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洛陽洛寧韋嘉豪——奶奶的紡花車


故事:洛陽洛寧韋嘉豪——奶奶的紡花車

奶奶去世已經二十多個年頭了。奶奶的一生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我的爺爺排行老二,聽我大爺說,爺爺是個老實巴交的人。當年我爺爺被國民黨抓壯丁抓去了,在國民黨的軍隊幹了十年,說抓壯丁也不很全面。那時候蔣介石說,地無南北,人無老幼,均有守土抗日之責。當時還給了三塊大洋。

在哪個軍閥割據、土匪橫行、日本侵略,兵荒馬亂的年代,在部隊待著也是蠻好的,起碼說吃穿不愁,當兵不就是為了吃皇糧嗎。說危險也不太危險,不清楚我爺爺輾轉過幾個部隊,反正一直都是運輸兵,就是負責運輸騾馬什麼的。算是個弼馬溫之類的馬倌吧。別小看我爺爺年輕時老實巴交,可騾馬牛之類的大牲口都被我爺爺訓練的服服帖帖的,要不也不可能一干就是十年,早被送到前線當炮灰了,也不能這麼說的,應該說光榮犧牲。可是,蔣都被趕到臺灣孤島上吹海風去了,誰承認你是英雄、烈士?如果是對小日本開戰,還有可能給個抗日英烈什麼的。如果和解放軍打內戰犧牲了,那就是炮灰,蔣介石蔣該死的爪牙,死有餘辜恨不得鞭屍呢。

我爺爺挺幸運的,最後輾轉到傅作義手下混飯吃。解放北京的時候,傅作義在我黨的策反下,更主要是親閨女加入了共產黨,成為我黨聯絡人。總不能為了大勢已去的蔣父女反目成仇吧,再者共產黨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北京又是明清兩朝皇城,真開戰,毀於內戰,誰能擔得起歷史罪人的罵名?於是乎,傅作義通電昭告全國,率軍起義。要知道起義可不是投誠,更不是投降。起義就是朋友兄弟一樣的待遇,總司令都成解放軍了,那國軍部隊隨之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解放軍的政策雖然很好,十幾萬人也不可能全部換了衣服都招過來。也得讓人家心服口服,要不然這兵不但打不了硬仗,還可能有譁變的危險。所以,就開動員大會,願意留部隊的,換衣服重新編制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願意回家的發放路費回家。那時候國共正開著戰,也沒有多少錢,幾塊大洋不記得了,反正我爺爺就領了路費回家了。一是在部隊幹了十年,生生死死看的太多了,也幹夠了。二是老家也解放了,有好日子過,也想家了。

爺爺就這樣回來了,在大哥也就是我大爺張羅下認識了我奶奶,成了家。那時候結婚容易離婚難,不像現在離婚容易結婚難。然後就生養了我媽媽姊妹仨,在我媽媽剛三歲多的時候,三年自然災害席捲了中國。到處都是飢餓難耐,熟人見面問句你吃了嗎?都是有氣無力的。我媽說,那天我爺爺感覺心口疼,請我們村土醫生趙順爺過來看了看病,要去縣城抓藥。本來我奶奶借了半瓢白麵,給我爺爺做了一碗稀稀的面片湯,準備讓我爺爺喝了,再去縣城抓藥。可是人家大夫大清早來了,總得讓一下子吧。就讓了那麼一下子,趙順爺也不知道就這一碗,否則,我想餓死他都不會吃!那時候,人真是餓怕了,看見吃的就像餓狼看到了肉一樣,兩隻綠油油的眼睛都發光了,於是,接過碗三下五除二的一口吃了個精光,就差把碗舔一遍了。

從我們村子到縣城有七八里路程,全是土路,都是靠兩隻腳板走著去。我爺爺就餓著肚子去了縣城,到縣城也捨不得拿抓藥的錢買些吃的,中午的時候,感覺天旋地轉以及飢餓加心臟病,死在了縣城路邊。那時候也沒有法醫驗屍,天天有死人,人命沒現在這麼值錢。被查到是我們村人,通知我們家去城裡收屍。幾個本村的壯小夥拉著一個破架子車,吱吱嚀嚀走著去城裡,把爺爺拉了回來,我奶奶踩著小腳跟著哭了一路。到現在我媽都不記得我爺爺長什麼樣子了,總是隱隱約約記得有一個影子。我爺爺去世後,我奶奶就與紡車相依為命了,為了三個孩子,每天的紡車都嗡嗡嗡的轉個不停。

我奶奶在舊社會也算是個貞烈女子,一輩子也沒有再嫁人,就守著我媽姊妹仨在破窯洞裡過日子。在大爺大奶的幫襯下,在那個時候集體大鍋飯了,好歹沒有再餓死人,一直熬到我媽姊妹仨長大成人。我媽還讀了初中,直到我爸這位山東漢子到我們家,日子才好過了起來。但我家的紡車在我奶奶手裡就沒有停下來過......

我讀小學的時候,還見到過我奶奶搖紡車紡棉花,那是一架老式紡車,把手經年累月磨的光溜溜的,我奶奶坐在小板凳上,盤著腿,一手續送著棉花,一手輕輕的搖著。紡車飛快的轉著,發出嗡嗡嗡的聲響,像一群蜜蜂在一起採蜜一樣。我就看著奶奶手裡的棉花一點點的變成了一根細細的棉線,我感覺好神奇。有時候,奶奶會溫柔的看我一眼,自言自語,你爺爺要是活到現在該多好啊。都是命,唉……

後來,家裡不種棉花了,窯洞前也蓋起來了三間土牆茅草房,有了閣樓可以放東西雜物,奶奶的紡車就放在裡面。也不記得哪一天,我爸到閣樓找啥子?一個菸頭把茅草屋給燒成了灰燼,奶奶的紡車也在那場大火中飛灰湮滅了。

再後來我們就在塬上的宅基地上蓋了三間土牆瓦房,門口和窗戶口是青磚砌的。在那個屋子裡度過了我的青少年時光,我奶奶也是在那個屋子裡走的。後來聽說老屋也坍塌了。我奶奶最後近十年得了偏癱,就是半身不遂,我一直認為是我們那水質不好造成的。否則,我奶奶那麼要強善良的一個人,怎麼會得這種病呢?剛開始左手還能吃飯,後來左手也不太聽使喚了,我們兄弟妹子仨就輪流餵我奶奶吃飯,我奶奶頭腦還是很清楚的,飯量也很大,一頓基本兩大碗,主要是那時候缺肉少油的,不是糝湯就是麵條。天好的時候,就把奶奶抱出來躺在竹躺椅上曬曬太陽。

我們家逢年過節只要有好吃的都緊著我奶奶先吃,我媽媽經常說你們還小,以後有得吃的。我奶奶有時候偷偷的給我們吃,我們也懂事的只嘗一點點。後來奶奶也躺煩了,有時候也會莫名其妙的煩躁,總是說老天爺你把我收了吧,別再讓我活受罪了。我們也總是好言好語的勸慰著奶奶,經常看到奶奶眼角的淚花花,我們也難過的偷偷地哭。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奶奶還是走了,去天國找尋我爺爺去了......

故事:洛陽洛寧韋嘉豪——奶奶的紡花車

作者簡介:韋海民,筆名韋嘉豪,1979年6月出生於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趙村鎮西陳宋村。2004年畢業於河南科技大學,現旅居河南省會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