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来回走动的仪式,亲人之间也会疏远的


没有来回走动的仪式,亲人之间也会疏远的

文/连苇 2020年第107篇


01.

自从结过婚,初二不再跟着我妈回娘家,我几年都没去过我姥姥家了。

不仅不去她家,我几乎不走亲戚。他们的红白喜事我也很少参与,习惯了由我爸妈代替,总感觉还没轮到我这一辈儿人。

可能是因为我妈。她是一个过分喜欢张罗的人,谁家的事都跑在前面,还喜欢挑我的刺。

那好,你不是说我不懂事吗,对长辈不好吗,那你去吧,我就不去了,你随便怎么着吧。


02.

之前,她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说你看养孩子有什么用,老人生病、出殡都不回来。谁家吃个喜面,谁家结个婚,她都要去,她的意思是她不去不给人家面子,而我理解的是你天天去,不怕别人烦。

自从我跟我弟也变成了她嘴中的不孝之子,她就很少说别人了。因为一开口,我爸就立即说,“你还说别人呢,你的孩子不也是这样?”

我妈是这两年才出去打工的,之前从没给别人干过活,她不理解上班人的生活,她总说这你都不回来,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03.

说说她口中的大事——下葬吧,我们这下葬可不是三天入土为安,那是要守孝的,一个儿子7天,两个儿子14天,三个儿子21天,四个儿子28天。

至亲需要守孝,除了守孝之外,还有成殓一次,埋人一次。埋人的前一天还有一系列流程。

怎么说,活着的人应该为去世的人举行些仪式以示对他们尊重,但打工的年轻人真的耗不起。如果非以“尽孝”的名义把他们困在家,那我们这的男孩子有多少失业多少。


没有来回走动的仪式,亲人之间也会疏远的


有时候我不是不想去,是讨厌我妈道德绑架我。比如当她通知我的时候,我会说到那一天看看吧。一这样说她就急了,你看吧,不想来别来了,这事都没你上班重要吗,你请个假不就行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每当这个时候,应该会吵几句。次数多了,现在家里的事我几乎都不参与了,我妈也不再强迫我了。

知道她管不住,她也懒得说了。


04.

前两天,我姨跟我妈上楼送孩子,我已经好长时间没见过她了。

前一天,我妈刚陪她去看过病,说是鬓角疼。我姨坐在餐椅上,不知道该说什么,没一会儿,连说了几次“我们走吧”。

不知道怎么陌生成这个样子了,在我姨家上学那几年,我们的来往还是挺多的。

我突然开始思索这些年我都在忙些什么。娘家的亲戚不联系,婆家的更别提。大事管不了,小事不参与,只从我妈口中偶尔了解一下,我是不是真的太自私了。

还是小姑娘时,三天两头往姥姥和姨家跑,今天送点包子,明天送点水果,顺便把床单拿过来洗洗。


没有来回走动的仪式,亲人之间也会疏远的


虽然我不是太重形式的人,我一直说有什么忙需要帮给我说就行,可是普通生活哪有那么多忙需要帮。

见面就是吃吃饭,说说心里话,联络一下感情。亲人之间的日常交往都是小事,正是这些小事连着大家的心。

原本我以为这些小事我妈去做就行了,可是我发现如果一直觉得我们的关系比较近,不需要走动,大家是会疏远的。

她们要的是什么?生活所需都被我妈准备好了,我只需定期到家里坐坐就行。


05.

当我认识到仪式感的重要性,我发现我身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越是亲的人,说话越不注意,越不注重形式,以为省了一切形式我们还会像我小时候那样亲密。

其实,正是小时候对她们的依赖及经常走动,我们才会如此亲密。现在我已长大成人,如果不主动与她们联络,她们也会因为怕麻烦我所以不联系。

不想等到以后后悔。总想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追寻,看到网络上的新闻泪流满面,仔细想想,为远处的那些事浪费感情,不如让身边的亲人感受到温暖。

想去做公益,面对孩子和老人的,突然觉得自家老人都不能得到自己的问候,这种想法就是个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