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銀行股?(二)

上一篇文章《如何看懂銀行股?(一)》我們介紹了銀行的主營業務、營業收入計算和營業支出計算,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細挖一下銀行的淨利潤應該怎麼看。

為什麼要細挖淨利潤?因為從淨利潤裡面我們要挖掘出目前低估,有潛力的銀行並持有。目前持有的理由上一篇有說過,這裡就不贅述了。

01 看懂銀行的撥備

銀行的淨利潤要得出,有下面這個過程:

銀行過的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支出,得出一個利潤值,這個不能算是銀行過的營業利潤,因為銀行是從事資金的槓桿業務,尤其是貸款不是所有都能收回,所以銀行會在這個時候,對難以收回的貸款計提貸款損失,說白了就是先把一些錢從自身經營利潤中提取,以防萬一。

上面這個行為,我們稱之為撥備,銀行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支出的值,就等於撥備前利潤。撥備是為了防範收不回來的貸款(絕大部分),所以這個是針對不良貸款金額來計算的。

銀行的財報裡,這屬於資產質量指標的範疇,其中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這三個指標需要重點注意:

我先解釋一下各自代表的意思: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餘額/貸款和墊款總額,這個指標意義在於指出銀行的不良貸款佔全部貸款的比例。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準備╱不良貸款餘額,這裡的貸款損失準備,尤其需要注意:

大家可能都能理解,銀行貸出去的錢,就兩種情況,要麼能收回,要麼收不回,但是實際業務裡面,你很難去確定一筆賬到底什麼時候收不回,如果全部等債務人破產再確認壞賬,又不符合會計準則中“謹慎”和“公允”的原則,所以我們一般在壞賬行為發生之前,就需要計提,但這個不是真的損失,而是一個預期而已,算是一種對損失的準備,稱之為貸款損失準備。

大家一定要好好理解一下上面的這個意思,貸款損失準備是一個總額的概念,當中還包括三種準備:

貸款損失準備=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這三種準備都有自己相應的計提比例:

1、一級準備為貸款餘額的1%,按季度計提;

2、專項準備分四種,關注類貸款計提2%、次級類貸款計提25%、可疑類貸款計提50%、損失類貸款計提100%,這四大類剛好也是不良貸款的分類。

下面是招行的專項準備類貸款餘額明細:

如何看懂銀行股?(二)

3、特種準備沒有明確的計提比例,自行確定,所以這裡發揮的空間就很大了,因為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會直接衝減當期的利潤,所以現實中,這裡就成為了銀行的利潤調節器:

當期利潤很高的時候,可以計提多一點的貸款損失準備,隱藏利潤,待後面利潤較低的時候釋放出來,這樣就能“營造”出一種利潤穩定的現象。

所以不良貸款率不變的情況下,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如果突然提升,那就是當期銀行的淨利潤被“撥備”進去小黑屋了,以便後期使用。

最後一個貸款撥備率=貸款損失準備╱貸款和墊款總額,很好理解。

銀保監對這些指標是有明確要求的,監管要求撥備覆蓋率在120%~150%之間,貸款撥備率在1.5%~2.5%之間。按照慣例,我們下面引用一份招行2020年的中報來看看,實務中這三個指標真實值是多少:

如何看懂銀行股?(二)

上面不難看出,不良貸款率同比下降了0.02%,但撥備覆蓋率卻上升了14.03%,當中的意義不言而喻。

撥備前的利潤拿走需要撥備的部分,剩下的就是營業利潤了,扣完所得稅,最後得出的就是淨利潤,這個是財報披露出來的數字,用來計算銀行的PE和ROE的。

為什麼銀行的估值要看PB而不能看PE,就是這個道理。

02 先選盈利能力強的,再選低估

到這裡,關於銀行的主要的業務介紹,經營分析就已經完結了,當你能清晰捋出銀行的業務走向時,你就已經具備判斷銀行這個企業價值的能力了。

銀行的業務異常複雜,如果要全部搞懂,估計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但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畢竟起支撐作用的就是那些主要的業務,我們把這些搞懂就夠了。

我自己選銀行股,是這麼一個思路,首先看盈利能力,通過淨利息收入佔比、淨利息收益率、淨利差和淨利潤複合增速這四個指標加權求值,取最優的10個;

然後通過比較這10個最近的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增減情況,挖掘隱藏利潤,選出最優的5個;

最後在這10箇中,通過股息率、ROE/PB的比值加權求值,選出最優的3個,然後買入,就是這麼簡單。

數據在理杏仁裡面都有,計算方式異常簡單,如果你熟知上面每個業務單元的概念,每季度的最優銀行股,一下子就出來。

這是如何看懂銀行股的第二篇,希望對你有用。

- 完 -

雅格布:

一名互金產品,偶爾寫點破金融。

投資不需要預見未來,只需要尋找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文章內容用來挖掘一些市場上定價錯誤的投資機會,並分享我個人淺薄的決策和思考。

如何看懂銀行股?(一)

如何用工資高效合理地加倉

兩張圖說說黃金的買入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