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1958年9月13日午後,毛澤東邀上張治中,在王任重等同志的陪同下,從東湖賓館驅車來到長江邊。太陽正當頂,天氣炎熱,一行人登船後,毛澤東忙著下水前的準備,等船駛到江心後,在護泳人員的陪同下,他順著船舷的扶手下到江裡,一口氣遊了二十多里地,經工作人員在江輪上大聲提醒護泳人員,說船快到蔣家墩了,主席才出水回到甲板上來。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毛澤東遊泳

不一會兒,毛澤東精神煥發地走出更衣室,他足蹬一雙青布鞋,下身穿一條寬鬆的灰褲子,上身穿一件白襯衫,並將襯衫的下襬扎進褲子裡,顯得整潔而又樸素。如果說他與眾不同,只是隨行人員大多穿短袖,或將長袖筒挽半截,而毛澤東習慣將兩隻長袖筒拉伸至手腕,並扣上袖釦。

下午2時,江輪抵達蔣家墩碼頭。毛澤東一行沿著堤坡拾級而上,武鋼李一清、韓寧夫等人早在碼頭等候,隨即請主席一行人上車離去。

幾輛轎車沿著江堤行駛了一小段武青公路,拐彎駛上七、八街坊前的幹道。在車上,毛澤東打量著車窗兩邊一排排火柴盒式樣的三層樓房,猜出是職工住宅區,很關心地向李一清詢問了武鋼職工的住房情況。

毛澤東注視著車窗外,滿面紅光,手中的香菸飄逸著淡淡的煙霧——整整一個“抗日戰爭”的時間,他老人家在莫斯科靠發脾氣發出來的武鋼,已進入眾人的視線裡。

毛澤東眼裡炯炯有神,對李一清說:“高爐多少時間煉一爐鐵呀?”

不等李一清回答緊接著又追上一句:“產量多少?”

李一清回答說:“大約三四小時煉一爐,日產2000噸。”

毛澤東接著問:“你們搞鋼鐵事業有沒有信心?”

李一清信心百倍的說:“有!”,並向主席作了彙報。

最後李一清說:“現在全國大辦鋼鐵,為了滿足耐火材料的需要,武鋼耐炎材料廠也開工興建了。”

“那好!”毛澤東點了點頭,又問:“你們有多少職工?”

李一清回答說:“現在已發展到65000人了,我們還要支援其他鋼廠的建設。”

“對呀!力量發展了,就要支援別人,要有協作精神。”毛澤東讚揚地說。

按李一清事先的安排,本想直接驅車上1號高爐,但毛澤東在車中說,還想聽一聽彙報。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毛澤東邊走邊問

不一會兒,幾輛烏黑閃亮的轎車魚貫地駛入武鋼廠區,在一排低矮的簡易活動房前停下來,李一清請毛澤東下車稍事休息。毛澤東彎腰從車門探出身子,他一抬頭,目光超過簡易活動房的屋頂,看到一二里路外的高爐遠影,嘴角浮現出不易察覺的微笑。

張治中同秘書餘湛邦下了車,走上前來同王任重等同志陪同主席走進簡易活動房。

一進門,毛澤東仰起臉來打量一下,伸出手指著房頂的石棉瓦,側過頭來問李一清:“你們在這裡辦公?”

“是,主席。”李一清打開一臺老式電扇,將一張單人圓沙發挪近毛澤東身邊,回答說:“先生產,後生活,我們沒有忘記戰爭年代。”

毛澤東點點頭,感慨地說:“小米加步槍能打敗國民黨,活動房裡也能流出鐵水來!”

毛澤東對黨外人士是很注意禮節的,他向武鋼的同志介紹了張治中先生。

這時,韓寧夫正拉開牆壁上廠區總平面圖的帷幕,毛澤東見他有點面熟,一時記不起姓名來,便問道:“嗯……兩年前見過一面,你叫什麼?”

