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秀容古城漫步

秀容古城位於晉北鎖鑰之地忻州,屬晉北一帶。重建後的古城中不論是建築風格、地方美食、還是書院廟宇等都體現著晉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在暑期三下鄉實踐中,我走進秀容古城,展開了關於城中體現的晉北民俗風情的實踐調查。

秀容古城外圍有城牆環繞,呈現四方形,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其中南北城門之間由一條南北大街相貫通。由於秀容書院的地理位置在忻府區較為靠南,當地居民和前來遊玩的遊客通常戶選擇從北門進入,沿著南北大街直接向南走,即可到訪到城內的絕大多數店鋪,並且從這裡前往古城內的任何一個其它景點都是絕佳的起點。由於古城外的北城牆仍在修葺中,我們現階段無法從北城門進入古城,乘坐303公交進入東城門,先到達的是古城東大街,這是一條山西特色商業街區,這條街與南北大街交錯,沿著東大街一直向西走即到達南北大街。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秀容古城導覽圖

古城內由各縣輪流進行的一系列的民俗表演都會在這條南北大街展開,每當這個時候街上鑼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遊人們紛紛駐足,站在街道旁的店鋪門口欣賞獨具特色的晉北民俗表演,傳統民俗的表演者化著誇張的妝容,白臉紅唇,神采飛揚;所穿的服裝通常為大紅大綠,顏色極其明豔,多以戲劇服裝為主;道具常是手持扇子、手帕、彩稠、傘等;他們的舞蹈尤其以踩高蹺、跑旱船(圖二)等最為著名,不僅造型美、生動活潑,還有很強的技巧性。他們伴著響亮的鑼鼓聲、嗩吶聲、鑔聲,邁著著節奏明快富有彈性的步伐,以一種詼諧有趣、質樸可愛、激情熱烈的形式,通過飽滿的表演張力展現了晉北人民的熱情質樸。這些特色文藝活動除了傳統的民俗表演如鳳秧歌、舞獅子等,還包括了一些現代化的表演如健身操、燈光秀、旗袍秀等。此外還有一些投壺射箭遊戲;在八座樓門的城樓上還會有熱鬧非凡的王府小姐拋繡球招親;每到週末晚上,在南北大街的明月樓下常常會有貂蟬拜月表演……一條古風古韻的南北大街成為了一條文化走廊,成為了晉北人民展示自我的表演舞臺,臺下滿是老百姓叫好聲。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民俗表演——來自山西忻州古城秀容印象公眾號

我們沿著南北大街一直向北走可以看到一座座的主題院落,包括五臺山主題院落、定襄縣主題院落、岢嵐縣主題院落等,都坐落於這條街上。雖然部分院落仍然未完全完工,但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古城縣市區主題院落內雲集了地方特色風物,是最能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集中體現著當地的民俗文化、風土人情、飲食文化、旅遊文化、產業資源等特色文化。例如五臺縣主題院落的載體為旅遊規劃,選取了最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產業元素。五臺山作為佛教聖地,五臺院落內也承載著佛教文化,向傳統建築南禪寺表達敬意,回應傳統,承載傳統實物。保德縣主題院落內的建築以中式文藝氣質風格設計,並結合了保德縣黃河土窯洞建築風格,以及渡口文化、窯磚院落建築元素等內容為一體,將黃土高原人民頭頂蒼天腳踏黃土大地的生活習俗都融入了建築之中。院內集住宿、餐飲和特色農副產品以及旅遊為一體,還經營一些保德特有的土特產、農副產品、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在能充分體現當地的獨特氣質魅力的同時,帶動著多元文化旅遊。這種產業聯動能在吸引遊客到主題院落中作客的同時,通過弘揚地方特色,讓客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在忻州各個縣市區的特色有一定了解之後,讓遊客內心產生對當地旅遊的嚮往,這種產業聯動推動了全域旅遊,帶動著區域內產業發展。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五臺縣主題院落外觀——張咪攝

與南北大街北部向接的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小巷——泰山廟巷。這是適合逛吃的最佳之地,在這裡有你所想要的全部秦晉美食。站在泰山廟飯店門口就可以嗅到巷內小吃的香氣,向巷內望去,全都是隻有在山西才能吃到過癮的小食店,店門口的招牌上下交錯,光是看到這些琳琅滿目的招牌就已經讓人垂涎三尺:特色刀削麵、驢蹄子面、肉夾饃、銅鍋豆腐腦、保德油糕、手工搓搓、保德碗託、忻州麵皮、手打蝦滑、山藥豆麵、抿面……數不勝數的美食上演著舌尖的誘惑。向巷內望去,可以看到巷子兩側的店鋪門口的桌子上早已滿座,店家忙進忙出,操著一口濃郁的忻州口音與客人交談著,客人們大口咀嚼著美食,享受著這愜意的時刻。我們走進一家莜麵栲栳栳店,這家小食店店主是忻州靜樂人,在二〇二〇網絡中國山西面食文化節中被評為網紅麵食。莜麵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是典型的晉菜。通過與店家的溝通,我瞭解到這道菜所用材料為莜麵,將莜麵精工細作後,形狀像“笆斗”,因而民間稱之為栲栳栳。對莜麵的加工是一件非常考驗功底的事情,只有十足講究的工藝,才能使美觀與勁道的口感相得益彰。莜麵本身是沒有味道的,這道菜的美味都得益於它的蘸料,店內有西紅柿臊子、豬肉臊子、羊肉臊子三種湯料,再根據口味添加一些山西老陳醋、香菜、蒜泥等調味品,用筷子把蒸籠裡像蜂巢一樣的莜麵夾到碗裡蘸點湯,放到嘴裡細品,口感筋道,讓你齒頰留香。通常這門廚藝在老一輩的的手中傳承較多,這家店鋪的開設,讓更多當地和外地遊人從現代匆忙的餐飲中重拾了山西老味道,瞭解到這門手藝,這也正是這些小吃店的社會價值所在。通過原始的食材、傳統的手藝,廚師與食客之間通過美食刺激味蕾,將經典味道口口相傳。每當夜幕降臨,泰山廟巷的燈亮起,夜色撩人,照亮整條小巷,這個城市的人們在這條小吃街放肆地笑著,品嚐著人間煙火味,這個城市的活力在這裡被點燃。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泰山廟巷遊人如織——張咪攝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莜麵栲栳栳美食——張咪攝


