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期,決策層提出未來經濟發展的雙循環概念: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對此,有人提出,未來在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下,房地產將遭到長期打壓,房住不炒將成為常態。但也有人認為,房地產多年來都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當下仍有可能推動了內循環。

|觀點一:功不可沒的房地產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 洪灝

過分打壓房地產市場,內循環很難生成

沒有健康的房地產市場就沒有良好的內循環,因為房地產市場本身產生信貸,很多新增信貸都是跟房地產有關,不僅僅是買房子,還有房地產相關的行業,比如建築業,工程商的資金運營,以及買房對裝修汽車行業的拉動。

所以,如果過分的打壓房地產市場,這個內循環是很難生成的,但是話說回來,我們看到了過去幾年房地產價格上漲勢頭過猛,所以也有必要去控制這個價格上漲的勢頭。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

經濟明顯好於預期,地產功不可沒

上半年,經濟明顯好於預期,明理的人都應該清楚,地產在其間的分量。

既然如此,就應該盡力騰挪常規政策的空間,以持久戰的智慧性打法,以跨週期的長遠視角去解決問題。由此,就不難理解,為何2019年底將“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為房地產長效機制的目標。構建國內大循環,至少從中短期來看,房地產是這個“大循環”中不可或缺的分支。

其實,這幾年地產調控一直是這樣的思路,看全國商品房銷售量,過去3年在歷史高位上拉出一條直線,熱點城市也如此,這多半要拜“一城一策”所賜。

下半年及未來,調控會更加強調“一城一策”。即便是嚴厲調控的城市,也在極力呵護市場、保護剛需。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估價部負責人 胡建明James Woo

房地產對財政短期貢獻有很大幫助

房地產在中國以往經濟發展模式下是個大貢獻者, “大循環”就是擴大內需, 讓人民消費均衡, 以往房地產佔了居民大部分收入抑制著居民消費。

中短期樓市將繼續調控, 控制增量、資金流入導向、房住不炒,政策有收有放,維持樓市一定活躍度。像一些熱炒城市如深圳、東莞、南京限購已升級。疫情舒緩後這些城市交易量先上升再回落, 一城一策非常明顯, 城市庫存現以促銷為主,折上加折去消化疫情前段影響。

房地產對財政的短期貢獻和穩定短期投資有很大幫助, 但中長期的問題,對高房價管控、隱性債務、人口老化等問題不是短週期政策可解決,需一套更高更遠的調控計劃。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連平

房地產對其他行業拉動作用顯而易見

房地產在內循環中將起到更多助力的作用,首先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在內循環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房地產行業未來對GDP的貢獻顯而易見,2019年房地產業產值佔名義GDP比重為7%,間接貢獻率超過15%,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24%。房地產行業對消費和投資都具有很大拉動作用,對其他行業的帶動作用也十分明顯。

據測算,通常房地產GDP每增加1個單位,可以拉動工業0.4個單位、金融業0.2個單位、批發零售0.1個單位等。

其次,新型城鎮化催生房地產市場新機遇。在下一個十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對中國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未來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的空間比較大,必然帶來這些區域更大的需求增長,包括房地產需求。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 陳霄

房地產及基礎建設投資仍是投資重點

投資、消費和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輛馬車,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及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提出了未來發展或將以內循環為主。意味著在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中,出口貿易的作用或將逐漸弱化,投資和消費逐漸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但房地產及基礎建設投資仍然是投資的主要方面,並且房地產還是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

對於當前提到的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房地產作為重要的拉動力量是不可動搖的,但是也要摒棄掉經濟上強調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觀點二:這個問題要辯證看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 李建橋

房地產自身就是一個內循環行業

從一定角度來說,對房地產還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面對國際分工和產業鏈的角色重新架構,之前進出口商品更多轉向國內,對我們國家的消費潛力都有一定促進作用,房地產作為我們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堅持健康平穩發展策略。

同時,房地產行業自身本來就是一個內循環行業。所以經濟的內循環對於行業影響其實是不大的。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消費的挖潛,商業地產和產業運營實際上是迎來了更好發展機遇,從這一點來說其實是推動了經濟內循環的。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 柏文喜

說不上是拖累,現在是兩難罷了

對於房地產在內循環中扮演的角色,我認為更多的是一種成本角色。

之前在外向型經濟中,國內的土地財政推動的房地產成本可以通過對外貿易向外輸出一部分而對外轉嫁,在啟動國民經濟內循環以後只能在國內消化房地產所構成的社會經濟運行總成本,因此房地產的社會經濟運行成本效應會特別凸顯出來。

房地產對內循環說不上拖累,現在是兩難罷了:不加大調控力度,會加大內循環的社會整體成本,導致社會經濟運行困難;加大調控力度,會提升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壓力。所以只能是地方政府緊縮開支,保社會經濟運行了。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 張波

將房地產和內循環“對立”,本身就有邏輯問題

內循環,不代表房地產將被長期打壓房地產本身面臨調控從嚴,並不意味著房地產將被長期打壓,調控從嚴是基於穩房價、穩地價、穩預計的樓市穩定目標。地區性房地產市場不發生過熱亦不會引發房地產調控升級。

例如內循環中包括國內投資,擴大有效投資,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這是今年兩會提出的有效投資的方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都離不開房地產的發展,5G化小區建設,智能停車、新能源車小區充電樁、城鎮有機更新,鄉村全面振興,城鄉一體化的各種工程,也都是房地產發展息息相關。