“主席,我叫韓寧夫。”

毛澤東聽得明白,幽默地說:“你取了一個蘇聯人的名字嘍,又是‘寧’噢,又是‘夫’嘍……”引得大家笑開了,一片無拘無束的氣氛。

毛澤東坐下來,滿懷興致地看著廠區總平面圖,聽取韓寧夫的彙報。毛澤東聽得很認真,不時插話,首先關心地問:“什麼時候可以出鐵呀?”

當聽到3時30分鐘左右可以出鐵的回答後,毛澤東進一步關心地問:“是不是有把握呢?”

當聽說有99%的把握,但也可能有預計不到的萬一時,毛澤東笑了笑說:“今天看不到,我明天再來,明天看不到,我以後還來,總而言之,我三顧茅廬也要看到你們出鐵。”

滿面春風,不斷親切地訪問。當介紹到礦山的時候,他說:“你們礦裡的銅也含得不少嘛,年產多少?”當韓寧夫回答了一個數字後,毛澤東笑著說:“看來,你們這個鋼鐵公司應該叫鋼鐵銅公司。”

當介紹到煉焦能回收200多種產品時,毛澤東又問:“你們回收多少種?”回答說:“11種,有硫銨、粗苯、萘……”

毛澤東的思想跳躍得很快,立即想到了另一手也要抓緊的農業生產,對韓寧夫的回答很感興趣,立刻插話說:“你們的硫銨怎樣?那可是農作物的主要肥料,應該多產些。”

有人回答說:“我們第一個焦爐一天產10噸,將來要提高到20噸。回收的11種,別的化工廠能提煉出180多種產品來。”

毛澤東聽後,指示說:“你們也可以回收,應該多搞些。你們這樣大的企業,應該辦點化學工業,辦點機械工業、辦點建築材料工業,各種工業都辦點,辦成綜合性聯合企業。”

當話題轉到1號高爐時,毛澤東聽說1號高爐有70多公尺高,12公尺直徑粗,日產2000噸生鐵時,他滿意地說:“你們的高爐不同一般,應該叫大大高爐。”

下午2時59分,毛澤東離開簡易活動房,乘車馳向1號高爐。轉眼工夫,毛澤東在車內還來不及抽完一根香菸,轎車“嘎”地一聲在潮水一般的人流前停下來。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毛澤東視察武鋼一號高爐時向工人們揮手

在1號高爐出鐵現場上,聚集的武鋼職工正翹首以待。當轎車出現在視線裡時,驟然爆發的歡呼聲壓倒了高爐放散的巨響,氣球、綵帶在人頭上空騰躍飄曳,人人都想看上毛澤東一眼,爭先恐後地朝轎車擠擁過來。

李銀橋拉開轎車門,毛澤東左手指頭夾著半截香菸。探身從轎身上下來,揚起右手朝人群招手。毛澤東擠出人牆,青布鞋踏上了高爐鐵梯,來自中南海的女攝影記者侯波舉著照相機搶步走在前面。

鐵梯口,高爐工地主任韓喜見主席上來,他伸手想扶一把,毛澤東微笑地擺了擺手,沿著鐵梯一步步登上高爐爐臺,那裡等候著14位為武鋼建設立下功勞的先進模範人物,他同大家一一握手。

李一清把女焊工吳潤梅向主席介紹,毛澤東和吳潤梅握著手,問她今年多大年紀?吳潤梅激動地說:“今年21歲。”毛澤東又問:“工作有什麼困難嗎?”吳潤梅回答後,李一清拉著毛澤東的胳膊,又介紹另一位勞模:“這位是電焊工厲煥波同志。”毛澤東“噢”了一聲伸出手緊緊握著厲煥波的手,重重地搖了幾下。

