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文/紫依

《琅琊榜》這部劇,是我每逢劇荒的時候必定拿出來播放的。

它從2015年上映至今,在豆瓣依舊保持著9.3的高分,充分證明了它的國民度。

它也是唯一一部,哪怕重刷,我依舊不捨得快進,因為怕忽略細節;而劇中一些人物的對白和情景設定,往往影響我們對人物關係的判斷。因為它的臺詞屬於十分典型的那種,“說話只說一半”,你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凡事靠你意會。

也是因此,它的劇評並不好寫。因為每個人對同一句話的理解並不相同,稍不留意,可能就有誤解。

今日,我想討論的是,面對容貌大變的梅長蘇,認出他是林殊的人,都是什麼順序?

當然,首先一定是觀眾。

因為前一秒剛剛回憶了梅嶺血案,林殊墜落懸崖;下一秒便是梅長蘇夢中驚醒,以及對江左梅郎的大量旁白背景介紹。

想不知道都難。

  • 那麼對於劇中人而言,究竟誰才是第一位認出他的身份?是太皇太后,還是蒙摯?
  • 是誰還沒見面,就從細節中認出?
  • 是誰哪怕認出來了,卻從未明說?
  • 是誰明明幾次靠近真相,卻又是最後一個才相認的?

第一位:太皇太后——最具爭議的相認

之所以把第一個認定為太皇太后,其實是很有爭議的。

老人家一把年紀了,究竟是真的憑著氣息認出他來?

還是如眾人所說,老糊塗了,把小蘇聽成小殊?

太皇太后,是林殊的太奶奶。

林殊的母親是晉陽長公主,梁王的姐姐,兩人是太奶奶的孫女和孫子。

在這些曾孫中,梁王的兒子祁王蕭景禹、晉陽長公主的兒子林殊、蒞陽長公主的兒子蕭景睿,算是最直系的。而顯然前兩個是年紀稍長,而且相對來說比較優秀的。

所以,太皇太后哪怕臨終前,依然喚的是他們的名字。

梅長蘇(林殊)對太皇太后的感情很深,再次迴歸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面,他特地囑咐可能不太懂得規矩的飛流“等一下你要見到的,是太奶奶,她是這世上最慈愛的老人家。她如果給你吃的,你就拿著,不許頂嘴。”

而梅長蘇自己,正是這麼做的。

太皇太后一眼看到容貌大變的梅長蘇,馬上就說,“小殊,你瘦了”;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然後直接像對待小孩子一樣,拿出一塊糕點放到他的手上,說“快吃吧”。

這一幕好感人,著實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家,充滿愛憐地看著晚輩,一臉幸福,笑得像朵花一樣。

她的記憶始終停留在,用一塊糕點就能哄好小孩子上。

第一遍看的時候,因為不懂人物相互間的關係,所以,不懂為什麼梅長蘇拿到糕點後,會小心翼翼地接過來,然後用雙手包起來,如獲至寶一樣。

後來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在這些曾孫輩中,太奶奶是最疼他的,不但在臨終前還喊著小殊;就連他和霓凰郡主的婚事,還是太奶奶親自定下來的。

要是換作別人,是斷斷不可能會做那種強強聯合的事情。

霓凰郡主不管是家世背景,還是人品樣貌,都是百裡挑一,最配得上林殊的。

而她一看到林殊,又趕忙拉著霓凰郡主的手,放在一起,催促著他倆早點結婚。

所以,與其說是太皇太后第一個認出林殊;不如說是,老人家在時日無多的日子裡,因為思念曾孫,眼看著一個叫“小蘇(殊)”的,就開心地將他當作小殊,了卻心願。

第二位:蒙摯——最簡單粗暴的相認

若論劇中的出場順序,其實蒙大統領,早在梅長蘇暫住謝玉府中的雪廬時,就認出來了。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但那是因為梅長蘇在進京前,就提前5年寫信給他,告訴他自己的存在。

所以,他們在第一次進宮碰面時,蒙摯便說“小殊,你5年前寫信給我的時候,我還不敢相信。當我在謝玉府中看到你時,還覺得不可思議”

蒙大統領這個人,有點五大三粗,能武不能文,智商經常不在線;雖然只在赤焰軍呆過一年,可卻對小殊忠貞不二,而且堅決擁護;

這對CP,算是全劇最有看點的一對。

他說話做事都不經過大腦思考,經常因為說錯話而遭到梅長蘇的調侃和白眼;可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性格,方能得到生性多疑的梁王的信任,而且需要梅長蘇的明示,方能認出。

而他之所以會這麼早就認出林殊,完全是因為他禁軍大統領的位置,對梅長蘇的復仇計劃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

