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微信用戶越來越多,但是不發朋友圈的人數卻越來越少。為什麼越來越少的人發朋友圈了?

知乎上有好幾個高贊回答:

“加的人多了,朋友圈並不全是朋友。”

“當發現自己在唱著獨角戲的一瞬間,我不想再發什麼了。”

“原本我發朋友圈是期待回答,通過“贊”數,以及點贊人覺得心情好壞,後來發現這樣是浪費時間。”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的確,網絡時代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微商,師兄師姐等不相熟的人進入了你的朋友圈,你的朋友圈還“純粹”嗎?


01

朋友圈的初意是記錄美好生活,把美好分享給朋友。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微商,廣告商等等與你不熟甚至不相識的人進入了你的朋友圈。

大約一年前有很火的一個短視頻《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其中有一個讓我印象很深刻的片段:一千多個聯繫人朋友卻沒有幾個。

“通訊錄越擁擠,心裡越空虛”。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朋友圈裡的聯繫人可能只有幾個相熟的人;

打開朋友圈,刷新出來的不是微商的“雞湯”,就是廣告商的你用不著的商品介紹;

點擊沒有備註的微信頭像甚至忘了這是誰,是什麼時候加,為什麼加的他。

“加的人多了,朋友圈並不全是朋友”。一個和你沒有什麼聯繫的人,怎麼會認真且仔細地瞭解你的內心世界?


02

但是有時候最讓你感到氣憤無奈的人,不是一個陌生人,而是你認為的朋友。

前段時間,我們學校有一個校園跑的團體活動,我室友拉著我參加了。在我不斷練習後學會其中一個爬網關卡之後,非常高興地發了一條朋友圈來證明我第一次爬網成功。沒過一分鐘,我的室友全都點讚了。

到了比賽那天,我很快地翻過那個網。等到比賽結束時,我的室友跟我說了一句,讓我無限感概的話:

“沒想到啊,我還以為你是最弱的那個,結果你翻過去了,還挺快的,厲害啊。”

我練習的朋友圈即便你們點讚了,但是你們卻都沒有記住,哪怕是一點點。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原來有時候,自己的經歷對別人來說,不過是生活的調劑品。她們看了後一笑而過,不會在心裡留下一絲痕跡。

“當發現自己在唱著獨角戲的一瞬間,我不想再發什麼了。”

在此之後,我不想再發朋友圈了。因為我不想我的一腔熱血換來是一盆冷水。


03

有多少人能夠考慮到你的情緒?

魯迅先生說過一句話:“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我們不難發現,朋友圈中點贊,評論最多的是表達“傷懷”的心情說說。

他們很多時候並不是能夠想著你當時發佈動態時的感情,而是因為這些是他們自己想表達的情緒,無你本人無關,只是你剛好發佈了這條動態,換了其他人也無大礙。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亦或者我發自內心發表此刻心情,或苦或甜,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懂。點贊數再多,也填補不了內心的空缺。很認真述說著自己的悲傷,卻換來一些空洞的“加油”字眼,還有可能別人根本就不以為然。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感受到被他人接受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如果我們在關係中的歸屬感得不到滿足,我們的身心就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可能會下意識去逃避。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當我們把內心獨白展現出來的時候,他們覺得我們只是不開心了,沒什麼大不了的,自然也就一笑而過了。

假如我們表達的東西不被人重視,則我們也會慢慢失去表達的慾望。


04

曾經的我發朋友圈很在意點贊數,是誰點的贊。但時間一長,感覺也沒什麼意思。點贊人數再多,沒有明白你的心情的人又有何用。

我認識一個人,她成績很好,又是班長,還經常參加活動,拿過不少的獎。但是她從來不發關於自己私事的朋友圈,去哪裡玩,拿什麼獎都不會發朋友圈。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有一次我問她為什麼,她回答:

“我的微信有很多因為學校組織才加的師兄師姐,我和他們關係不是很親密,我和朋友又經常在一起談心,我又何必花時間去發朋友圈,對著一群不關心我的人訴苦,經營一些對我並沒有什麼好處的關係呢?

其實真正懂生活,厲害的人很少發朋友圈。因為他們知道在現實中找個朋友坐下來喝個小酒談下心,甚至打一場小架,也會比你在朋友圈找存在感要好得多。

朋友點贊完我的朋友圈,第二天我把她拉黑了

蔡康永在一個採訪上面說:“我們要恭喜那些不發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應對真實的生活,恭喜他們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不要再到朋友圈找朋友和樂趣,製造生活的氣息,而在現實生活裡擁有自己的人生吧。

作者介紹:小拾呀,內心柔軟,嚮往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