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溺愛,你真得做對了嗎?

前幾天看了一則新聞:一個媽媽含辛茹苦把兒子養大,兒子大學畢業後很快就有了工作。

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這個節目播出後,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不能溺愛孩子,否則他們會很不懂事。但卻陷入深深的矛盾中,孩子哭鬧該不該打?抱過來哄著就是溺愛嗎?

在喵媽看來,溺愛的本質是什麼?是掛著愛的名義,內心深處卻對孩子深深的不信任,以此來對孩子實施“控制”。所以,我覺得“愛”不能背這個鍋。

孩子可以自己吃飯了,你嫌他吃得慢,吃得髒,就自己喂;孩子可以自己穿衣服了,你覺得他總穿錯,就幫他穿;孩子上小學了,忘拿課本、鉛筆,你就幫他收拾書包......

等孩子有了什麼問題,脫口而出的是:媽媽,都怪你,你怎麼沒記住?你回應:媽媽忘了,媽媽下次一定記住!

當你以這種不信任下的溺愛來控制孩子,剝奪了孩子需要經歷的生活體驗,孩子的各種懶惰和壞習慣就養成了。

佛學講“因果報應”,育兒中,孩子前期偷的懶,造成了他不能適應社會,而你的後半生,會像保姆一樣越來越累。

關於溺愛,你真得做對了嗎?

而另一種家長,在不懂育兒知識的情況下,對於溺愛完全迴避。比如孩子哭鬧時,就哭吧,不能慣著!

有一次我帶著喵去遊樂場,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在哭鬧,媽媽索性把他放在地上,丟下一句話:“不能慣著,叫他哭吧!”小男孩足足哭了5分鐘,媽媽和旁邊同齡的阿姨竟然無動於衷。

後來,遊樂場的服務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抱起來安慰了一會。原來是小男孩還想騎木馬,就被媽媽強行帶出來了。

如果一直以不能慣著孩子的名義,去冷落孩子的情緒,你會發現孩子的脾氣會越來越差。

當孩子情緒崩潰時,恰恰是最需要我們去安慰、去給予愛的時刻。

這時候,要愛和原則並重,抱著孩子給予他心理上的安撫,讓他表達自己的觀點,但要給孩子定下規則。

比如:今天太晚了,明天我們繼續玩!如果孩子還不同意,就告訴他:可以再玩5分鐘!

所以,關於溺愛,父母千萬不要走極端,喵媽列下一個心法:

相信孩子!在這個基礎上你才能理解孩子,主動與孩子平等溝通。

兩個原則:

第一,保證孩子安全和不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做他任何想做的事;

第二,在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不要採取放任不管的冷暴力,主動和孩子去溝通。

很早就想碼一篇這樣的文章,終於在這個早起的清晨完成。

關於溺愛,你真得做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