要是沒有蒙大統領一開始的投誠和配合,梅長蘇根本沒辦法做到進京沒多久便一炮打響,順利取得眾人信任。

  • 作用一:替梅長蘇暴露身份

蒙大統領突然到訪謝玉府中,是因為梅長蘇安排了飛流與他不分上下的廝打一場,從而讓謝府上下注意到蕭景睿的這位江湖朋友蘇哲,乃是太子和譽王一直在招攬的麒麟才子梅長蘇。

  • 作用二:保護梅長蘇的出宮安全

第一次進宮,梅長蘇被霓凰郡主留下,兩人在長廊上走了好久,他落單了。

如果不是蒙大統領及時出現,可能穆小王爺派來的兩個手下,就得靠小飛流驅趕,下手會比較重,也許會留下一些怨言。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而蒙大統領出現,不但及時解圍,兩人還成功對上暗號,相約見面詳談。

  • 作用三:梁王身邊的耳報神

蒙大統領與梅長蘇里應外合,成功救下祁王的遺腹子庭生;而且在需要的時候,適時地將一些信息有意無意地透露給梁王,影響他的決策;甚至在太子被幽禁之事上,蒙大統領才是唯一知道真相的。

第三位:霓凰郡主——最信任的相認

女人的第六感,讓她知道這個人不同,相認的那場戲,看哭我了。

這明明有一顆痣?!

霓凰郡主和林殊相認的那場戲,十分感人。

女人的第一自覺總不會出錯。

從第一次見面,梅長蘇在太皇太后的面前,抓住霓凰郡主的手,不放手的時候,他就露出端倪。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霓凰便開始反覆試探,尋找蛛絲馬跡。

第一回合,帶他到林帥舊府附近,試探梅長蘇對林帥的態度和反應。結果他逃避明顯。

第二回合,拿著他的筆跡,跟以前林殊寫的書信做對比,結果發現不一樣。

第三回合,從他有玉嬋能夠請動黎崇老先生的舊友,便判斷他的身份一定不簡單;

然後就尾隨其後,當場問衛錚和林殊這兩個人名,看他的反應。

此時,梅長蘇已經準備坦白。

他對黎綱說,她對我,不一樣。

這是梅長蘇難得露出的痛苦和糾結的表情,在他心裡,這是難以抑制的感情,可是為了霓凰郡主,他不能耽誤她。

其實為救霓凰,他做了很多事情。

比如阻撓她不喜歡的比武招親,設計救她出越貴妃的陷阱,為她出氣,藉著譽王提出朝堂辯論的由頭,繼續打越貴妃的臉。

還有進京前,他便時刻關注她,才能在雲南穆府南境之戰困局的時候,及時給她出謀劃策,幫她挽救敗局。

梅長蘇為她,做的夠多了。

而霓凰郡主哪怕與他相認,擁抱在一起,仍然要謹慎地問一句“兄長,我以後還能到府裡看你嗎?”,因為擔心會破壞他的復仇大計。

可他倆的關係,是連穆小王爺都知道的不同尋常。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你的意思是說,以後不但我姐說的話我要聽,蘇先生說的話我也要聽了唄”

第四位:靜妃——未見其人,細節就能相認

靜妃雖深居後宮,但她卻對一切都洞如燭火。

一個12年來從未出現的人,一個早已經被認為死去的人,她僅憑自家兒子偶爾提起的幾句言語,僅僅憑著那本《翔地記》中那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破綻:裡面有一處地名,與林燮之妻、林殊的母親——晉陽長公主的閨名重合,梅長蘇刻意避開了;

再加上一個聰明絕頂、攪動京城風雲的麒麟之才,居然甘於捨近求遠去輔佐一個毫無聖心的郡王,這種事出反常的舉動,她便十之八九地猜定了梅長蘇的真實身份。

兩人相認的場景,她的那種痛徹心扉,隔著屏幕都感受得到,也是全劇最催淚的部分之一。

她藉著倒茶,故意不小心潑到梅長蘇身上,想要藉此查看他手臂上是否有痣。

無果後,又藉著把脈一說,確認了他身上的火寒之毒。

那顫抖的手,止不住的眼淚,細節都暴露了一切。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當她徹底確認,梅長蘇就是林殊,而且中了火寒之毒,時日不多。經過刮骨療傷的他,容貌大變,非常令人心疼。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於是她徹底不顧體面,強行藉口趕走一臉懵逼的蕭景琰,自己卻哭成淚人。

梅長蘇只是一句“靜姨,我很好”。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這恐怕也是這世上唯一一個活著的,對他好的長輩了。

於是靜妃心疼地勸他好好養著,保重身體,活著要緊,一切交給她就好。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那種關心。

還有一個細節,自從靜妃得知梅長蘇可能是林殊之後,她給自己兒子送的糕餅食盒就變為兩個;

擔心他弄混,靜妃竟然再也不做榛子酥,只因林殊吃了會過敏,哪怕那是靖王的最愛。

而且為了謹慎起見,往後內廷司再送乾果,她都不敢再選榛子,就怕一不小心摻進去了。

而兩人之所以“口供”能夠對得上,完全是因為林殊的父帥林燮,早年闖蕩江湖的時候,用過梅石楠的化名。

第五位:夏江——最危險的相認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第五位居然是夏江,他就憑著梅長蘇吞了懸鏡司祖傳的烏金丸,居然會沒事;又憑著童璐無意間說的“宗主有火寒之毒”,還有他作為謀士棄譽王,投誠毫無勝算的靖王;包括他拼命去救衛錚,以及自己親口承認的祁王舊人。

