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上演“變形記”業委會帶領業主、物業解痛點創亮點

促進小區和諧環境、維護業主集體利益,即使在不被支持、不被理解,甚至受到各種嘲諷辱罵中,他們仍憑著一腔熱血,敢為人先,成立小區業主委員會,聚焦社區自治。他們就是小區業委會主任,雖然拿著微薄的補貼,但是依然奮勇爭先,只為幫更多的業主建設美好的家園。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些業委會主任,聽一聽他們的故事和心聲。

小區上演“變形記”業委會帶領業主、物業解痛點創亮點

斯俊華

僅用時一年,一個曾經的“問題小區”蛻變成了如今的“示範小區”和幸福家園。近段時間,合肥博澳麗苑小區便通過上演這出“變形記”引發了關注,而這一幕“華麗變身”離不開小區業主委員會(下文簡稱“業委會”)的努力。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又有哪些艱辛?快來聽聽小區業委會主任斯俊華和他的團隊怎麼說。

歷經波折,成立業委會

“與其他小區一樣,我們小區成立業委會也源於業主維權,不過我們小區的過程更為曲折。”近日,在博澳麗苑小區,談及成立業委會的緣由時,第二屆業委會主任斯俊華如此說道。

斯俊華介紹,小區有3400餘戶、12000餘人,在十幾年前剛入住時,是周邊的高檔小區,空間大、車位充足,足球場、籃球場等配套設施齊全,甚至還有當時一些小區不多見的觀光電梯。可是,到了2015年,小區開始出現電梯維保不到位經常困人、水泵頻發故障影響供水、綠化無人管等問題,甚至還出現了物業交接不順,兩家物業同時辦公,爭搶收益但遇事推諉,且第一屆業委會處於癱瘓狀態這一系列狀況。曾經的高檔小區開始淪為“問題小區”,業主頗有怨言,時常發生維權事件,為此,小區熱心業主們萌生了成立第二屆業委會的想法。

但第二屆業委會的成立並沒有眾人想象中的那樣順利,小區戶數多,動員業主難以及經驗不足等問題都擺在斯俊華等人的面前。

斯俊華介紹,為了讓業委會成立程序合規且過程透明,他們經過兩次選舉,並經業主現場投票,選出了業主心目中的人選,然後一次次掃樓入戶,動員業主,瞭解業主的真實想法,還邀請專人指導,並接受社區監督。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5月,該小區第二屆業委會正式成立,斯俊華也被大家選舉為業委會主任,小區業主們有了“當家人”。

解痛點創亮點,“問題小區”蛻變了

第二屆業委會成立後乾的一件大事就是選聘新物業。斯俊華介紹,此前,業主們對於原物業的服務不滿,更不滿小區有兩家物業同時辦公,管理交叉,後來小區業主大會投票決定,不續聘原物業,要引進新物業。

走過前期那段管理混亂的時光,業委會成員們深刻意識到了一家好物業對於小區的重要性。為此,業委會開門辦公,在廣泛徵集業主意見後,啟動了招標程序,初步選出了兩家物業公司,經召開業主大會投票決定,最終花落金地物業。2019年10月1日,金地物業正式入場。

在業委會和新物業的配合下,博澳麗苑這個“問題小區”開始了蛻變之路,而這一過程,斯俊華總結為8個字:解決痛點,創造亮點。

小區上演“變形記”業委會帶領業主、物業解痛點創亮點

斯俊華與新物業負責人交流

斯俊華介紹,首先,小區為了解決安保問題,在相關部門的配合指導下,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實現了地上監控全覆蓋,並針對高空拋物問題,還安裝了朝天的攝像頭,還結束了一小區倆物業的局面;然後,還對小區電梯進行了全面檢修,排查安全隱患,並加強整治,實現了人車分流;針對小區供水水泵問題,小區還爭取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啟動了水泵改造工作,並完善了排水設施,而這一舉措,在今年汛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針對小區停車難問題,小區啟用了北門停車場,有300餘個車位供小區業主停放;此外,在物業的配合下,小區開展了綠化補植完善工作,昔日的荒地,如今成了小花園。

其中,機器人巡邏則是該小區整治過程中的一大亮點。該小區金地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機器人已參與日常巡邏工作,遇到門禁沒關、地面有垃圾等問題,該機器人都會自動下單,通知物業,然後由物業工作人員到場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僅用時一年,這一番整治已見成效,“問題小區”搖身一變成了“示範小區”,看著煥然一新的家園,小區業主們也欣喜不已。“從第二屆業委會籌備成立,到如今的整治,小區業主的熱情高、參與度也高,也很支持業委會工作,這讓我們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斯俊華說道。

小區之變,“軟硬兼施”

博澳麗苑小區黨總支副書記、業委會執行秘書錢叢愛也是此次蛻變過程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其介紹,小區這一次蛻變,除了有硬件上的改變,也有軟件上的提升。一方面,在業委會的帶領下,小區積極舉辦各類線下活動,並組建了乒乓球協會、文藝隊、愛心車隊、便民服務隊等組織,既能夠增進鄰里之間的溝通,還能夠為廣大業主服務;另一方面,還組建了樓棟群,選出了樓棟代表,併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讓業主們積極參與小區的整治提升工作,共建美好家園。

小區上演“變形記”業委會帶領業主、物業解痛點創亮點

小區安裝的朝天攝像頭

錢叢愛介紹,為了美化小區環境,豐富小區居民生活,增強居民愛護環境的意識,小區組織了認養植樹活動,並與轄區井崗鎮多部門聯動,種下了 “共建林”、“抗疫林”、“鄰里林”、“幸福林”等,小區環境美了,業主們住得也就更舒心愜意了。

錢叢愛還介紹,在今年疫情期間,業委會還跟社區、物業緊密合作,開展了日常生活用品無接觸配送這一系列的活動,在為廣大小區居民築牢第一道防線的同時,也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大家看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自然更願意積極投身到小區的整治提升中,這加快了小區的蛻變。”錢叢愛說道。

變化仍在繼續,堅持就會勝利

在斯俊華看來,小區業委會之所以能夠這樣正常高效運轉,既得益於業委會開門辦公,公開透明的健康工作機制,也離不開業委會成員們的辛勤付出與業主們的支持配合。此外,也與業委會依法依規辦事,業委會、業主、物業“三位一體”齊發力密不可分。

展望未來,斯俊華表示,接下來,小區還將持續開展整治提升工作,實現地下車庫監控全覆蓋,並繼續對電梯進行維修養護,切實保障業主的安全。

小區上演“變形記”業委會帶領業主、物業解痛點創亮點

如今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回首這一路的艱辛波折與這一年的蛻變,斯俊華和錢叢愛感慨不已,“改變是為了建設更美好的家園,但好事多磨,大家一定要有耐心,堅持就會勝利!”斯俊華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