因此,房地產會有利促進內環循,房地產是內循環的支撐性基石,而不是所謂對立面。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主任 徐洪才

辯證看房地產產業鏈的作用

房地產產業鏈很長,行業活躍確實對內循環有正面作用和拉動力。但並不意味著要以刺激房地產的發展作為促進經濟內循環的手段,還是要建立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

房地產市場吸納大量的資產是正常業務循環的需要,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吸納過多資金可能會對別的實體行業有擠出效應。

房地產過度發展對經濟循環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很多地方在發展過程中沒有注意到產城融合,片面發展房地產,結果出現空城鬼城現象,這就導致資源浪費,影響了經濟內循環。

從這個意義上說,房地產發展要和經濟發展/城鎮化進程相適應,否則就會扭曲經濟結構,阻礙經濟正常循環。

|觀點三:獨秀於林,不行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 王玉臣

某一個行業畸高,其他行業必然受影響

首先,內循環意味著環環相扣,生產、分配、消費等個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將有限的資源用在各個環節上,進行消費、再生產、再分配。而從消費環節來看,國民手裡的錢是有限的,而房價居高不下,虹吸國民財富的房地產無疑佔了國民收入的一大部分,這就導致了消費能力的集中和畸形。

財富總值的有限性決定了,當某一個行業畸高的時候,其他行業必然受影響。

但不可否認,房地產從一定程度上還是推動了內循環。畢竟房地產行業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小行業,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組合,建築工程施工帶動了農民工就業,土地收入帶動了地方收入,建材供應又帶動了關聯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大量的工作機會,也產生了一定的財富分配。所以,房地產一定要抑制過熱,房價一定要降到適度的水平,這樣才能發揮其推動的作用,抑制其拖累的負面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不能只有房地產獨秀於林

短期來看,房地產推動了內循環,因為房地產主要是國內消費者在消費。

長期來看,房地產拖累了內循環,一個良好的市場經濟,不能只有房地產獨秀於林,被房地產綁架,經濟內循環就難以良好運轉起來。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 盧文曦

房地產應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從內循環角度看,房地產還是會起到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如果出口投資遇到壓力,那麼投資和消費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

不過,內循環不會過度依賴房地產,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資金區全部投到房地產,還怎麼去消費呢,假如有100塊,七八十塊全部投到房地產,二三十塊投實體經濟,其他地方失血有可能造成失業等現象,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產會對經濟產生拖累。

房地產應該還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嚴守住房不炒的底線,防止資金流到不該流的地方,並不是完全不能進來,而是合理的發展,房地產能對經濟起到一個穩定的作用,所以現在更多的是防止市場過熱,現在需要穩定的房地產市場給經濟轉型創造時間和空間。

|觀點四:怎麼樣變更好?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同策研究院總監 宋紅衛

控制好房價有利於內循環經濟

內循環主要就是指國內消費主導下的經濟增長模式,從長期來看房地產肯定是推進內循環。但是房價太高,或者房價上漲過快對於實體經濟是有擠出效應的。企業的成本上升,企業利潤空間下降會造成產業向外轉移,近幾年我國有些製造業向東南亞開始轉移,這樣就會造成就業下降,失業率上升,老百姓消費能力下降,企業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

房地產是個中性詞,我強調高房價或者房價上漲太快是拖累內循環,但不是這個行業。關鍵是房價上漲脫離了經濟和老百姓收入的增加,就是擠壓經濟,總結一句,高房價、房價上漲過快,拖累內循環,控制好房價有利於內循環經濟。

某房地產開發商

提高信貸使用效率,是內循環重中之重

從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形勢來看,房價過高,是良性內循環的最大阻力。

首先,涉房貸款,消耗了大量銀行信貸資源,擠佔了中央用於扶植小微企業貸款資源。同時,房貸利率上浮,使得銀行更偏愛房貸,加劇了這一趨勢。

其次,高房價抬升了商品成本,倉儲成本、店租和人工成本中的居住成本,比例過高,使商品價格居高不下,阻礙了內需消費提升。而且,從資金使用效率看,工資形式的資金沒有在消費領域流通,就以房貸形式回到銀行,高額房貸降低了資金運轉效率,佔用了內循環資金。

此外,高房價下,大量銀行貸款以資產抵押,一旦房價暴漲暴跌,會形成了巨大的金融隱患。

不得不說,在當前嚴峻的內外形勢下,嚴格控制銀行信貸規模,提高信貸資金使用效率,是打造良性內循環的重中之重。

社科院 馮煦明

活躍經濟內循環取決於四大方面

壯大和活躍經濟內循環,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就是理順和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包括如下四點:

一是要優化建設用地供給的空間佈局結構,切實增加人口流入城市的住宅用地指標,防止一二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降低新市民住房壓力,避免高房價“反噬”實體經濟;

二是在年輕人購房壓力較大的一二線城市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切實提高租房居住的穩定性、便利性、可靠性和宜居度,尤其是要大力發展長租公寓市場;

三是要系統性地提升物業管理服務品質。總體而言,我國房地產市場存在重硬件、輕軟件,建造能力強、物業服務能力弱的失衡。隨著房地產市場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亟須補足物業服務品質短板;

四是要防範個別產業基礎薄弱、人口淨流出的縣城及三四線城市潛在的房價下跌風險,防止房地產市場風險向金融部門和其他實體企業蔓延。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大咖辯論:對於“內循環”,房地產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