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喂狗”了?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文/聰語話情,配圖/當幸福來敲門

​2020年7月7號,本來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全國的目光都聚焦在高考之上,但是在那天,貴州安順的一件事引起了了很多很多人的目光。一輛滿載的公交車,衝向了大壩水庫,造成21失去生命,15人受傷的悲劇。

大家焦急的等待調查結果時,也都在議論紛紛,說肯定是司機遇到了麻煩,或者生病或者其他,大都沒有想過是司機故意而為之。

調查結果出來之後,一片譁然,原來公交車司機張某鋼蓄意飲酒,駕車衝向水庫,系報復社會的行為。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調查中說,他離異,戶口掛在姐姐那兒,租住在姐姐女兒的房子裡,40平米的房子被拆,賠款只有7萬多,7月7號是他親眼看到房子被拆的時間,也是他決定報復社會的時間。

調查結果出來後,很多人在譴責他,害了這麼多無辜的人。

但是我竟然發現有很多人在支持他,認為他受的委屈太多了,認為社會太不公平了,認為他就應該用一種這樣“爆炸”的方式,讓社會看到人們的反抗,讓社會重視這一類人群,並儘可能的改善這樣的局面。

我想說的是:這些人的三觀“被狗”吃了嗎?這麼三觀不正,混淆視聽的話,他們是怎麼說出來的?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首先我理解他們在後面說的話,社會上確實有很多不太好的現象,傷害到了很多工薪階層的利益,而且維權難度不是一般的高,而張某鋼恰巧就是被傷害的一員。

在百度上看到有律師提出了張某鋼圍繞房子的幾個疑點,感覺說得非常對。比如為什麼40平米的房子賠款卻只有7萬多;比如張某鋼的條件還不能申請公租房,那申請公租房需要什麼條件;比如棚戶區改造,沒有將後果以及影響做出有效評估。

要知道人的情緒,隨時會隨事件的變化而變化,當天他看到自己的房子被拆掉,可能想到人到中年,房子沒了,婚也離了,戶口還是掛在姐姐那兒,工資也不太好,買房子基本無望,念及此,才有了這種悲觀至極的想法與做法。

但是他生活中的可憐之處,跟這件事沒有必然的關係與聯繫。如果每個人,在生活中受到了傷害,短時間內很難有有效的手段去反抗,就去報復社會的話,我們的這個社會,該是什麼樣子?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儘管他之前有太多太多的委屈,但是當他決定這個行為之後,他就已經成為了罪人,這與他之前的委屈無關,因為這根本就是兩件事,哪怕他們有很重的因果關係。

如果真的有委屈,可以找法院,可以找有關部門,甚至說也可以“上訪”,但是這種利用職務之便,向無辜人報復的行為,又算是怎麼回事?

而在網絡上支持他的那些人,則屬於三觀不正,混淆視聽,看熱鬧不嫌事大。如果他們的親人也在這些受到傷害的乘客裡面,他們還會這樣想嗎?他們還會支持這名司機嗎?

我們該探討這件事的起因,我們該探討他的遭遇,我們也該探討當地政策的實施,但是探討如此多的東西之前,這名司機的罪過,是鐵一般的事實,不可能被其他東西覆蓋。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其次,雖然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但是為什麼他能走到現在這個局面?

誠然與那些人的不合理的行為有關,但自己的生活抗打擊能力如此差,難道之前的很多時間都在“划水”嗎?

作為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公交車司機,每個月的薪水應該在四千塊左右甚至更高,難道手裡沒有攢下一點錢嗎?

拆遷房子的那個問題讓誰都會不舒服,甚至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很深的無力感,但生而為人,我們不是為了早點走,而是為了更好的活啊。

遇到那些難以解決的事情,我們不應該挖空心思地將其解決嗎?怎麼能就這樣放棄呢?還牽連了那麼多的人,他做這個決定,難道真的不會後悔嗎?

所以說雖然這件事的誘因,是他經歷的那麼多的委屈,但是還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責任,心理承受能力還有抗生活變故的能力,他是欠缺的。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特別是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在拼命的掙錢。

有的人為了一個訂單,後半夜還在喝酒;

有的人可以連續加班一個月;

有的人面對老闆的毒舌,仍然陪笑;

有的人就算生病,也不敢隨意請假。

我們為了生活而努力掙錢,我們掙錢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是為了提高自己之於生活的抗打擊能力。

當我們成為一個成年人之後,我們活也不再只為自己而活,我們有親人,有朋友,有愛人,有顧慮,我們只有活得好,那些愛我們的人也才會好。

就算是為了那些愛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好好地活下去。面對某些不可抗拒的困難,“走”是一種躲避行為,將很多爛攤子擺脫給其他人,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膽小者行為,勇者會直面這些困難。

墜湖公交司機做法,竟有多人支持:這些人的三觀都“餵狗”了?

我知道作為一個勇者很難,但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勇者,能直面屬於自己的人生。

這樣我們在彌留之際,回想起我們的一生,才有可能無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