難,一不小心還可能被患者來一拳。

擁有豐富護理經驗的伊秀英並沒有被困難嚇倒。她一邊安扶患者,一邊小心翼翼繼續為他擦洗,直到病人、病床、病房都收拾乾淨為止。這樣的“場景”一天可能上演幾回。伊秀英總是及時處理,毫無怨言。她每天值班到晚上九點才回家,並且一日三餐給她買飯,餵飯。有空時,她還從家裡做飯帶來給患者吃,讓其增加營養,促其病情好轉。

患者沒有住院費,伊秀英還帶頭為其捐款。在她的影響下,科室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參與了募捐活動,自願並主動承擔起輪流照顧這個無名氏患者的角色。

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呵護,患者完全康復,被政府送至社會福利院。伊秀英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感到格外的輕鬆與快樂!

2001年,由於工作出色,成績突出,伊秀英被任命為普外一科護士長。

作為護士長,伊秀英嚴於律己,時時、處處率先垂範。她善於發現並利用屬下每個成員的閃光點,做到人盡其才。針對每個人的愛好與特長,分別設有老年護理、康復護理、靜療專科護理、膽道鏡護理、壓瘡護理、造口護理,以及攝影、通訊員等等,讓每個人都有發展的空間與出彩的機會,充分調動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科室各項工作都做得有聲有色,彼此之間關係非常融洽和諧,親如家人。

她積極進取,刻苦鑽研,努力探索臨床護理新技術、新經驗、新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確保科室護理質量與護理水平的提高。

前年夏季一天下午三時許,伊秀英例行巡查病房,發現一名剛剛做完甲狀腺切除術後不久的陳女士,正連續發出咳嗽一樣的聲音,感覺情況不妙,便走上前去查看,見其傷口有腫脹,立即判斷這是術後出血,甲狀腺術後最嚴重的併發症,必須立即手術搶救。而此時,手術醫生還在手術室做手術。

情況萬分危急,伊秀英果斷地一邊組織科裡的醫護人員搶救,報告手術醫生,一邊通知電梯等候接送,並告知麻醉科、手術室做好手術準備。

到達手術室後,陳女士脖子變得很大,面色發黑,呼吸困難等,醫生立即為其重新手術、止血,陳女士最終化險為夷,整個過程就那麼10多分鐘。而當時,剛剛走出那個病房的責任護士及正在病房給其他病人靜脈穿刺的護士都沒有發現這一異常情況。

手術醫生表示,若不是伊護士長經驗豐富,觀察細緻,及時發現,一條鮮活的生命就可能從指縫間流走。那一刻,伊秀英感覺自己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神聖,心裡充滿著從未有過的驕傲與自豪!

繁忙的臨床工作之餘,伊秀英還積極開展科研工作。她主持並參與江西省科技廳、省衛生廳和市科技局課題20餘項;在護士進修雜誌、現代預防醫學、中國實用護理雜誌等核心期刊、國家級和省級正式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完成科技成果鑑定3項、新技術引進3項、參與完成論著3部,參與完成的課題獲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2008年,她參加全國靜脈治療學術交流會,學習了PICC技術,發現這項新技術在臨床中很適用,不但能提高救治病人的成功率,還能減少病人的痛苦。回到科室後,她刻苦鑽研,反覆實踐,終於將PICC技術應用臨床,填補了贛州市PICC技術的空白。

2018年,她又將改良型中長導管技術率先引入我市,既能為外科手術患者順利完成靜脈治療,又節省了醫療費用。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了普及推廣靜脈治療新知識、新技術,她先後舉辦了2期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3期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並經常利用空閒時間,親自下鄉指導縣醫院開展相關新技術,得到了廣大同行的認可與稱讚,更讓廣大患者獲益匪淺。

2020年,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她雖然沒有去馳援湖北,但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工作崗位上,做好住院患者的疫情防控、預檢分診等工作,堅守在醫院的疫情防控一線。她還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積極參加醫院疫情防控志願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支持抗疫。

35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一路走來,風雨兼程。伊秀英始終腳踏實地,淡泊名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在臨床護理一線,從未出現任何醫療差錯事故,先後榮獲贛南醫學院三育人先進個人、贛醫一附院“十佳護士”、優秀護士長等榮譽稱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雖然退休了,但她毅然決定繼續發揚南丁格爾精神,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為醫院的臨床護理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用實際行動詮釋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羅祥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