接著,毛澤東同鍊鐵廠副廠長周傳典、技術員張壽榮等人握手問好。

然後,毛澤東登上爐前工休息室屋頂的小平臺,這裡是李一清等人經反覆比較認為是視覺最宜觀看出鐵的地方,已擺上了幾把藤椅和許多板凳。

隨後,因等看出鐵,毛澤東招呼張治中、先進生產者們坐下來,韓喜想緊挨主席坐下,又怕擠了主席,正猶豫著,毛澤東一眼看出他的心情,伸手按住韓喜的肩頭挨自己坐下,並且遞給他一支“中華”牌香菸。

韓喜在驚喜之中,將這根香菸珍藏在口袋裡。他接著從口袋裡掏出火柴,劃燃一根替主席點燃香菸,毛澤東微笑地表示謝意。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毛澤東視察武鋼

這時是下午3時25分。站在二彎溝崗位上的李鳳恩,興奮地仰著頭朝平臺報告:“毛主席,鐵水流出來了!”話音未落,火龍般的鐵水猛然突出鐵口,順沙溝蜿蜒奔騰而去,一路“噼啪”作響閃出金花從出鐵臺飛瀉而下,垂掛成一束耀眼的火柱傾進鐵水罐裡。

平臺上,毛澤東興奮地站了起來,望著那洶湧奔流的鐵水,滿面笑容地同張治中指指點點。這一刻,小平臺上的人開始鼓掌,毛澤東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也居高臨下地朝爐前工們鼓掌致意……

然而,第一爐鐵水流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就斷流,火龍消失。

毛澤東看在眼裡,倏地收斂笑容,皺了皺眉頭,將視線定定地投在李一清的臉上,幾乎不相信地問:“沒有了麼?”李一清很鎮靜,簡短地回答:“完了。”毛澤東離開扶欄,把手一抬,急切地說:“到前面看看,鐵水流出多少?”

“主席”,李一清跟上毛澤東,忙說:“100噸。”毛澤東搖了搖頭,邊走邊說:“就出這麼一點,再多一點嘛!”李一清正要回答,謝健趕上主席,解釋道:“第一爐鐵水只要溫度好就行,少一點沒關係。”

毛澤東聽了這話,心裡才一塊石頭落了地,他拍著謝健的肩膀說:“不要緊,會多的,會多的。下次我再來看!”他又興致勃勃地朝下走去。

看完出鐵,毛澤東途經高爐操作室,接見了在此等候的蘇聯專家。蘇聯專家們排起隊來,由李一清一一介紹,和毛澤東握手。1號高爐順利出鐵,蘇聯專家組長巴杜洛夫向毛澤東道賀:“這麼大的高爐,武鋼要建4座。目前,蘇聯也只有3座,美國1座,這是你們的巨大勝利!”

巴杜洛夫懷著對毛澤東的崇敬,誠摯地說:“在武鋼,我對工人和幹部的良好關係很高興。我作總工程師20多年了,以往從沒有這種感受。”

毛澤東謙虛地回答:“這是你們教育的結果。”巴杜洛夫:“毛澤東主席,武鋼第一期工程將全部提前竣工。我所率領的專家組,將盡全力幫助中國同志掌握全部生產技術。”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武鋼第一爐鐵水流出情景

毛澤東坦然一笑,說:“太好了,感謝你們!”當時,有幾位女同志從北京下放武鋼參加工業建設,她們在李一清的引薦下和毛澤東見面。因為她們過去在中南海工作,和毛澤東較熟。

毛澤東和她們握手,一邊詼諧地問:“你們的‘賈寶玉’找到了沒有?”問得這幾位姑娘漲紅了臉,李一清替她們解圍,說:“這些姑娘們來武鋼只顧鍊鐵,顧不著找‘賈寶玉’。”

毛澤東一行來到1號煉焦爐,他在密密麻麻的鐵軌中間停下來,向焦化廠廠長袁家柯詳細地瞭解焦爐生產和建設情況,仔細地數了數1號焦爐的孔數。一行人站在灼熱的太陽下,李銀橋給主席遞上草帽,毛澤東擺了擺手,頂著火辣辣的陽光而毫無倦意地觀看出焦。