從泰山廟巷出來後是茶樓廣場,茶樓廣場的對面是泰山廟。泰山廟始建於初唐,作為道家場所泰山廟曾遠近聞名,香火旺盛,信徒眾多。民國時又成為忻州最大的錢市,各種貿易和交易都在這裡進行。老城幾經更替,泰山廟現在更換為茶樓,茶香氤氳,喜迎環繞。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成分,品茶是一種心境修煉,濾去浮躁的沉澱。泰山廟的建築風格具有古樸和生態感,鐘樓、茶樓、鼓樓、戲臺和紅牆綠瓦相互照映,營造出一種和諧靜謐清幽的氛圍。傍晚時刻,斜陽晚照,樹影婆娑下,坐在雅緻的茶桌邊品茶會讓人思緒萬千,茶葉清香喚醒沉睡的古城記憶。除了宜人的環境,泰山廟內的茶水也從源頭上把控著品質,保證茶入口時的口感延續。茶葉採用專門的茯茶,有著解酒暖胃安神功效。泰山廟內的戲臺上常有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邊品茶邊欣賞著當地的表演,彷彿隱於市,在這喧鬧繁華的城市生活中有一處棲身的桃源。

接著沿著秀容北巷走,我們到達了秀容書院。通過查閱資料和諮詢工作人員我們瞭解到秀容書院的悠久歷史,秀容書院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距今已有一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歷史了,當時忻縣稱秀容縣,故以此得名,為忻州市第一所學府。書院建成後,取代了忻州儒學,成為當時忻州的最高學府,一直都是忻州地方的學子準備科舉考試的地方。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稱 “新興學堂”,創山西書院改學堂之首例。原書院東邊是文昌祠,後書院逐漸擴建,文昌寺並於書院中。在書院西坡上先後修建三個風景亭:正中四角亭,南八角亭,北六角亭。六角亭為三亭中之最,每邊長約三米,亭高約九米。六角亭舊稱寥無閣,為全城最高點,立於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磚拱門,稱天之衢,意取書院讀書人,通過天之衢,登上寥天閣,飛黃騰達。因秀容書院修建之處倚靠九原岡,地勢綿延起伏,所以整個秀容書院也是從山腳到山頂臥于山上,整體看起來像是一頭臥牛。在格局上也因此被劃分為上院、中院、下院。從正門邁入書院後,我們先到達的是下院,下院參觀者較少,在通往中院的樓梯中間的牆上,雋刻著的是秀容書院的校歌“校舍崢嶸,雄健九龍崗,規模好堂皇,規模好堂皇……”,至今這首歌還在忻州莘莘學子間傳唱。拾級而上,到達中院,中院作為書院的主體部分,又由北之柏樹院,中之棗樹院,南之槐樹院三院組成。青碧琉璃瓦覆頂的主建築就是當年文人學士祭奉文昌星的文昌祠,該祠入間最深簷下有廊,推為明代建築,古柏與古祠使得這個院落洋溢著悠遠厚重的歷史滄桑感。上院的面積不大,但是秀容書院的標誌性建築都在這裡,穿過書院茶社和古戲臺,一直向上走,望萱閣、魁星閣、廖天閣自南向北依次排列,望萱閣和寥天閣更似臥牛頭頂的雙角,所以說秀容書院是臥牛之首,雙閣是牛頭上的犄角,道盡了這兩座建築對美化忻州城的神奇作用。站在廖天閣俯瞰全城,景色盡收眼底。若是在傍晚時分,可以看到夕陽正好從西面傾灑到紅牆碧琉璃之上閃閃發光,彷彿穿越回了百年之前。現在的秀容書院,以元好問、白樸、傅山等忻州歷史文化名人為命脈,也特邀有意來共建書院的學者、專家、文化大家等前來一同共建秀容書院文化,完善書院人文風情。秀容書院作為古城旅遊開發的一大亮點,成為遊客的必到之處,文武兼具、儒道兼容的秀容書院展示著忻州對文化開放包容的態度,開發和完善秀容書院,對忻州古城的開發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秀容書院大門——張媛攝


山西忻州秀容古城漫步體驗

書院內佈置——張媛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