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到一位茶友發的朋友圈,滿滿的牢騷氣:“今天喝了一泡正巖茶,卻感覺它的內涵不如昨天那泡半巖茶。”

一副對正巖茶鄙夷不已的表情。

照這個勢頭髮展下去,不久,就會棄正巖而擁抱半巖,並且,還會鼓搗著身邊的朋友,一起棄正巖而投入半巖的懷抱。

難道真的如這位茶友所言,正巖茶品質不如半巖嗎?

不不不不不。

如果這樣想,不僅太主觀臆斷,還太過於驚世駭俗,任是哪一位茶界專家都不敢這樣說,這樣寫。

確實,茶友的朋友圈也說了,是今天這泡正巖茶,不如昨天喝的那泡半巖茶有內涵。

也就僅僅只是兩泡茶之間的對比而已,不能代表所有正巖茶和半巖茶。

也就僅僅是他個人的感覺而已,也就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罷了,不能代表所有茶友的感受和評判。

自己關起門來喝,喝出來的感覺,未必就是準的。

就算約了三五好友喝,大家一起喝出來的感覺,也都不見得是準的,是真實的。

有可能你們一起喝了酒,味覺不靈;有可能你們用的水,用的壺,用的茶具不合適;更有可能大家都是半桶水,一人表態,多人附和。

人云亦云罷了。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2》
跟李麻花討論正巖和半巖的口感問題,她很激動。

李麻花說,這個茶友如此對比兩款茶,其實並不科學也不嚴謹。

人每天喝茶的狀態,是不同的。

如果兩泡茶在同一天同一時間用同樣的方式沖泡,方才可以把天氣、環境、沖泡方式、身體狀態等細節影響因素降到最低,這樣得出來的結果才更加準確。

然而如果是隔天喝的,這兩天當中,人的身體指標,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

這樣在不同身體條件和不同天氣條件下喝出來的茶,感受也未必就是準確的,更不能把喝茶的結果拿出來做對比。
在專業的茶葉對比領域,比如鬥茶,比如茶葉審評,它們都要在現場進行,用的器具要統一,水的溫度、沖泡時間要設定好,沖泡過程都要由專人負責,就是要儘可能降低偏差,從而得出相對準確的結果,而不是主觀臆斷。
所以,你覺得今天的茶不如昨天那泡好喝,這裡面就包含了很多因素造成的偏差,失了準數。


最後還有個癥結,這個茶友拿了兩泡不同品種的茶進行隔天記憶式對比。
巖茶品種之差,也是差之千里啊。有人喝到肉桂,覺得霸氣濃烈,錯以為是環境內涵造就,其實主要是因為肉桂的品種特徵帶有桂皮的辛辣感。
而有人喝到老叢水仙,失了昨天那泡肉桂的霸氣,就誤認為老叢水仙的環境內涵不行,也就是山場不行,這種評判,就過於片面和自我。

堅持這種主觀臆斷下去,對自己喝茶水平的提高,是很沒有幫助的。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3》
學喝巖茶,是需要一個進階的過程的,並且,這個過程比讀書考試還難。

比考統一司法考試難多了。

學巖茶要分好多個步驟:
第一步是喝工藝,辨識出一款巖茶工藝的好壞。

這個相對比較簡單,因為,茶做得好壞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喝茶的時候,喝出了酸味、苦澀感很重、還沒了香氣、最可怕是喝出怪味,等等。

但凡有味蕾感知的人,都能喝出這些缺陷。

所以,達到第一步,完成第一步,並不難。

基本上大多數人,都能順利地走完第一步。
第二步是喝品種,這個基本就達到了專業級別了。

喝懂巖茶品種,需要反覆大量地喝某一種茶,熟悉它的香氣滋味。
比如,早期的時候,李麻花一直反覆喝水仙和肉桂,很快就可以輕鬆分辨出這兩個品種。

當然,這也要有前提,前提就是,這兩款茶的品種特徵要鮮明,利於辨認。
如果沒有反覆喝,反覆感受,就算是老茶客,也免不了把水仙喝成肉桂,把肉桂喝成水仙。
村姑陳曾經遇到一個茶友,他挺資深的,身上背的包裡放了很多茶,聊起巖茶來說得頭頭是道。
我請他喝了一泡足火的水簾洞水仙,他居然喝成了肉桂,而且還反覆拿起蓋碗看葉底確認。
他說,水仙給他的感覺是綿柔的,而這款水仙卻喝出了霸氣之感。
可見,超出自己經驗認知的事物,總會讓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比如最開頭那位說“正巖茶不如半巖好喝”的茶友。

他正是因為正巖茶喝得太少,才誤以為正巖茶不如半巖好喝。也正是因為正巖茶喝得太少,不知道好茶的標準是什麼,才會誤以為半巖茶的口感,就是好茶的口感。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4》

然而,如果你以為喝懂巖茶的品種是最難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喝懂巖茶,最難的還不是辨別品種,而是第三步——喝巖茶的環境內涵,比如說區分產區,分辨正巖還是半巖等等。

如果每喝一款茶都能準確說出它的環境內涵,那你的喝茶功力簡直登峰造極、無人能敵!可以去向三劉一王挑戰了。
不信麼?不信大可以去武夷山問問熟悉的茶農們,他們在山場裡摸爬滾打長大,在茶湯裡泡大,對於分辨巖茶的山場環境,應該是閉著眼睛就能說子醜寅卯吧。

然而,他們也不能夠輕輕鬆鬆就能給一款茶下結論,不能隨意就說出一款茶的產區範圍來。
因為太難了!