這時,第13號孔的爐門打開了,通紅的焦炭穿過火架車,像牆壁倒塌似的倒在消火車上,消火車帶著紅焦開進消火塔,冰涼的地下水立即把火熄滅,在塔頂上捲起巨大的蘑茹狀的白煙,形成了一幅宏偉壯麗的圖景。

毛澤東看得出神,一邊問:“多少時間出一次?”“平均九分鐘一次。”袁家柯回答。

毛澤東看了看手錶,說:“好呀,再看第二次。”說著,他脫下襯衣擱在手臂上,一副饒有興趣的神態,誰都感覺面前站著的是一個普通的人。

焦爐工人為了讓主席在太陽下少站一會兒,不到三分鐘,焦爐第23號孔打開了,出焦過程又重複了一遍。毛澤東欲離去,一邊穿著襯衣,看到這一爐焦出爐時冒起了一陣黑煙,就問:“這一爐同上一爐怎麼不一樣?”

這也逃不過主席的眼睛,袁家柯如實回答:“主席,這一爐生些,還有煤。”

毛澤東明白這是為自己參觀而縮短了煉焦時間,禁不住有幾分心疼,脫口而出一句話:“那煤不是糟蹋了些!”轉眼間,他體味到剛才說話的口氣,便用緩和而又風趣的口吻說:“不要緊,還在空中,在地球上嘛。”這麼一說,周圍的人都吃吃地笑起來了。

這時,參觀的一行人正看得興高采烈,忽然見到一個青年工人,從遠遠的2號焦爐,連跑帶跳地越過幾道鐵路線,直朝毛主席這邊趕來,武鋼黨委副書記蔣佔義趕緊叫人上前去阻攔,毛澤東也看在眼裡,阻止一旁的人說:“讓他來吧。”

這個青年叫陳家長,是焦化廠化驗室工人,從廠前通過燒結廠趕來上中班,聽說毛主席來視察,啥也不顧地跑了過來。陳家長到了毛主席跟前,毛主席親切地和他握了握手,問他叫什麼名字,是哪裡人,又見他手裡拿著一本書,主席問道:“你看的是什麼書?”

“是一本《青春之歌》。”陳家長把書遞給毛主席。

“哦”,毛主席接過書,翻了翻書面,又問了陳家長的工作學習情況,陳家長一一回答後,歡天喜地跑回去了。

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做了一件事,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

武鋼一號高爐煉出了第一爐鐵水

毛澤東到武鋼來,本想多瞭解鋼鐵冶煉過程,多接觸工人群眾,但受保衛工作的限制,行動很不方便,他感到很不滿足,對王任重說:“沒有看好,人太多,受限制。不是我看群眾,是群眾看了我。要到晚上看就好了!”他的頭腦裡,又有了新的念頭。要近日再一次踏上武鋼的土地。同時,王任重聽了主席這番半是責備、半是打“招呼”的話,體會到主席饒有餘興,與人商定再安排一次參觀武鋼,讓主席盡興。

9月13日,毛澤東離開武鋼時,他微笑地望著李一清,又語重心長地叮囑:“像武鋼這樣的大型企業,可以逐步地辦成綜合型的聯合企業,除生產多種鋼鐵產品外,還要辦點機械工業、化學工業和建築工業等。這樣的大型企業,除工業外,農、商、學、兵都要有一點。”

在炎熱的天氣裡,毛澤東參觀武鋼高爐、焦爐高溫區後,已是滿臉汗漬,塵蒙肌膚,白襯衫也變了顏色,他回到東湖賓館,又躍入東湖游泳。

這一天,毛澤東為武鋼順利投產而高興,也創造了自己的游泳之最,一天遊了一江一湖。

岸邊,張治中散步過來,問毛澤東:“主席,你身體真好,東湖的水怎麼樣?”

毛澤東在湖中暢遊,仰起溼漉漉的頭顱,朝岸上回答:“東湖的水很清,好是好哇,就是水草太多。”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傳》

2.《毛澤東生平紀實》

3.《香山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