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技術|雞病的防治原則

1、預防為主,養重於防,防重於治,防治結合 

由於集約化飼養蛋雞相對比較集中,一旦發病不易控制,因此,必須認真執行“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加強日常飼養管理,以增強其抗病力。

2、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 

早預防即預防措施要及早實施,不能只強調不實施。早發現即細心對蛋雞進行觀察及時發現異常,以免延誤病情。早治療指對發現異常蛋雞時及時用藥治療,儘可能將損失降低到最小。蛋雞發生傳染病後,發現愈早,診斷愈及時,就愈能給治療贏得時間,在最短時間內控制疾病,避免疫情的擴散,不至於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蛋雞在發病早期,體內的病原體數量少、毒力弱,病原體對機體的損傷小,治療起來相對容易。同時,從防疫的角度來看,傳染病與非傳染病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具有傳染性,早控制可以減少病雞作為傳染源的作用。因此,在傳染病的治療過程中必須始終貫徹一個“早”字。此外在治療時,還必須進行隔離,可起到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的作用。

養雞技術|雞病的防治原則

3、營養全面 

目的是為了提高蛋雞體質,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概率。

4、適宜環境 

環境條件的好壞與否,對蛋雞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如溫度、溼度、通風、光照、飼養密度等,如果這些環境因素不合理,都會使疾病的發生增加。

5、預防的重點在育雛 

育雛階段是疾病的高發階段,因此,應將預防重點放在這一階段。當然也不能忽視其他年齡段疾病的發生,尤其要注意抓好種蛋雞的健康,解決好垂直性疾病的發生。

養雞技術|雞病的防治原則

6、抓好日常管理 

管理看似平常,但與疾病的發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7、堅持日常消毒 

消毒對於減少飼餵用具及飼養場地病原微生物起著關鍵作用,所以消毒措施的執行,既不能簡單應付,更不能偷懶不做,而要嚴格執行,才會真正起到作用。

8、免疫接種 

通過接種疫苗預防傳染病的發生是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對能用預防的傳染病種類一定堅持用疫苗接種免疫。

養雞技術|雞病的防治原則

9、藥物預防 

能有效防止疾病的發生,所以在可能發生傳染性疾病時選用藥物,通過飲水、拌料的方法群體藥物預防,同時要掌握好用藥時間,一般3~5天為宜。

10、不完全依賴藥物治療 

用藥物治療是最下策的辦法,僅僅只是一種補救措施,而且往往達不到理想的作用。因而決不能依賴這種方法。藥物治療時應儘可能通過藥敏試驗選擇藥物品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