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人民的公僕

文/扶風老怪


前一段時間,我利用假期,看了一部電視連續劇《海棠依舊》,對我的思想教育很大。《海棠依舊》完全採用紀實的手法,真實地記錄了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同志在西花廳的工作與生活狀況,塑造了周恩來同志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節約簡樸、嚴以律己的光輝形象,表現了一代偉人熱愛祖國、熱愛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貴品質,是一部很好的情感教育影視劇。


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中國人民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之後,周恩來同志作為第一任政務院總理住進了海棠圍繞的美麗的西花廳,從此這裡成了指揮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導航站,同時也成了新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科研等一切事務的交匯中心。從此,新中國的前途、命運緊緊地與西華廳一個平凡的老人的呼吸聯繫在一起。是他,在西花廳指揮了偉大的渡江戰役,乾淨徹底地消滅了中國境內的一切反動殘存勢力;又是他,在西花廳指揮了偉大的解放海南島的戰役,保障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還是他,在西華廳甘當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總後勤部長,徹底解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切後顧之憂,保障了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徹底的勝利;面對著蔣匪特務的瘋狂破壞,又是他,指揮若定,一舉擊退了反動特務的倒行逆施,保障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安全,讓盤踞在臺灣的蔣介石的罪惡陰謀落空。當科研工作人員因營養不良出現浮腫現象時,又是他,當機立斷,從北京軍區調來了蔬菜大肉雞蛋水果,保障了科研人員的健康,從而使科學實驗如期進行。當河北邢臺發生地震時,又是這位平凡的老人,不顧個人的安危,親赴災區,忘記了吃飯,指揮抗震救災。針對“大躍進”出現的鋪張浪費等不良現象,又是這位老人,親自赴農村調研,解決農業生產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進了農業合作化的順利進展。西花廳的生活,就是以這位老人為中心,充滿了歡樂,充滿了進取,充滿了意義。西華廳的笑語,折射出這位老人的辛勤的身影。西華廳的海棠,映射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進程從美麗走向美麗。《海棠依舊》中這位可敬的老人,始終裝著國家,裝著人民,裝著工作。正如這位老人所言:我的生命是屬於黨的!西花廳的海棠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唯獨這位老人對國家對人民忠誠的信念沒有絲毫的改變。這位老人的崇高品質,正如西花廳年年盛開的海棠一樣,鮮豔、樸素、美麗、大方,永遠光照人間。


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海棠依舊》不但展現了周恩來總理高尚偉岸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西花廳瑣碎的生活細節表現了周恩來同志卓越超群的外交藝術風格和親和淡雅的人格魅力。建國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對我新生的政權實行經濟與外交封鎖,妄圖將我中華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之中。以周恩來同志為首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充分發揚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魄,堅決貫徹毛澤東主席小球推動大球的外交戰略,積極團結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開創性地提出了“五項互不干涉”的和平外交政策,贏得了發展中國家人民的尊敬與愛戴,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外交戰線的勝利,滲透著西花廳這位老人的心血與智慧,也見證了毛澤東思想外交政策的英明與偉大。正如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博士所言,周恩來先生搞的是藝術外交,不能不令我們完全折服。外交戰線的勝利,預示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徹底打破了西方反華勢力的封鎖,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國已經登上了世界政治舞臺,影響著世界的格局,並且在國際社會中越來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更讓我感到動容的是,周恩來作為國家的總理,對自己乃至親人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沒有絲毫的特權。周恩來的弟弟周同宇因工作需要,被組織調到外交部。周恩來知道後,嚴厲地批評了弟弟的“特權”行為,並且毫不留情地責令降薪使用。後來弟弟因身體有病,周恩來同志又責令提前退休。周恩來的侄兒、侄女下鄉到延安、新疆後,通過考試被保送到解放軍院校上學。周恩來同志知道後,又毫不留情地取消了侄兒、侄女的入學資格,把機會讓給了更需要的同志。是這位老人沒有親情嗎?不是,他有親情,也很愛自己的親人。多少個週末,這位老人都把親人招來西花廳,看他們嬉戲、打趣,聽他們歡歌、笑語,同他們一道欣賞美麗的海棠。這種歡愉的時光是西花廳難得一見的景緻,也是體現這位老人最和善慈祥溫厚謙遜的焦點。可他是共和國的總理,他知道有多少人的眼睛在盯著他,在盯著自己的家人,因而他不能有絲毫的懈怠,他只能用“嚴厲”對待自己的親人。寧願犧牲家人的利益,也不願讓“特權”從這裡打開缺口,腐蝕我們的國家,侵吞我們健全的政治肌體。他的“嚴厲”,他的“無情”,正是出自於對家人的愛護,出自於對偉大的人民共和國的敬重,出自於對與自己同呼吸共命運人民的摯愛。因為他深知,儘管自己身為共和國的總理,可他永遠是人民的公僕。


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西花廳的這位老人,他把一切都獻給了自己深愛的祖國與人民。在他生命的最後關頭,他忘不了的是工作,忘不了的是自己的人民。五次手術,對於一個年逾七十的老人來說,簡直是生命的災難。可我們這位可敬的老人,他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選擇了與病魔抗爭,與時間賽跑。他把病房當成了辦公室,把醫生的叮囑當成了耳旁風,還是在修改報告、批閱文件、聽取彙報、部署規劃。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正是在這位老人的指引下初具規模,我們中華民族的生活也正是在這位老人的指導下逐漸邁上康莊大道,可我們這位西花廳可敬的老人卻病入膏肓,漸漸地遠離了我們。西華廳的海棠依舊美麗芬芳,醇香無比,可我們這位可敬的老人卻沉沉睡去。不能不令我們感到惋惜!偉人已去,精神永存!如同一柱紅燭永照人間。我不由得想起蘇軾描寫海棠的詩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西華廳的海棠依舊,人民的公僕永存!


人民的公僕 扶風老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