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 、英特尔架构、图形和软件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谢晓清与南京大学软件工程教授张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翟季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慧敏,于 InfoQ《大咖说》观点碰撞,思潮激荡,共话软硬协同未来。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英特尔提出的超异构计算是软硬协同的典型案例。采用“XPU + oneAPI”模式,通过多种不同架构的组合,快速为客户提供最优性价比、能耗比的方案,应对未来客户多样化需求。”

——宋继强

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oneAPI是英特尔在异构计算的世界里的一个尝试。借鉴已有经验,把原来的开发者生态挪到异构计算开发者生态上来,从而做到不仅是在硬件层面上计算能力的指数级增长,在软件开发效率上也是一个指数级增长的过程。”

——谢晓清

英特尔架构、图形和软件集团副总裁

兼中国区总经理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软硬协同提升算力的关键在于通过软件给硬件赋能,通过虚拟化将软件和硬件分离出来,将运算、存储和网络三大计算资源池化,最终实现将虚拟化资源进行按需分割和重新组合。软硬协同,要先分离后协同!”

——张贺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教授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领域定制芯片会成为未来芯片发展的主要趋势。软硬件协同的方法,在未来芯片设计,和发挥芯片算力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翟季冬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软硬协同设计的领域加速架构中,系统软件是发挥算力的一个关键角色。系统软件要榨干硬件当中的每一滴“油水”,需要各个层次(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软件)更深层次的垂直整合。”

——崔慧敏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软硬协同设计的领域加速架构中,系统软件是发挥算力的一个关键角色。系统软件要榨干硬件当中的每一滴“油水”,需要各个层次(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软件)更深层次的垂直整合。”

——崔慧敏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金句盘点」技术大咖共话软硬协同,突破算力瓶颈

©英特尔公司,英特尔、英特尔logo及其它英特尔标识,是英特尔公司或其分支机构的商标。文中涉及的其它名称及品牌属于各自所有者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