巖茶的山場氣息無法用言語形容,它到底藏在哪裡,也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藏在香氣的尾段,比如聞掛杯香時,應大力吸氣,把花香果香都吸走了,就能聞到山場氣息。
可能是山場環境帶來的氣息是很微妙且微弱的,容易焙花香果香覆蓋,要等茶香散盡了,才能與你模糊相見。


有人說藏在回甘裡面,茶湯過喉,甜感泛起來,口腔中不停分泌出草本的甘甜,形似山場氣息。
可能是環境內涵造就了茶樹的回甘持久性和回甘的張力,山場的甜韻與茶樹內涵的厚度便在這回甘裡窺見一二。
還有人說藏在尾水裡,把工藝、品種帶來的香與味沖淡了,就留下茶的本質味道,也就是環境內涵的味道。
也許是浮華過後顯真容吧,環境一點點植入的氣息是埋到了茶葉的骨子裡,沖泡到尾水反覆坐杯,把葉脈細胞裡的內質都浸出來,也許就帶著環境的味道。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連生於武夷山長於武夷山,抱著茶樹摸著茶青長大的坑三代,坑四代們,尚且不敢誇口,說自己能一口分清正巖與半巖,我等旁人,又如何大喇喇地說,正巖不如半巖內質豐富,正巖不如半巖好喝呢?

說不定,那位覺得半巖優於正巖的茶友,其實,喝到的還不是半巖茶,興許是外山茶,也說不定。

外山茶成片種植,陽光足,滋味重,苦澀味厚重,不懂茶的人喝起來,自然覺得味道比活甘清香的正巖茶,來得好喝許多。


無知者無畏,一聲嘆息。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5》
在一泡巖茶裡,環境內涵(山場)的氣息藏得真夠深的,能真切且準確地把這些氣息捕捉到是非常難的。
有個茶友對我說了一句話,我至今都記得。

他說,“喝巖茶的山場給我帶來的不是愉悅,而是負累。”
有一陣,他特別喜歡在喝茶時,去分辨山場。

別人在單純地享受茶帶來的香氣和口感,他卻要全神貫注去抓山場氣息,還要跟記憶裡喝過的山場茶做對比,關鍵是常常做出錯誤的判斷,讓他身心俱疲,懷疑人生。
鑽研山場氣息變成他喝茶的習慣,他帶著執念喝茶,而最後結果往往與他所想大相徑庭,他簡直要崩潰了。
武夷山有眾多坑、澗、巖、峰,如果要從一泡茶裡得知它的生長地,那真是要喝到走火入魔,華髮早生,還不一定能得窺其中的一二。
另外,每個人對這種似是而非的山場氣息的理解與捕捉也不一樣。
你可能覺得掛杯香裡有一陣清涼如薄荷的氣息是環境的味道,而周圍的人並沒有聞到這個氣息,無法感同身受。
就像茶裡的蘭花香、梅花香等花香,有些人沒聞過這些花香,他們覺得茶裡呈現的是一股子花香,卻不能與你描繪的各種花香匹配上。
假設一款茶確實有明顯的品種特徵以外的味道與香氣,你會覺得是它骨子裡帶有的山場環境氣息,而別人也喝出了這個味道,卻不認同你的觀點,他可能覺得是工藝所致。
對於巖茶山場環境帶來的氣息,並無官方準確說明,也沒有科學論證式的描繪,都是靠喝茶人的自我推理,帶著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


SO,我們可以自說自話茶葉裡呈現出某種特別的氣息類似山場韻味,卻無法擲地有聲地說這個氣息就是正巖或者半巖某個山場的味道,太玄乎了。

於是,我們就更不能武斷地說,正巖茶不如半巖茶好。

這太不負責了。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正巖茶不如半巖滋味足?看來無論水仙還是肉桂,還是好茶喝的太少

《6》
這幾天在武夷山與茶農聊天,說到不久前結束的一個鬥茶賽,茶農去朋友那裡討來一泡狀元茶喝,結果沖泡到四、五水滋味感就弱下去了。
很明顯,這泡茶有表無骨,香氣秒殺眾生,內涵氣韻不足。

這是專家評委選出來的茶,並非不好,而是參照標準不同。
翻了專業審評書籍,並無山場環境評鑑一欄,沒有列入打分機制。

所以鬥茶賽上常常是香氣奪人的高山半巖茶勝過香氣內斂的正巖坑澗茶。
從這個小事件來看,對於巖茶的環境(山場)內涵,專家都難下定論,我等一介小小茶客,又如何妄下斷言?
想喝懂巖茶的環境內涵,望君再多加磨鍊吧。
不過,在磨鍊前,咱們能不能先做點稍微專業的事,比如把兩泡同樣品種的茶放在同一時間對比呀!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20),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