這樣幾個點,夏江便能判斷,梅長蘇不但是祁王舊人,更是林殊本人。

不愧是懸鏡司,薑還是老的辣。

但是,他的這個認出,卻給梅長蘇帶來致命的危險。因為夏江在與梅長蘇因衛崢一事過招時,不但智商被碾壓,而且一敗塗地,這一切都是他始料未及的。

而困獸之鬥,往往是最可怕的。

夏江此人,算是全劇唯一徹頭徹尾的壞人。

他陷害赤焰軍七萬英魂,僅僅是為了自保,想保住懸鏡司多年的門楣而已;

他與滑族的璇璣公主成為紅顏知己,甚至不惜自己的老婆孩子出走,僅僅是為了利用,等到事情已成,立馬棄之如草履;

他與紅袖招的秦般若聯手,不過是為了借譽王之手,扳倒靖王,事情敗了之後,竟在逃跑過程中,將秦般若丟棄。

這樣一個冷血而又自私的人,認出梅長蘇,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也確實為他帶來一次大的危機。

最後一位:靖王——無數次靠近真相,偏偏是最後一人相認

蕭景琰距離真相最近的一次,便是梅長蘇把最後一粒藥給聶峰吃,自己卻陷入昏迷。在此之前,他就是真聾天子,智商堪憂。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在意識模糊之際,梅長蘇喊景琰,別怕。他還是遲疑地問,母親,他說什麼。

當母親暗示,等你以後回想起來,你現在也是有朋友陪伴在身邊的。蕭景琰還是一臉疑惑。

當母親不小心說漏嘴,透露梅長蘇不同尋常時,景琰又再一次問,母親你在說什麼。

不得不說,蕭景琰,你是真聾天子嗎?

而當他99%肯定,梅長蘇就是小殊時。他突然間智商在線,先向蘇先生套話,你的父親叫什麼名字?再向母親問,你說的那個舊人叫什麼名字?

結果當他們兩個猶豫半天,最後成功對上口供,他叫梅石楠之時,他又再次猶豫了。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他難過的樣子,讓母親靜妃都捨不得再欺騙他。聽到林殊和梅長蘇這前後突變的描述,靜妃泣不成聲。

小殊,他以前那樣驕傲張揚,爭強好勝,在戰場上銀袍長槍,呼嘯往來,從不知寒冬雪意為何物。

可現在的蘇先生,總是低眉淺笑,算計人心,他總是擁裘圍爐,沒有一絲鮮活氣息。

年輕的林殊,是個小火爐。可如今刮骨療傷之後的梅長蘇,身體極弱,剛剛入秋就要用火爐。一入冬天,他就幾乎都穿著裘皮大衣,寒風中一吹就寒疾發作。

不但如此,他還性情大變。

所以,靖王一直懷疑,但從不敢確認。

就連兩人才知的外號“大水牛”,兩人才知的九安山小路,他都被梅長蘇以郡主為由糊弄過去。

還有林殊特有的一些小動作,比如思考時習慣性搓手,談軍事戰略時,習慣性的拔劍揮斥方遒,都在梅長蘇身上一一出現,他也都選擇忽略不計。

只能說,從沒見過這麼愚笨的人了。

結語

除了上述6位之外,其實還有言侯、言豫津和紀王。

以言侯的聰明才智,不可能猜不出來。

他在梅長蘇第一次來訪,勸退自己的復仇計劃時,就有猜測過,他可能是祁王舊人;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而後在梅長蘇堅定地問他,是否願意相助靖王之時,他應該也有短暫地懷疑過。

而言豫津應該是在3月春獵之時認出的。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當他看到梅長蘇手把手地跟庭生講規矩的時候,吃醋卻被梅長蘇暗示:

“你可記得,當初是誰教你春獵規矩的?”

“我記得,是林殊哥哥”

紀王則是全劇的明白人。

春獵回宮之前,梅長蘇親自向紀王道謝,因為他猜出來,祁王的遺腹子庭生之所以能夠存活,應該歸功於紀王。

而紀王也從他鄭重其事地致謝中猜出,此人一定是祁王舊人。

《琅琊榜》認出梅長蘇是林殊的人,第一存爭議,最後一位真聾天子

他只是用一句“誰跟誰還不是骨肉至親呢”,用以回絕這樣的謝意,其實也是對梅長蘇身份的一種瞭然,但他覺得沒必要點破。

心神領會即可。

《琅琊榜》總體來說,是一部爽劇。不但劇情看得過癮,而且對白也總有一種,事後諸葛亮的感覺。許多細節往往都是細思極恐,細品回甘的那種。

看過的朋友們,歡迎留言討論;還沒看過的,請一定去看,一定不辜負你所望。

我是紫依,歡迎關注我,一起分享深度劇評和八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