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摺扇既然為文玩,少不了盤的樂趣。“三分盤,七分養”是文玩摺扇的盤玩準則。只是摺扇和很多文玩不一樣,有自身的實用價值和使用方式,故而盤玩也不顯得刻意,反而一開一合,一搖晃之間,就給玩者平添了幾分不同以往的氣質。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摺扇收藏講究精品:摺扇本身製作十分考究精良,而同時又有名家題字作畫,其收藏價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就扇面而言,大多數精品摺扇都採用上等宣紙,如徽宣多為蘇扇所採用。因此這也對保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而摺扇多以竹子或者木材為骨,製作扇骨的工藝也極其複雜。然而即使是經過這麼多道工序處理,如果保存不善,仍然有可能會遭遇蟲蛀。因此摺扇在收藏過程中還須學會保存。一般摺扇要存放在通風、溼度適中,並遠離火苗的地方,最重要的是防火、防潮、防燥。藏家也要給每一把摺扇都配上專用驅蟲防潮的扇盒或扇套。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摺扇是很嬌氣的玩物,在開合時需要一些門道。摺扇的扇面極易“折”的,頻繁地開合會減少其使用壽命。正確的方法是:右手攥住扇柄部分,左手伸出食指按住扇子頂端,用右手大拇指用力,輕輕捻開扇子。合上時,也是輕輕地收攏。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摺扇的盤玩和各式文玩的盤玩其實本質上頗為相似,都是用我們人體自然分泌的油脂和汗液來蹭擦扇骨的表面,經過長時間的摩挲後形成半透明的氧化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包漿”,進而提升扇骨的光澤度和手感質地,更可以為摺扇平添一分靈氣。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文盤”是將扇骨經常握於掌中,並反覆抽拉摩擦、撫摸,經過人體氣血體溫的影響,使扇骨由新制時的晶瑩潔白,盤成微黃如玉,經過久盤色似琥珀,又若蜜蠟。“文盤”扇骨前首先要淨手,洗手待手上的潮氣揮發後,兩手相搓至微熱,再將扇骨握於手掌中,勻速前後抽拉,盤至和人體相近的溫度即可停止,這樣反反覆覆,半年後扇骨上可出現盤玩的痕跡。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武盤”從速度上來說要比“文盤”更快,效果也更加明顯,具有“短平快”的成效。“武盤”的手法的關鍵就在於“借油增力”,通常都是用核桃油或者是我們鼻夾兩側的汗油,在經過反覆的塗擦後,扇骨會很快就變得油亮光澤。但是近年來,隨著把玩摺扇理念的完善,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認同“文盤”,認為在盤玩時過度地用油用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那些雕刻工藝特別精巧複雜的扇骨,一旦借油之後,不僅不會產生意想中的效果,還會影響自身的品相。

這個文玩只需3下,就能讓人風頭出盡

“生骨”為新制作,“熟骨”多為傳世品。新制作的扇骨需長期不懈的把玩,才能去掉其火氣,新骨不斷的“盤”,越“盤”越亮,其顏色也會由白變黃,由黃變紅,給人以古樸凝重之感。傳世的老扇骨則需要精心養護,妥善存放。對於老的殘扇骨,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能修則修,一時不能修的,要等待時機,不可勉強去修,否則對老骨會造成新的傷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