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兒童的溫暖數學——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開展三年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的祁燕老師,今年到我校來支教,她的課堂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尊重個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我們老師的數學教學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大通縣良教鄉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何涵幫這樣說。

走向兒童的溫暖數學——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開展三年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為推廣教育部“西部教育改革支持項目”成果應用,總結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三年來的建設經驗,展示西寧市城東區學科育人的階段性成果,10月13日,西寧市城東區區屬學校、集團鄉村校負責人及數學教師齊聚西寧市曉泉小學多功能廳,舉行以“走向兒童的溫暖數學”為主題的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三年建設成果展示活動,吳正憲老師親臨現場指導。

走向兒童的溫暖數學——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開展三年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活動中,工作站的幾位指導老師與成員以對話形式回望過去三年大家一路相攜、並肩共進的歷程,每一個畫面、每一段故事,無不讓工作站的每一個成員欣喜又感恩。臺下的老師在聆聽中,亦隨著老師們的故事走進了那一段段令人難忘的回憶。在對工作站成員的領導和同事的採訪中,這些見證了工作站成員蝶變的領導和同事都極大肯定了工作站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縮短教師成長週期、引領和輻射更多青年教師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與會成員一致認為西寧市城東區教育人在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的建設中探尋出了一條教師專業成長路徑和本土校本教研的培訓模式,取得的成績受到了社會各界高度的關注,不僅引領了西寧市城東區教師的發展,影響了數學以外多個學科的質量提升,而且通過集團化辦學、青南支教、送教等多種形式帶動了周邊更多的教師的成長髮展,甚至引領了全市乃至全省教師的共同提高。

吳正憲老師在聽完工作站彙報和成員分享以後,將青海分站三年的成長之路總結為“輸血”--“造血”--“輸出血”,對青海分站三年成果給予了高度認可,鼓勵工作站申報國家教學成果獎。吳老師說,工作站的彙報、課例給北京的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帶給她們許多驚喜,並因工作站為區域教育所作的努力給西寧市城東區教育人表示誠摯的感謝。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活動現場,西寧市城東區教育局負責人代表全體全區教育同仁向最可敬的領路人吳老師獻花致辭,由衷感謝吳老師對西部教育的大愛和對西寧市城東區數學教育的傾囊相授,並對工作站全體成員提出要求,希望大家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善於學習,潛心研究,紮根課堂,勇於實踐,做一個傳授知識、啟迪智慧、完善人格的教師。

走向兒童的溫暖數學——吳正憲工作站青海分站開展三年建設成果展示活動

隨後,工作站祁燕老師代表全體成員向大家鄭重承諾:工作站成員將不負領導重託,不負工作站的培養,努力踐行,勇於爭先,帶動周圍的教師共同發展,用溫暖的心做溫暖的教育。

教研活動,課例必不可少。每一次課例的展示和研討,都會讓臺上臺下的老師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案例中修正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活動中,工作站成員王亞萍老師的《確定位置》和馬琴老師的《認識周長》兩節現場課,站在兒童的視角,追尋對數學知識本質的探索。吳正憲老師的《面與周長》一課更是站在數學教育的最前沿,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方式,為老師們再次展現了接地氣、見功夫、有營養的數學盛宴。交流指導環節中吳正憲老師對於課堂暴露問題的實用點撥及透徹解讀,使在場的老師們茅塞頓開,引發了老師們對自己日常教學的反思和深入的思考。

回首工作站三年發展歷程,工作站全面研究、推廣吳正憲老師的數學思想和教學經驗,通過“名師引領、課例研討、課後訪談、團隊互助、聯盟互動、1+3+N輻射帶動”等具體策略,為西寧市城東區培養了一支“高專業品格、高專業技能、高合作精神”的優秀教師隊伍,成就了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的項目創建品牌。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市區委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與支持,相信在吳老師的引領下,在青海分站團隊的帶領下,“用純粹的心,做專業的事”一定會成為更多西寧市城東區老師的自覺追求,會有更多教師有能力給孩子們提供“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大餐,為西寧市城東區及大通縣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推進區域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